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库 >> 巴库古迹 >> 世界地理欧洲东部和北亚
学习目标
1.了解欧洲东部和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理解位置和范围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俄罗斯的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学会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人文特征的影响。
——野性俄罗斯
一、位置和范围(1)经纬度位置:20°E-°,60°N和北极圈横穿该地区。海陆位置:西起波罗的海,东至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至里海和黑海。
重要定位:①(60°N,60°E)乌拉尔山脉;②(55°N,°E)贝加尔湖。
(2)范围:以乌拉尔山为界,以西为欧洲东部,以东为北亚。(3)位置和范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纬度较高,形成了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的气候特点。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叶林。
②纬度位置,决定了该区的西部主要受西风带影响带来降水,冬季降雪较多,河流主要依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如:伏尔加河。
③海陆位置决定了,该区广大的内陆地区深居内陆,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的年较差大。如:奥伊米亚康。
④东西跨度大,导致自东向西形成多种气候类型。且俄罗斯东西向交流不通畅,需要修建东西走向的交通线路,加强交流。
二、地形60°N纬线(中部纬线)穿过:波罗的海中部、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鄂霍次克海北部、堪察加半岛北部、白令海。
(1)地形特征: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形较为平坦。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东欧平原:波状起伏,冰碛丘陵较多。
乌拉尔山脉起伏和缓的原因: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形成时间早,长期受风化侵蚀作用的影响。(2)地形对其他要素的影响:河流:北亚的河流自南向北流,河运方向与货物运输方向不一致,航运价值较低。
气候:奥伊米娅康成为了北半球寒极:①纬度高,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弱;②处于东西伯利亚山地,海拔高;③盆地地形,冷空气堆积;④深居内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降温幅度大。北亚河流的上游河谷地区,热量条件较好,成为北亚的重要农业区。
东欧平原地势低平,且易受暖湿的西风影响,形成了欧洲部分的农业区。
水文:西西伯利亚平原多沼泽:①纬度高,气候寒冷,蒸发微弱;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河流从低纬地区流向高纬地区,有凌汛现象,易引起洪水泛溢;④地下有永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三、气候(1)气候分布: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2)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3)气候对其他要素的影响:河流:西部河流冬季降雪多,主要靠春季季节性和雪融水补给:东部河流夏季降水多,主要靠降水补给。河流结冰期长,河运不便;河流容易出现凌汛,平原沼泽广布。
生物:以耐寒的亚寒带针叶林为主,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动物生存条件恶劣,食物较少;微生物分解活动过于微弱,地表土壤贫瘠。
土壤:以贫瘠的灰色土为主。
人类活动:大部分港口冬半年封冻期较长,只有摩尔曼斯克港是不冻港。
四、河流和湖泊(1)主要河湖的特征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水能丰富,航运价值高,可与“五海”通航。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发源于南部山地,向北入北冰洋,水量丰富,丰富水能,冰期长,秋末冬初、冬末春初有凌汛,下游沼泽广布,有永久冻土层。
伏尔加河和叶尼塞河河流汛期特点为:伏尔加河和叶尼塞河一年均有两次汛期,春汛来自积雪融水补给,为主要汛期,夏汛来自雨水补给。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成因:地壳断裂陷落而成。
(2)伏尔加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自然原因:伏尔加河支流众多,通航里程长;河流总落差小,河水流速平稳,易于航行;河流封冻期短,河流通航时间长;人文原因:流域内人口和工农业集中,运输需求量大。(3)鄂毕河的入海口鱼类资源很少的原因: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入海口附近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4)贝加尔湖:鱼类丰富的原因:1湖泊面积大,提供广阔的空间;2湖水纯净,阳光透射率高,藻类、浮游生物丰富,鱼类饵料充足;3入湖河流多,沿湖湿地多,提供丰富的有机营养物。天然空调机的原因:①冬温高:冬季湖泊降温慢,使附近地区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湖水结冰释放热量。②夏凉爽:纬度高,地势高,湖泊升温慢,使附近地区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多风浪的原因:湖泊面积大,湖泊与周边陆地热力差异大,白天吹湖风,晚上吹陆风;湖面狭长,两岸地势高,狭管作用强。(注意冬季结冰,基本无风浪,主要考虑夏季)五、资源(1)森林资源:世界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广布于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和东欧平原北部;水力资源: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刚果(金));
矿产资源: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库兹巴斯煤矿、乌拉尔山区的有色金属
(2)俄罗斯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措施为:①合理砍伐与培育种植更新相结合,以蓄积量定采伐量;②制定法律法规限制砍伐量,坚决制止乱砍滥伐现象;③适当进口木材,研究木材替代品;④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公民保护森林资源的环保意识水平。(3)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基础上,建设多个工业区
②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东西向交通运输压力较大。
六、俄罗斯的农业条件:东欧平原中南部耕地广阔——种植业。北部低温——林业
分布:东欧平原和南部顿河流域
农产品: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等,正在从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
(1)俄罗斯地广人稀,耕地面积较大,却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试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自然原因: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农作物生长期短,年产量低;②受气候影响大,产量不稳定。(2)俄罗斯耕地主要集中在东欧平原和南部顿河流域,而面积广大的西西伯利亚平原没有大面积耕地分布,试分析原因:①纬度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②沼泽广布,土地难以利用和改造。(3)俄罗斯顿河流域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的原因:①纬度位置相对较低,无霜期较长,热量条件较为优越,且受北大西洋影响,降水较多,形成冬夏温差不大,降水稍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合农作物生长;②地处东欧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③有便利的河流水用于灌溉。七、俄罗斯的工业(1)以重工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有能源工业、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2)四大工业区工业区主要工业部门工业中心发展条件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机械、化学、多种轻工业莫斯科、圣彼得堡原、燃料大部分从外地运入乌拉尔工业区钢铁、机械工业叶卡捷琳堡有色金属矿、附近有煤、铁、石油资源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重工业、军事工业新西伯利亚煤、有色金属等丰富八、交通(1)以铁路为主——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与邻国铁路相通,还有横贯东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以及贝阿铁路。(2)俄罗斯重点发展铁路运输的原因:①俄罗斯工业重心在欧洲部分,而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国内运输主要货运流向为东西向;②俄罗斯东西跨度大,运输距离长,需求低成本的运输方式;③公路运输成本高;④主要河流为南北流向,结冰期长,河运价值低;⑤港口多冻港,海洋运输不方便;⑥铁路运输受天气影响小,客货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低。(3)莫斯科市的道路网表现为典型的环行放射式,其主要优点是:①有利于市中心与周围地区的交通联系;②避免市中心交通拥堵。
九、中俄能源通道(1)中俄能源贸易前景广阔的原因: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储量大,产量多;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地理位置靠近,有油气管道相通,方便油气资源的运输和贸易。(2)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中俄两国分别具有哪些有利影响:对俄罗斯:促进能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等。对我国: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等。(3)修建中俄输油管道,沿途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冻土广布、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气候寒冷:地广人稀,物资补给难度大;极端天气多,施工期短(冬季白昼短);生态脆弱。(4)对比东西线工程,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意义更大的原因:东线工程经过更多的油气田,天然气输送量更大;距离北京等东部能源短缺地区更近,输送距离短等。十、俄罗斯远东土地开发(待定)俄罗斯远东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劳动力及其短缺,出现了大量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设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出租给外国投资者。
在俄罗斯租种土地对我国耕地利用的积极影响:到俄罗斯租土地可以减轻我国耕地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因而需要减轻耕地资源利用强度或有利于因地制宜优化调整耕地利用结构。
感谢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