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库 >> 巴库历史 >> 西域探险著名家,斯文赫定,他的成功并非
人在幼时认清了他终身事业的趋势,是快乐的。——《我的探险生涯》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
斯文·赫定从年离开家乡,去沙俄的巴库做了家庭教师,然后在中亚进行了旅行,年正式进入西域,算是西域探险的开始,年,最后看了一眼丝绸之路后,他算是正式结束了西域探险。在探险期间的事,骆驼前面聊了很多,今天我们来聊聊,在这个时间段之前的一些事。
年2月19日是斯文·赫定的生日,作为父母的路德·威格和安娜·贝罗琳很开心,因为这毕竟是他们家的第一个男孩子。路德·威格虽然只是一名建筑师,但他的祖上曾经出过御医,而从后来斯文·赫定能直接给瑞典国王写信,也能看出斯文·赫定家还是有一定背景的。在中国有句古话,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所以斯文·赫定这个长子,是非常受重视的。当他在四岁时,表现出绘画的潜质后(路德·威格作为建筑师,在这方面应该是具有很高鉴赏能力的),路德·威格后来为他请了专人辅导。斯文·赫定6岁时,开始在斯德哥尔摩上小学,斯德哥尔摩作为瑞典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教学质量我们不应该怀疑。
不过很显然,路德·威格对儿子的期望值与日俱增,认为公立小学已经耽误了儿子的发展,在斯文·赫定10岁时,他去了“最有名的学校”,这是一所“贵族氛围很浓的私立学校”。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这所小学最牛,不是有钱就一定能上的,从这里我也能对斯文·赫定的家世,揣测一二。当时路德·威格应该不属于金字塔的最顶层,要不然斯文·赫定直接就去最好的学校了,但是路德·威格应该和最顶层有联系,要不然斯文·赫定不会有机会转学。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斯文·赫定无疑是幸运的,“当我12岁时,我的志向已经很明显了。”由此可见,教育的环境还是很重要的,这个从BBC制作的纪录片《成长》中,也能看得很清楚。
很多有关斯文·赫定的文章,都会提到在他15岁时,曾看到诺登斯寇奥德率领“菲加”号考察船凯旋而归,斯文·赫定立志“将来我也要这样的回来”。但很少有人提到,在“菲加”号后来的纪念日上,普尔热瓦尔斯基演讲时用到的地图,就是斯文·赫定19岁时画的。而在这之前,他曾画了数百幅地图,共六卷本,在《斯文·赫定》一书中尚能看到这些图集的照片。
毛主席曾经说过“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斯文·赫定应该没有听过,不过他也是这样想的,知道探险除了知识储备,也要打熬好身体,所以他经常“在雪地上打滚,并开了窗户睡觉,来锻炼我的身体”。
有人说成功的三要素是:清晰的目标,正确的努力,不断的坚持。斯文·赫定就是最好的例子,少年时立志探险,青年时努力学习,中年时坚持不懈,最终在西域探险家中一枝独秀。由此可以看出,成功的方法并不难,难的是实践的过程。
骆驼今天就聊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请留言给我。
新疆是个好地方,让我们明天接着听骆驼聊不一样的新疆。
参考资料:《我的探险生涯》《斯文·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