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库

车前草随风摇

发布时间:2020/7/17 14:54:22   点击数:
院子里长了几株车前草。碧绿宽大的叶子从根部生出,形如牛耳,层层叠叠,似莲花盛开。车前草是一味中药,《本草纲目》里介绍它,性寒,味甘,无毒,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的作用,在《神农本草经》中更被列为上品。四月份的车前草,掐取嫩叶,焯水后可凉拌、炒食或做馅烧汤,清香可口,清热去火。晒干的车钱草,泡茶喝,甘苦中蕴着清香。两千多年的《诗经》里,即有描绘淳朴勤劳的女子采摘车前草的情景。《国风.周南.芣苢》曰:采采芣莒,薄言采之。采采芣莒,薄言有之。采采芣莒,薄言掇之。采采芣莒,薄言捋之。采采芣莒,薄言袺之。采采芣莒,薄言襭之。这里的芣苢,就是车前草。想必每到春天,就有成群的妇女,在那平原旷野之上,风和日丽之中,一边欢欢喜喜地采着车前草的嫩叶,一边唱着“采采芣苢”的歌儿。有时候生活虽艰难,却总有许多快乐在这艰难之中。现在是6月份,正是车前草开花结子的季节。车前草结子,称车前子,也是一味中药。车前草和车前子有二个传说,都和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有关。话说有一天,欧阳修由于饮食不当,患了腹泻,请遍了京城名医,名医们束手无策,纷纷告退。后来,却被一位来京城跑江湖的郎中治愈了,欧阳修好奇,问:“先生用何妙方?治愈老夫顽疾。”那郎中答道:“不瞒相公,仅一味药─车前子研末,用米汤送服而已。”江西省吉安县是我国车前草种植大县。传说北宋时期八月,吉安县永和一带,当地人因受盛暑湿热,泄泻不止,个个脸色腊黄。许多医术高明的大夫都束手无策。这时,一位土郎中献上一束草药,没想到一剂服下,泄泻即止。再服一剂,疾病全愈。众人大为惊讶,向土郎中道谢并求其再赐神药仙草,郎中听了哈哈大笑说:“什么神药仙草!那只不过是路边野草而已。”众人忙问“此草何名,生于何方路旁?”郎中便娓娓讲道:“当年汉将马武领兵伐匈奴,不料兵败被困,军中粮尽水竭,数万将士众多患“血尿病”,生命危在旦夕。惟有三匹战马因常啃路上车辙的无名小草,而幸免此疫。细心的车夫发现此况,便挣扎着往车道中扯来那种无名小草,生嚼吞食,不料所患痢疾竟然好了。他高兴异常,忙将此事禀告马武,马武即下令全军服用,几天内,患者全愈,终于杀出重围。后来马武想到这次死里逃生,无限感慨地说:“全军死而复生,全仗路旁车前之仙草也!”从此,人们管这种野草叫车前草。尽管车前草的药效功能不小,可是,当时的官家医生见其生长在卑贱的山野,混迹于牛、马粪中,嫌弃它,不用它。此时,恰逢欧阳修护送其父灵柩回乡安葬,路经永和镇,听了这些话顿脚叹道:“治世之人不分贵贱,治学之人不分贵贱。此为古人常理。而治病之药还分贵贱,真是无稽之谈,庸医迂腐,害人不浅!”百姓见欧阳修如此厚爱车前草,从此,就收集车前草的种籽,播种栽植,代代相传。从此,车前草成为吉安县传统的出口药材,名扬海内外。车前草,生于草地、沟边、河岸湿地、路旁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干旱打不倒它,暴雨淹不死它。即便车碾马踏,依旧生长如故。作为一种生命力顽强的野草,它的足迹几乎遍及中国各地。名字也是各有叫法,诸如当道、罘苜、马舄、牛遗、牛舌草、车轮菜、地衣、虾蟆衣等。它和许多的中草药一样,是我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无私馈赠。

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场的人都可以在这里相逢。我是小语朵朵,谢谢你的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zy/1890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