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库 >> 巴库历史 >> 球序卷耳,冬天稍微暖和一点就冒头的机会主
之前连续介绍了几种石竹科的小草,不知道有没有人留意到,这些都是菜地里冬天稍微暖和一点就冒头的机会主义者。今天又来给大家介绍的一种药用石竹科植物,球序卷耳CerastiumglomeratumThuill.。这些一到二年生的纤细小草,生命不到一年,却是祸害农田的杂草。
查了《南岭植物名录》在南岭分布的卷耳属植物,只记载了簇生卷耳。《中国植物志》描述簇生卷耳花瓣长等于或短与萼片。而球序卷耳花瓣明显长于萼片,花果皆小,过去与簇生卷耳常相混,但本种叶倒卵状匙形,顶端钝,花序常密集呈头状,下部花的花瓣和雄蕊一部分退化。所以我们拍到的这个小草应该是球序卷耳。
球序卷耳始载于《救荒野草》,名婆婆指甲菜。《植物名实图考》曰:“生田野中,作地摊斜生,茎细弱。叶似初生枣叶,微薄细茎,梢间结小花蒴,苗、叶甘……”。别名高脚鼠耳草《全国中草药名鉴下》、大鹅儿筋《四川中药志》等。
植物特征:一年生草本;高达20厘米;茎密被长柔毛,上部兼有腺毛;下部叶匙形,上部叶倒卵状椭圆形,长1.5-2.5厘米,基部渐窄成短柄,两面被长柔毛,具缘毛;聚伞花序密集成头状,花序梗密被腺柔毛;苞片卵状椭圆形,密被柔毛;花梗长1-3毫米,密被柔毛;萼片5,披针形,长约4毫米,密被长腺毛,花瓣5,白色,长圆形,先端2裂,基部疏被柔毛;花柱5;蒴果长圆筒形,长于宿萼,具10齿;种子褐色,扁三角形,具小疣;分布全世界几全;生境山坡草地;花期3-4月,果期5-6月。
球序卷耳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凉。归肺、胃、肝经。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感冒发热,湿热泄泻,肠风下血,乳痈,疔疮,原发性高血压。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1.《植物名实图考》:“清小便热症。”2.《中国药用植物志》:“降压。”3.《四川常用中草药》:“驱风,利尿,解热。治久泻便溏,大肠下血,肛裂出血,白带等症。”4.《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表,降压,解毒。主治感冒发热,高血压;外用治乳腺炎,疔疮。”5.《四川中药志》年版:“清热利湿,止血。用于湿热腹泻,热淋,带下,肠风下血。”球序卷耳叶含脂质。降压作用:婆婆指甲菜水煎剂麻醉兔、猫、犬静脉注射及兔、犬灌胃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婆婆指甲菜6g/kg对家兔的降压作用比利舍平10%混悬液5mg/kg明显。毒性:婆婆指甲菜小鼠灌胃的LD。为.5g/kg;对兔的肾、肝功能有一一定影响。
方例1.治湿热腹泻:婆婆指甲菜30g,马齿苋30g,马鞭草30g,车前草30g。水煎服。
2.治肠风下血:婆婆指甲菜30g,无花果30g,仙鹤草15g,虎杖15g,炖猪大肠服。
3.治疔疽:婆婆指甲菜、九里光鲜全草各适量加桐油捣烂,敷患处。4.治妇女乳痈初起:婆婆指甲菜、酢浆草、过路黄各30g,水煎服,渣敷患处。5.治小儿风寒咳嗽、身热、鼻塞等症:婆婆指甲菜、芫荽各15~18g,胡颓子叶6~9g。水煎,冲红糖,每日早晚饭前各1次。
6.治小儿风寥咳嗽,身热,鼻塞等症:婆婆指甲菜、芫荽各15~18g,胡颓子叶6~9g。水煎,冲红糖,每日早晚饭前各1次。《天目山药用植物志》)7.治肠风下血:大鹅儿肠30g,无花果30g,仙鹤草15g,虎杖15g,炖猪大肠服。8.治湿热腹泻:大鹅儿肠30g,马齿苋30g,马鞭草30g,车前草30g,水煎服。(7、8方出自《四川中药志》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