巴库

骆驼的食材

发布时间:2021/8/9 14:53:13   点击数:
皮肤病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69919.html

一:骆驼刺

骆驼刺(学名:AlhagisparsifoliaShap.)属豆科、落叶草本,主要枝上多刺,叶长圆形,花粉红色,6月开花,8月最盛,每朵花可开放20余天,结荚果,总状花序,根系一般长达20米。从沙漠和戈壁深处吸取地下水份和营养,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耐旱植物,因为这种植物茎上长着剌状的很坚硬的小绿叶,故叫骆驼剌,是草本植物,是戈壁滩和沙漠中骆驼唯一能吃的赖以生存的草,故又名骆驼草。药用价值新疆科学家经过4年的研究发现,从骆驼刺中分离出来的一些化合物,在抗氧化、抗过敏、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表现,其全新化合物抗癌活性为首次发现。该项成果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中国现代中药》、《中国药学杂志》等最新发表了其研究成果。骆驼刺是干旱沙漠地区特有的一种落叶灌木,该植物能分泌糖类物质,干燥后收集的刺糖是少数民族用于治疗腹痛腹胀、痢疾腹泻、滋补强壮、平衡体液和异常胆液质的民间用药。通过提取、分离、纯化,对骆驼刺、刺糖活性化学成份进行系统研究,分离鉴定了50个化合物,其中14个化合物为骆驼刺属植物中首次发现,4个为骆驼刺植物中首次发现,而新化合物异黄酮木脂素的发现则是全新的化合物。此类物质在“自然界中很难发现”,对鼠肺癌细胞株显示出中等强度的诱导活性,“预示具有抗癌应用价值”。通过研究发现,骆驼刺植物中发现的全新化合物和异黄酮类多个化合物,可作为骆驼刺药效作用相关的先导化合物为进一步研制抗过敏、抗肿瘤、抗溃疡,抗菌维药提供科学依据。在研究中发现,骆驼刺正丁醇提取部位对豚鼠肠推进有显著抑制作用,是通过抗乙酰胆碱抑制肠蠕动从而发挥治疗腹痛腹泻的。骆驼刺正丁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的抗溃疡性结肠炎试验发现,与模型组比较,粘膜炎症及浅表糜烂明显改善。

二:肉苁蓉

肉苁蓉,(学名:CistanchedeserticolaMa),别名疆芸、寸芸、苁蓉、查干告亚(蒙语)。高大草本,高40-厘米,大部分地下生。花期5-6月,果期6-8月。

主产于新疆、内蒙古阿拉善盟,甘肃、宁夏、也有分布。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从梭梭寄主中吸取养分及水份。

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肉苁蓉味甘、性温,具有补肾壮阳、填精补髓、养血润燥、悦色延年等功效。肉苁蓉药食两用,长期食用可增加体力、增强耐力以及抵抗疲劳,同时又可以增强人类及动物的性能力及生育力。肉苁蓉在历史上就被西域各国作为上贡朝廷的珍品,也是历代补肾壮阳类处方中使用频度最高的补益药物之一。属濒危种,

三:红柳

红柳,又名:柽柳,多枝柽柳,拉丁文名:Tamarixramosissima.柽柳科、柽柳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老杆和老枝的树皮暗灰色,当年生木质化的生长枝淡红或橙黄色,长而直伸,有分枝,第二年生枝则颜色渐变淡。木质化生长枝上的叶披针形,基部短,半抱茎,微下延;绿色营养枝上的叶短卵圆形或三角状心脏形,总状花序生于当年枝上,长2~5厘米,宽3~5毫米,组成顶生的大型圆锥花序,苞片卵状披针形,花梗短;萼片5,卵形;花瓣5,倒卵形,淡红色或紫红色,花盘5裂;雄蕊5;花柱3,棍棒状。蒴果长圆锥形,3瓣裂。种子顶端簇生柔毛。在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广泛分布。在国外分布于阿富汗、伊朗、土耳其、蒙古、前苏联及欧洲东部。红柳当前除饲用外,主要用于营造农田防护林和固沙林。药用价值红柳遍地生根、开花、结果。沙丘下的红柳,根扎得更深,把触须伸得很长,最深、最长的可达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红柳把被流沙掩埋的枝干变成根须,再从沙层的表面冒出来,伸出一丛丛细枝,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春天红柳火红色的老枝上,发出鹅黄的嫩芽,接着会长出一片片绿叶。高寒的自然气候,使高原人很容易患风湿病,红柳春天的嫩枝和绿叶是治疗这种顽症的良药,能使多少人摆脱了病痛的折磨。因此,藏族老百姓又亲切地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据悉,红柳亦称柽柳,落叶小灌木,叶绿花红,枝叶可供药用,为沙漠盐碱地造林树种.

