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库 >> 巴库历史 >> 这座魔幻之城,负责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性感
如果有一天,要给我写墓志铭,上面一定写上:
终其一生,在地球的第八大洲旅行。
路公交车,阿塞拜疆巴库
巴库在哪儿?
在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又在哪儿?
……
跟着贯穿巴库的路公交车,
了解这座不为人知,又魔幻荒诞的城市。
性感在最后。
很少有人听过巴库这个地方。即便是它所在的国家阿塞拜疆,也基本只是地理书上的一个考点。
这实在正常不过。在出发之前,我对这个地方也一无所知。
所有攻略上都说,巴库没什么好玩的。也对,巴库没有好看的清真寺、没有什么历史遗迹(最老的也要到11世纪了)、海景一般吃的也一般,能算上景点的半天就逛完了。
但实际上这座城市太好玩了!
它其实不需要什么景点,它本身充满了魔幻感和荒诞气质。它好玩在它本身。随意地在这座城市穿行,摸索这座城市的脉络,你会因为层出不穷的超现实感,为这座城市着迷。
我在巴库的40个小时,在一辆标记为路的公交车带领下,驶去了7个魔幻的站点。
▲巴库公交站台
第一站
苏联小镇
▲公园骑车的小孩
我之前一直有个问题:苏联二战期间打死了一半的男人,男女比例达到2:8,僧少粥多得,那么多俄罗斯姑娘后来找到对象了吗?
这么无聊的问题,历史书上是肯定没有答案的。
所幸这些俄罗斯姑娘并没有孤独终老。
她们被“出口”了。
有相当数量的俄罗斯姑娘,被派遣到了独联体国家。在这些独联体国家中,阿塞拜疆又是最主要的“出口地”。从年成为加盟共和国以来,阿塞拜疆的小康早了我们60年。要知道,依靠石油,阿塞拜疆是唯一一个不需要苏联补助的独联体国家。
▲房东伊拉达一家
我的房东伊拉达,母亲是俄罗斯人,父亲是阿塞拜疆人。在机场遇到一位阿塞拜疆小哥,俄语说得无比流利,一问,母亲也是从莫斯科来的。
这种父亲是阿塞拜疆人、母亲是俄罗斯人的混血儿占到巴库人口的30%。如果不小心闯入了巴库外围某个小镇,甚至会错以为到了前苏联的领地。
▲小镇民居的大门,两枚闪闪的红星
▲路上驰骋的多是方方正正的拉达汽车,老拉达和伏尔加可是苏联的标志了
▲苏联卫国战争的纪念碑遍布巴库,只是文字从俄文更为了阿塞拜疆文
▲穿着苏联装的卖花老人
▲超市货柜上的套娃巧克力
▲在文化宫玩耍的孩子,眉目间也能看出来俄罗斯的血统
▲老头们玩的游戏也是苏联时期的遗存,类似于俄罗斯方块的牌类游戏
第二站
“孪生”的居民
▲两个抽烟的阿塞拜疆男子
在经过阿塞拜疆边检时,边检人员例行检查。
他拿着A同伴的护照,看着B同伴。
看了足足五分钟,才确认:No,Nothisone.
外国人是不是对东亚面孔都脸盲?兴许是,至少我在机场就被好几个阿塞拜疆人拉住合影,还告诉我:你长得很像BruceLee。
有趣的是,在我眼中,巴库的居民好像都是孪生的。同框的两个人,常常傻傻分不清楚。
▲两位大叔同款衬衫、同款裤子、同款发型,把照片放大,感觉脸也是同款的
▲两位大妈,同款上装、同款黑伞、同款粗壮的胳膊,一个侧脸、一个正脸,感觉能像拼图一样拼起来
▲第比利斯Twins乱入:“人家本来就是双胞胎”??
▲这三位大叔和下面三位大叔
▲感觉只是互换了年纪
走在这样的街头,有种神奇的镜像感,我总会觉得有一个和我特别像的人就在附近。
当然,不排除我脸盲的可能性,你看着像吗?
