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库 >> 巴库资源 >> 转历史恩怨与现实考量土耳其为何在纳卡
9月27日以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的武装冲突不断升级,已造成数百人死亡、大量军事装备和民用设施被毁。两国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和率先发动军事进攻,目前冲突没有缓和迹象。冲突发生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法、美、俄等国领导人纷纷谴责暴力行动,呼吁双方尽快停火。
纳卡地区面积约平方公里,位于阿塞拜疆西南部,是阿塞拜疆的一个自治州,主要人口为亚美尼亚族人,长期拒绝阿塞拜疆的管辖。纳卡问题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外高加索地区新建国家的领土划分分歧。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支持的纳卡当局之间于年至年爆发严重战争,此后纳卡地区一直处于“无战争、无和平”对持状态,武装交火时有发生。近日纳卡冲突再起后,非当事国普遍保持中立、劝和促谈,但作为中东大国的土耳其却“一边倒”地支持阿塞拜疆,土耳其朝野上下纷纷谴责“亚美尼亚发动袭击”,声援阿塞拜疆行使“合法的自卫权利”和“收复被占领土”。在纳卡问题上,土耳其为何会旗帜鲜明地“挺阿批亚”?这背后既有复杂的历史纠葛、民族恩怨,也包含现实的利益考量
一、土耳其与阿塞拜疆的铁哥们友谊公元11至13世纪,在中亚草原游牧而居的诸多突厥部落经历了一次大规模西迁,突厥语族群开始进入西亚地区,并逐渐接受伊斯兰教信仰。伴随奥斯曼帝国崛起和西亚伊斯兰化,现代意义上的土耳其与阿塞拜疆民族逐渐形成,两国也因此有许多共同点:民族上,都认同突厥民族祖先,土耳其语和阿塞拜疆语同属突厥语系;宗教上,两国绝大多数人口信仰伊斯兰教,两国国旗都有星月符号。土耳其主流的政治叙事认为,世界上除土耳其外有六个突厥人后裔建立的国家,分别是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仅被土耳其承认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简称北塞),其中又以阿塞拜疆、北塞与土耳其的关系最为亲近。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国父陵内,环绕开国总统凯末尔的棺椁摆放着83个铜罐,盛放来自共和国各省份黄土,象征着爱戴与效忠。但是土耳其共和国只有81个省,多出来的两个铜罐从哪里来?答案是阿塞拜疆和北塞——土耳其与阿塞拜疆的特殊情感可见一斑。冷战后,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变化,土耳其外交打出突厥文化认同的旗号,积极团结包括阿塞拜疆在内的突厥语系国家,阿塞拜疆成为土耳其向中亚突厥语系地区扩展影响力的桥头堡。年,土耳其与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共同成立突厥语委员会组织(TurkicCouncil/土耳其语TürkKene?i),每年举行首脑会议,乌兹别克斯坦年也加入该组织。
(图一:突厥语委员会组织首次会议,图中左二为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右一为时任土耳其外交部次长、后来任司法部长的博兹达。来源:该组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zy/19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