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暑假又至,依然是你的成长,我的陪伴,一放假,便整理行囊,飞奔土耳其。
临行的前一天,恰好去参加一个聚会,那里的庭院很中国,筑虚室数楹,桂殿兰宫,飞檐反宇,层楼叠榭,雕阑玉砌,园内以木槿作篱,结秋茅为亭,竹荫里种树栽花果,清池边择荇浇蔬菜,搜奇峰为腹稿,垒土石为假山,引清流为园池。满园充盈雅意,想起前日刚看到的佳句“家有藏书墨庄香远,门无俗字竹径风清”以及“宅存圣典老孟甘醇,楹有祖训廊榭水净”。置身期间,所见所闻,传统文化,根植于心,归属感满满。再想想即将要去的土耳其,总觉得彼处与此的差距会很大,此处叫归宿,彼处是漂泊。那里该是怎样的一番别样景致和感觉呢。
首都机场相约而行的三位同学见面依然地雀跃打闹着,蒙悦和智轩皆是品学兼优秀外惠中的同班级的两位美少女,三位同学此次期末考试成绩均在班级前三名,希望竹益此行能从她们身上学到细致沉稳等诸多优点。
鬼精灵般地孩子将几个行李箱连起来坐在上面嗨着,美其名曰这是他们创意的“一带一路”,只要有想法,一切都可以是他们开心的玩具。
飞机上恍惚间时空与时差的倒换。约八小时后降落在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已是当地时间的凌晨五点多,天已亮了。
从候机楼巨大明亮的玻璃向外眺望,既便只是短暂驻足,也想对它有更多的了解。
阿塞拜疆共和国(TheRepublicofAzerbaijan)简称阿塞拜疆,国名意为“火的国家”,是东欧和西亚的“十字路口”。阿塞拜疆位于外高加索的东南部,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国民九成为阿塞拜疆族,历史上曾有过突厥人、蒙古人入侵。后曾归属伊朗。年成立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年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在苏联时期,阿塞拜疆和俄罗斯是仅有的两个不需要中央财政补贴的共和国。年苏联解体后改名阿塞拜疆共和国,并宣布独立。阿塞拜疆主要以石油和天然气产业为主。
我们所处的首都巴库市(BAKU),意为“风城”,素有“石油城”美誉,人口万,全国第一大城市,是里海沿岸最大港口。也是一座历史悠久古城,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名城。
想想当年我们的晋商也曾千辛万苦地涉足于此,“凡是麻雀飞过的地方,就有山西人”,在这遥远的地方想着曾经的晋商。
还未来得及多想,已然又登机了,下一站:伊斯坦布尔。
这座地跨欧亚大陆的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以火一样热情的阳光拥抱着远方的来客,未及小憩,大巴车已然将我们送到奥斯曼帝国时代的西式皇家宫殿-----多玛巴切新皇宫,多玛巴切的意思是“填海而造的花园”。这座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欧洲部分的庞大建筑已然矗立多年,内部的木门手柄、窗帘、地毯依然是当年的模样。
孩子们也都戴上耳麦随着人流有序地观摩,穿过一间间奢华的宫殿,总有种古老的味道,像时光的味道。那金碧辉煌的一切展示品及高高的穹顶总让仰望遐思。这里很容易让人产生比较,与曾去过的欧洲的俄罗斯的东南亚的及我们自家的故宫还有台北故宫。各有千秋吧。
皇宫内的花园,花树葱茏,婆娑依依,纯白的铁艺门与墙将博斯普鲁斯的海水挡在门外,一打开这漂亮的大门便是扑面而来的海风习习,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宛如仙境一般。孩子们也顾不得烈日当头了,摆着各种POSE来波美拍。
接下来的金角湾,是伊斯坦布尔的一个天然屏障,对昔日君士坦丁堡的防卫有着很大的作用,这里曾是拜占庭帝国的海军基地。而今,它已回归平淡,海湾大桥上当地居民在悠闲地挥杆海钓,见竹益好奇地打量,便热情地递过渔杆让他也来过把瘾。
粗略地感受了一下伊斯坦布尔的风情,马不停蹄的舟车劳顿已然累得精疲力竭,车上还嚷嚷着要回到酒店继续嗨的竹益,一进房间说了一声我还要等青岛哥哥约我们去游泳呢,便已然进入梦乡……
第二天依然的早起,时差的原因,凌晨三点多已醒来,赶赴机场飞往卡帕多奇亚。
飞机将落时,已然在舷窗感叹她的与众不同了。这里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中央地带。曾经的火山爆发,岩浆四溢淹没了她,后冷却凝固成风化岩层,再经岁月的风雨侵蚀及风化,最终形成了岩石褶皱蜿蜒绵长、嶙峋怪石起伏林立,恍若天外星球般神奇梦幻的地貌,极具视觉冲击,被美国“国家地理”评为全球最神奇的十大美景之一。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已让此处卓尔不群了,更令人惊奇的是这里深藏地下庞大的地下城及隐藏在石峰山体里神秘的洞穴教堂、洞穴社区,格雷梅露天博物馆,奥兹康纳地下城。据地导小艾介绍,这些地下城和洞穴教堂,是公元六世纪基督教兴起之初,教徒们为躲避宗教迫害而逃到这里开凿的,虔诚的基督教徒们凭着对信仰的执着坚韧,在原始隐秘的洞穴中,终其一生潜心修行,留下了旷世的历史遗产,年,卡帕多奇亚的奇幻地貌和洞穴教堂一起,被列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
我们一行人猫腰穿行于狭窄的地下城的甬道间,瘦小的孩子们倒是颇有优势,只是这样走了一遭已觉得幽暗憋气得快要窒息,无法想象当时的信徒们终日如此是怎样的艰辛。置身其间,对当年教徒们的敬佩油然而生,信仰的力量是伟大的。
“精灵的烟囱”,好好听的名字!数亿年前卡帕多奇亚地区的埃尔吉耶斯火山喷发,火山喷吐而出的熔岩造就了这独特的地形。这些特大号的圆锥形岩层,其石柱基柱是原本松软的砂岩,而顶部则是火山爆发后岩浆复盖凝固成的坚硬玄武岩,由于砂岩和玄武岩的硬度不同,随风雨侵蚀风化的程度也就有差异,基柱时有坍塌,而顶部玄武岩却保留下来,成就了今天的奇岩怪石。
这些每天被风侵蚀冲刷成奇形怪状的石头,依然不改昂扬,它们一天天、一年年被雕刻;一刀刀刻过去,一道道皲裂,岁月改了她们的姿容,却改不了她们的初心,看着静默伫立的姿态,想着人类何其渺小,生命何其短暂。
行走在这奇特的地貌间,也赶紧补脑查阅资料给孩子们讲解着现场的地理课。
其实真说不清楚是我们培养了孩子,还是孩子成就了我们。在特定的场景下我们要寻找出应景儿的解说词,在诠释景观的同时不也是在诠释我们的人生么。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吧。
到了卡帕多奇亚算是和洞穴干上了,午餐是在洞穴餐厅聚餐,晚上入住洞穴酒店。因酒店的每个房间都是依地势而建,大小略有不同。竹益抓阄抓到了五层,让我们拎着箱子费劲地拾级而上,当了回“山顶洞人”。欣慰的是这小伙子能顶上用了,拎箱子的活儿他自告奋勇,而且心态颇佳:我们住得高看得远啊!别说,从房间露台眺望,真的是很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