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库 >> 巴库古迹 >> KEYBOARDMAN的自我修养
-编者按-
对于赛车爱好者而言,开F1这件事在现实世界里的存在感,和成为IRONMAN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但低概率的实现可能,并不能阻挡车迷在F1赛道驰骋的热情,比如集齐了F到F的仝安硕。这一位自称为键盘侠的年轻人,凭借个按键的特殊道具,在享受赛车的魅力之余,更在F1电竞中国冠军赛的赛场上,给自己带来了预料之外的惊喜。如果IRONMAN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成为超级英雄,那么F1电竞世界的KEYBOARDMAN为什么不可以呢?
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职业车手
大家好,我现在是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平时最大的爱好,当然就是有关四个轮子的事情了。???
我是从年开始玩F1电竞的,高一吧。虽然北京的高中功课压力还蛮大的,不过高一高二还好,家里人觉得只要我喜欢然后不影响学业,就基本上不去干涉。然后高三就没有玩了,到大一又开始,同时还接触了其他的模拟器,再后面就是F了。进大学以后也有接触过卡丁车什么的,每次去成绩也还行。关于这个,我觉得我也给自己定过很远大的目标的,毕竟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职业车手。
仝安硕的游戏装备
只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司机”参加的预选
我是通过刘耀老师的微博知道这个赛事的,起初也没想来参加,毕竟之前完全没有类似赛事的参赛经验。最后作为一名普通的“司机”报名参加预选赛,也是因为同学的鼓励,谁知道就入选分站赛了,后来还晋级总决赛了,真的是很出人意料啊!
然后之前其实一直是用键盘自己玩,最近才开始和大家进行线上练习,所以之前也没有交往密切的车友,Vemsky的ID也没什么人知道,最多就有人听过“威猛先生”的外号。此处需要云艾特一下赵小厚儿老师,给了我特别特别多的鼓励!??
仝安硕参加刘耀组织的线上练习赛
比赛之前是不太看好自己的
因为之前也没有参加过线上赛,所以分站赛那天很多小伙伴都不认识我。听过“威猛先生”这个绰号,也是因为我从刘耀老师组织的第一场练习赛就一直和他们一起跑。跟ICEMAN、RXP他们这些比赛经验丰富的选手,他们参加的那些比赛,我听都没有听过。
如果说一定要找点优势的话,就只能是适应的比较快了,毕竟这次分站赛是我第二次用这个设备。也是因为这是我第二次接触这个设备,所以比赛之前真的是不怎么看好我自己的。而且我觉得我的心理素质不太好,因为一被镜头对到,就会变得很紧张很紧张。
(左起)仝安硕、陈国政、邬一凡在选手大会上
有机会和大神较量,还是很开心的
因为我是直接从键盘和手柄操作跳过来的,真的觉得很有挑战。在和刘耀老师他们做线上练习赛的时候,就觉得像ICEMAN(张怀宇)、RXP(陈国政)他们还是很能打的,然后就把他们作为自己挑战的对象,希望可以超越他们。到了现场,还见识到了像GTR(尹正)这样的大神,是真的稳!觉得自己有机会和他们在同一条赛道上“真枪实弹”地较量,还是很开心的。??