四:梭梭

梭梭,是一种长在沙地上的固沙植物,也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名贵中药苁蓉就寄生在梭梭的根部。药用价值:1苁蓉具有独特的补肾、抗老年痴呆、保肝、通便、肿瘤辅助治疗、抗辐射等10多中药用功。梭梭树是一种长在沙地上的固沙植物,也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名贵中药苁蓉就寄生在梭梭的根部。苁蓉具有独特的补肾、抗老年痴呆、保肝、通便、肿瘤辅助治疗、抗辐射等10多中药用功能,被誉为“沙漠人参”。能,被誉为“沙漠人参”。

五:芨芨草

芨芨草(学名:Achnatherumsplendens)是多年生密丛禾草,茎直立,坚硬。须根粗壮,根径为2—3毫米,入土深达80—厘米,根幅在—厘米,其上有白色毛状外菌根。喜生于地下水埋深1.5米左右的盐碱滩沙质土壤上,在低洼河谷、干河床、湖边,河岸等地,为中等品质饲草,对于中国西部荒漠、半荒漠草原区,解决大牲畜冬春饲草具有一定作用,终年为各种牲畜所采食,但时间和程度不一。骆驼、牛喜食,其次马、羊。在春季,夏初嫩茎为牛、羊喜食,夏季茎叶粗老,骆驼喜食,马次之,牛、羊下食。霜冻后的茎叶各种家畜均采食。药用价值性味:甘、淡,平。《内蒙古中草药》:"味甘淡,性平。"清热利尿。主治尿路感染;1.花:止血。主治尿道炎。芨芨草茎基部50克,水煎服。2.初生儿小便不利:芨芨花、车前草、小麦穗杆(去麦粒),各5克,水煎服。3.止血:芨芨花25~50克,水煎服。①《内蒙古中草药》:"利尿。治尿路感染,尿闭。"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茎:利尿清热。

六:甘草

甘草,(学名: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厘米,直径0.6~3.5厘米。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阴暗潮湿,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药用价值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3.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7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8.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著,其作用强度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浸膏。9.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10.甘草常用来治疗随更年期而来的症状.因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11.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

花:止血七:沙枣

药用价值其次,果实、叶、根可入药,果汁可作泻药,果实与车前一同捣碎可治痔疮,根煎汁可洗恶疥疮和马的瘤疥,叶干燥后研碎加水服,对治肺炎、气短有效.慢性气管炎胃痛白带健脾果实、树皮、树胶、花治胃痛,腹泻,身体虚弱,肺热咳嗽《湘蓝考》。吉嘎旦:果实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泻痢疾;花用于胸闷气短,胃腹胀痛,咳嗽,食欲不佳《维药志》。吉哥带(果实),乌拜依拉(果实),吉哥带古丽(花):果实主治头痛,胃病,热性咳嗽,腹泻,可固精;花主治各种脑部病症,胸痛,气促,哮喘,气憋,肺脓疡,疟疾,脾损,清肝、脾,祛风,健胃,壮阳,可用于关节炎和肌无力《维医药》。

八:罗布麻

罗布麻(学名:A.venetumL.),别称红麻、茶叶花、红柳子等,直立半灌木,高1.5-3米,一般高约2米,最高可达4米,生长于河岸、山沟、山坡的砂质地,在中国淮河、秦岭、昆仑山以北各省(自治区)都有罗布麻分布,有清火,降压,强心,利尿。治心脏病等作用。药用价值性味,甘苦,凉。①《陕西中草药》:"味淡涩,性凉,有小毒。"②《新疆中草药手册》:"味甘苦,性平,有小毒。"功能主治平肝安神,清热利水。用于肝阳眩晕,心悸失眠,浮肿尿少;高血压病,神经衰弱,肾炎浮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zy/2280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