第三站
24小时营业的妖风
▲打这么诡异的灯光,有想过肯德基爷爷的感受吗……
在巴库,24小时营业的,除了KFC,还有一样:风。
全年不休息、24小时营业的妖风,甚至让巴库得到一个诨名:风城。
这个风有多大呢?我早上洗好澡要吹头发,便问房东,有没有吹风机。房东告诉我:要吹干头发,你打开窗户就可以了。
“再不行,你就到门外站一会儿。”
居民楼晾衣服的绳子,从这栋一直拉到对面那栋。晾衣绳就悬在半空。我问房东,衣服怎么挂到中间?房东把衣服挂到上面,风好像正等着,赶紧把衣服送到中间。
因为有妖风,所以巴库整个城市都飞扬了起来。
▲轻舞飞扬
▲随风狂舞
▲风吹乱我的发
如果留着一头高晓松的长发,又长着一颗雷佳音的脑袋,千万不要走在巴库街头,因为很可能就变成这样。
第四站
UFO
说有UFO我是不信的,看见了我也不信。
你来试试看,看能不能找到UFO。
▲看到了吗?再放大下
关于这东西是什么,驴友们也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大号的无人机,有人说是一只长得像飞碟的鸟,有人说是镜头上面粘了脏东西……我也很难脏得这么有型啊……
我们下天桥时看到它,等再上天桥时,它就不见了。但愿是只骨骼清奇的大鸟。
第五站
露天石油
巴库产石油,不仅是产,而且是盛产。
这种盛产是可以和沙特媲美的,足以让大庆和克拉玛依汗颜。
这里还用石油来洗澡,真真是早上皮包油,晚上油包皮啊。
▲自己洗不起,只能网上找个图(网图)
石油都是露天的,由于太多,也完全没有偷油贼。有些放着放着就自然而燃了。
▲据说是石油自燃了(网图)
▲采油
也有些采过来就能用,露天嘛,跟柴火似的。比如上面的图,也许你以为是巴库以前采油的情景,其实这是巴库现在的采油厂。
荒郊野岭,不需要钻井,不需要现代化设备,就一个吊机一样的东西就可以采油了??。
如此粗放原生态的采油方式,真是一个石油国家才拥有的傲娇啊。
第六站
一个人都没有的清真寺
▲大周日的,一个礼拜的人也没有
阿塞拜疆也曾经是个伊斯兰国家。
早在多年前,阿塞拜疆的男人们佩着腰刀、戴着羊皮毡帽,混合了伊朗与奥斯曼土耳其的样子。女人的照片完全找不到,一来女人要黑衣蔽体、不示面目,二来伊斯兰教义认为女人被留下照片便被剥夺了升入天堂的机会。
▲年前的巴库,理发店里严肃而正式的顾客
▲年前的巴库,烤串和馕,不止在新疆
▲年前的巴库,晾鱼干的穆斯林大叔
现在的阿塞拜疆,伊斯兰教依然是国教,但在众多伊斯兰国家里,它大概是最不清真的那个了。女人们不必戴头巾,时尚、暴露都被允许,清真寺冷冷清清,阿訇都见不到一个。巴库的夜店营业到天明,沙特的土豪们,开着私人飞机到这儿浪。
▲如今的巴库
相比与清真寺,隔壁的小公园要热闹得多。
更不要说海滩了,一到周日简直人山人海,挤得跟黄金周的景点一样。
▲小公园里玩耍的孩子
▲周日的海滩
▲海滩上“世界杯”
我在巴库的这段时间,真的是一声宣礼都没听到。
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真的是一点都不清真。再说了,清真让隔壁的土耳其和伊朗负责就可以了。
阿塞拜疆就来负责伊斯兰世界的性感吧。
第七站
满街美女
对于美女,我不废话了,大家看图吧。
声明下,图片主要来自驴友Gloria及网络。
▲阿塞拜疆总统和第一夫人,顺便说一句,这位第一夫人今年被任命为阿塞拜疆的副总统,堪称是现实版的“纸牌屋”
王后镇楼——伊朗末代国王巴列维的法拉赫王后也是阿塞拜疆族,堪称风华绝代
·小贴士·
签证
阿塞拜疆可以落地签,前提是飞机入境。
也可以提前在网上办理电子签,加上手续费,费用在25美刀。
顺便说一句,签证就一张纸,一张机打的纸。
手机卡
没有手机卡真的是不方便,在机场可以凭外国人护照办理手机卡,不过晚上九点半他们就下班了。
进了市区再办卡就麻烦的多,要用当地人的身份证才能办。
费用不高,办个卡再包个5G流量人民币80妥妥的了。
航班南方航空常年飞,常年机票不贵,3k左右。
要中转乌鲁木齐一下,从上海飞的话,累计也就9个多小时吧,不包括转机时间。
住宿阿塞拜疆的住宿只能用两个字形容,便宜!airbnb上搜一搜,一抓一大把物美价廉的好房源,人民币70租一个公寓。
物价
跟国内二三线城市差不多,距离一线城市还是有距离的,没有网上说的那么贵,人均花块就可以吃得相当好了。
购物
巴库的特产是石油,当然,直接买石油是不行的。但石油制品相当实惠,比如化妆品。至于吃的东西,其实可以直接淘宝搜下新疆特产,不重样。关于购物指南,我会整理一个实用推文,大家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白癜风传染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ls/15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