然后另外还有一些选手,我觉得我努努力还是可以追上的,哈哈。尤其是Aaaaaone(郑名扬)和LHAM66(王润禄),我们三个同岁,就想要好好较量一下,毕竟是同龄的选手嘛!甚至我和LHAM66还有共同的同学(缘分妙不可言),而且在知道这件事之前,我就觉得和LHAM66特别投缘,练车的时候非常聊得来,所以关系也很好,觉得他非常逗非常可爱。
最烦巴库,赛前押的是银石
最烦巴库了!因为巴库是一条几乎没有缓冲区的赛道,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手,每一次小的失误都可能葬送比赛,尤其是对我这种刚刚接触模拟器设备的选手,简直就是噩梦!??相对来说喜欢斯帕和蒙扎多一点,好超车哈哈哈(虽然这俩也很容易撞车)。德国也很容易撞车,因为太窄了。赛前押的是银石,可能是刘耀老师他们一直在喊银石,就有心理暗示了,被他们整魔怔了。
比赛前我的策略基本上都是用最少的停站跑完比赛,以免发生失误。然后还在练习的时候,特别针对雨天做了一些针对性训练,比如提早刹车和分配油量。但是没有想到在干地条件下失误了,这也是我在比赛里最害怕发生的状况(怕什么来什么系列)。
上海想避开碰撞,失败了,德国索性自己撞了
练习的时候有过很多测试的,后来发现分站赛当天不确定性太多,真的有些“麻爪”。然后分站赛决赛的时候,上海和德国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起跑停站策略。
上赛的安排基本都是白黄和黄白一停。然后我在上赛道的时候,原来的机会是后排起跑避开碰撞,但是没想到被刘耀老师撞了,这个策略就相当于是失败了。所以后来霍根海姆一看到LHAM66(王润禄)在排位赛结束前改用红胎刷成绩,我也当机立断改策略,换红胎去刷最后的飞驰圈,选择做领先集团从前排起跑,拉开差距做二停了。
德国的起跑策略开始是完全成功的,然后在第四圈进站的RXP(陈国政)换上黄胎后陷入了车阵。而我选择第五圈进站就刚好在车阵的签名,完成了overcut上了一个位置。但是在接下来的一圈里,因为17号弯跟车太近,损失了一部分下压力,出弯的时候后侧轮胎轧上了沙地,导致了打滑撞墙。
仝安硕在周日决赛中
那一刹那,有点不相信现实
其实当时的速度也不算快,真没想到会撞墙退赛。我觉得一直出现这种情况,应该还是因为自己对设备的使用不够熟悉,但还是不断的去试探赛车的极限,推得太狠了。那一刹那,自己的分站赛就结束了,还是有点不相信现实的,所以心里还是有点失望,赛后还在群里被大家戏称为“白给司机”??。
回过头去看看,自己在第一天的小组赛历,从第十七到第四,大概是两天的比赛里心态最好的点了。当时看到别人撞车退赛,就更认定自己要稳住,无论结果如何,完赛是第一位的。
如果不失误的话,霍根海姆大概可以到第三第四吧,上赛的话如果策略执行的好或许可以到第八。只能希望接下来的总决赛自己发挥一定要稳,因为“稳”也是比赛里很重要的制胜法宝。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进一步升级分裂模式
到总决赛的时候,肯定还是要时不时切MFD、TeamRadio、完整模式的小地图。
TeamRadio这个对于自己在整场比赛中一个进站的分析,包括前后车、前后轮胎还是很重要的。然后我对这个功能用的最多的,就是前后车差距的分析,还有对手的时间差、当前圈速和轮胎状态的分析。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对天气的预测,因为这次的比赛是动态天气(当然正赛发车看到是晴天还是松了一口气的)。
MFD的话既有进站之后再出来大概会是什么位置,不过分站赛的时候没有用这个功能,觉得自己有点忙不过来。关键还是在于赛道的哪个路段用这个功能比较安全、不容易分心,比如大直道这种。
还有小地图,很多人都是局部开启,我一般都是开一整张地图。这个优势在于可以看到自己队友的位置,避免同时进站换胎耽误自己的时间,而且还可以提前看到赛道上的事故点,及早应对。
这个其实算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操作,毕竟要眼观六路(MFD)耳听八方(TeamRadio)。最大的困难点在于怎么用最有利的方式去利用这些信息,举个栗子,如果你一直观察轮胎的损耗,就会分心,还不如多留意RES、更合理的进行分配。还有分裂模式还是要聚焦在自己的身上,不要被其他人的撞车、退赛干扰到。专心跑好自己的比赛,将精力多多用在自己的驾驶当中。
不希望再失误了,不过也难,哈哈哈
总决赛,想进前40,机会还好吧,还是要看看后面练车的情况,现在信心还不太足。不希望再失误了,不过也难,哈哈哈。
之后全关辅助,要更小心了,因为统一了辅助设置,大家才是真正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对每个人都更有挑战。之后的针对性训练就会说关辅助线和关ABS吧,这两点对于我来说还是有难度的。而且要熟悉熟悉油门,让赛车动力线以更加线性的方式来输出,避免打滑。
然后么,一直知道LHAM66(王润禄)是个天赋异禀的选手,因为是同龄人所以他一直是我想要超越的一个目标,在赛场上我们也有一些竞争,虽然我们在场下是很好的朋友。这次和他一起杀入全国总决赛,我们共同的同学也是蛮惊讶的,都觉得比赛有得看了。希望大家都能放平心态,执行好策略,顺利完赛。对我来说,无论结果如何,能够完赛就都是冠军!
