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库 >> 巴库历史 >> 洲上这个村被江西日报点名了你认识吗
来源:樟树+(ID:chinazhangshu)综合江西日报
3月7日,《江西日报》在5版刊发了《滩涂荒地绿油油》一文,对我市洲上乡产业转型升级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3月5日,一场春雨过后,记者来到了樟树市洲上乡蒋家村,只见2公里长的袁河滩涂地,一片片的果树和中药材正萌芽吐绿。60多岁的廖明辉和蒋友群正在低头修剪枳壳枝条。
今天修剪了棵枳壳树。”廖明辉告诉记者,他曾是养猪“老把式”,养了20多年猪,现在是三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中团片的片长,月薪元。“养猪户的口袋是鼓了,可环境被污染了,幸福指数还是降了。”廖明辉如是说。
洲上乡是远近闻名的养猪大乡,年出栏生猪达12万头,环境承载能力已达极限。年,该乡在全市率先全面退养生猪,涉及户养殖户、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的养猪场全部被拆除或关停。在这场产业转型中,养猪出身的廖明辉、蒋友群实现了从容“转身”。他们均受雇于江西洲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在家门口上班,成为编织绿色梦的“产业工人”。廖明辉说:“现在环境改善了,绿色更多了,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也提高了。”
在乡干部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袁家村,沿途都是绿油油的车前草,长势喜人。江西洲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文洛说,在袁家、蒋家、中团三个村,有余平方米被拆除的猪场地上种上了枳壳,套种了白芍、知母、苦参、麦冬等中药材;还有5个废弃猪场被改成仓库,用于储藏肥料、农业机械、中药材等物品。
在袁家村苦参种植基地,只见数千只散养的土鸡毛色发亮。蒋文洛说,这些“广西黄鸡”喜欢吃虫子、草籽,散养在基地可以起到除草、治虫、吃掉苦参籽的作用,不用喷施农药和人工除草。据介绍,这里是华南农业大学生物药鸡养殖试验基地。这些吃虫子、草籽长大的“药鸡”味道独特,很受市场青睐。
袁家村村民袁国生告诉记者,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固定用工有11人,季节性用工多达人,实行8小时工作制。这些五六十岁的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既可兼顾农活、操持家务,还有着不错的务工收入。蒋文洛说,这多亩中药材、果树过几年就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洲上乡是赣江、袁河交汇冲积的大沙洲。为提高防洪能力和避免水土流失,洲上乡争取到上级投资,实施了赣江、袁河河堤护坡工程,使一些滩涂荒地变成了“宝地”。蒋家村袁河护坡工程完成后,滩涂地种上了猕猴桃、桑葚、枇杷、板栗,今年将有猕猴桃、桑葚挂果。
洲上乡党委书记陈新胜告诉记者,该乡抓住生态转型的好机遇,采取土地流转、大户示范、政策扶持等方式,大力发展中药材、青皮冬瓜种植等绿色生态产业,全面取代生猪养殖业,开辟了农户增收的新渠道。去年,全乡车前子、枳壳、麦冬、丹参、苦参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余亩,青皮冬瓜种植面积0余亩,收入超万元。
记者邹海斌文/图
从养猪大乡转型绿色生态产业
洲上乡的面貌有了大变化
未来洲上乡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图文编辑:樟树+(小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ls/2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