实至名归的SPIN之王
之前玩单机的时候,经常为了享受超车的快感,就故意最后一名起跑。不过到了线上练习赛的时候,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圈速上。我觉得圈速很体现硬实力的,像RXP(陈国政)这样的选手,两场杆位,真的是太强了!
虽然平时车友们会分享用过的设备,不过比赛的这个设备还是少见,所以更多的讨论是想了解自己在分站赛小组里的对手,然后对自己的实力水平有一个合理的预期。我因为之前是用键盘的,今年才刚刚开始用手柄,到比赛那天尤其觉得跑模拟器好累。其实大家应该都有看到,参赛选手基本上个个都是满头大汗,因为用模拟器跑长距离真的很消耗体能,无论是转向还是踏板,真的累。而每一次近乎完美的转向,也都很真实的反应了之前成千上百次积累下的结果。
因为我本人在比赛里算是追求极限型的,就想不断去挑战自己的极限,当然同时也要避免碰撞。毕竟站在这个舞台,总是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好(虽然大家都开玩笑说这次比赛是刘耀老师的粉丝见面会)。我觉得这次比赛最大的收获,就是锻炼了自己心态和适应能力,接下来备战总决赛的日子会认真练习每一条赛道,避免再次发生撞车退赛的情况。赛前其实我有和刘耀老师互嘲是SPIN之王,这次比赛过后,证明了我才是实至名归的那个,还是想要摘掉这个帽子。
对于赛车文化,年轻人更多的是热爱
我觉得现在大家在赛车参与上经常会有一种望而却步的心情,一方面觉得赛车这个就很烧钱,另外也很看重天赋和勇气,毕竟这个项目的危险性还是挺高的,赛道上的每一圈都好像在刀刃上起舞。不过我觉得F1电竞中国冠军赛还是带来了很多的机会,让年轻人对赛车文化的热爱有了一个落脚点。不管是喜欢F1的紧张刺激跌宕起伏,还是喜欢超车和追求极限的快感,或者就是很单纯的想要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做一些什么,都因为这个赛事,可以变得更加真实还有具象。
F1上海站时期,仝安硕在上汽国际赛车场
在这次比赛里,我也有和一些其他的选手交流,他们也帮到我很多很多。比RXP(陈国政),我们相差10岁,代表了场上年轻和年长选手的不同状态。也因为在比赛里,他一直都有鼓励我,才有我在小组赛上从第十七到第四的惊天逆袭!??
比赛间歇,仝安硕与陈国政(左)交流
还有Grace桂濛老师,也给了我很多支持和鼓励(不仅是赛车,我们也都一样很喜欢摄影)。包括接下来对全国总决赛的备战,桂老师也为我提供了很多很多的帮助,让我觉得在追逐自己热爱的事情上,能够有这样一位我很喜欢、也非常愿意提携我的前辈为我指路,真的是一件很值得感恩的事情!对了,我还欠桂老师一个加二十个鸡蛋的蛋饼,等桂老师身体好了、胃口恢复了,什么时候都可以哈!??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领取门票
凭截图保存的观赛邀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gj/19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