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库 >> 巴库交通 >> 您可能听过ldquo铁人rdquo
台湾苗栗是我国近代第一口油井的诞生地,延长油矿是大陆第一口油井的诞生地,而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第一个现代石油生产基地!
公元年,晋代人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了玉门石油河和天然气的情形,书中说,(玉门)有一泉,“名火泉,火出如炬。”
南朝的范晔在《后汉书》里详尽地记载石油河在一千多年前的情形:“(玉门)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筥籧,注地为沟,如煮肉洎,羕羕永永,如不凝膏,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
唐代的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写道:“石脂水,在(玉门)县东南一百八十里,泉有苔,如肥肉,燃之极明,水上有黑脂,人以草盝取之,涂鸱夷酒囊及膏车。周武帝宣政中,突厥围酒泉,取其脂燃火,焚其攻具,得水愈明,酒泉赖以获济。”
玉门油矿始建于年。玉门的建立源自于建国前的原油开采。始于上世纪30年代,采油炼油的玉门严格意义上说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石油城,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而大庆是新中国第一座石油城。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油田和第一个石化基地,是孕育大庆、胜利、克拉玛依油田的地方,是养育和繁衍中国现代工业的地方。
年底,中国地质学家翁文灏等人经过实地调查,写出了关于玉门石油地质情况的报告。此后不断有人建议要开发玉门石油,而且此事还曾得到了国民政府实业部的肯定,蒋介石也曾“原则同意”,但由于中央政府不出钱,地方政府不积极,所以开发玉门石油的事情就一直停在议而不决的层面上。直到抗战军兴,到处都在闹“油荒”,开发玉门石油才又一次提到国民政府的决策日程。
在推动国民政府开发玉门油矿的决策阶段,翁文灏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翁文灏时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年6月,他在听取了地质学家孙健初探勘玉门石油资源的汇报后,拍板决定在汉口成立甘肃油矿筹备处,具体负责开发玉门油矿的各项筹备事务。
30年代,抗战爆发,“洋油”断绝。底,孙健初、严爽、靳锡庚等爱国学者来到石油河畔的老君庙旁,用简陋的设备,与一万多名普通劳动者进行勘探考察。也正是这个时候,日寇和苏联联手封锁我国国际救援通道后,石油等战略物资极为紧缺,当时有“一滴石油一滴血”的说法,玉门油田筹办之初苦于设备不足,这时周恩来亲自批示将延长油田的老设备紧急调运到玉门油田来。就这样年,旧中国规模最大的现代石油矿场——玉门油田正式投入勘探开发。
年3月27日,老君庙一号油井出油。年8月11日,中国第一口油井在此出油。并且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从筹建到年抗战胜利的六七年间,玉门石油产量节节攀升,年达到吨,是年的9倍,生产汽油吨;年,玉门生产原油25万吨。从建矿到抗战结束,玉门生产成品汽油占全国的95%。
抗战时期,玉门油矿是中国唯一能大规模生产原油并进行加工的企业,占同期全国石油总产量的95%,是当时规模最大、职工人数最多、工艺技术领先的石油矿场,具备中国内地最早的近代化炼油厂和石油机械厂,开启了我国现代炼油工业的先河。可炼制汽、煤、柴、润等12种成品油,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
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玉门油矿,翌日解放玉门县。年,中央军委和西北军区反复考虑研究后,决定让张复振率领的19军57师担当这个重任。这年2月,毛泽东签发了命令:19军57师转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张复振任师长,张文彬任政治委员。由此,中国石油自给之路与张复振和张复振率领的全体指战员紧紧联系在一起,张复振“石油师长”名号也从此名扬全国。
年,玉门油矿被列入国家“一五”计划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玉门石油生产最高时年产达到万吨。玉门油田担负起了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的“三大四出”历史责任,先后向全国各油田输送骨干力量10万人,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王进喜就是其中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石油工业部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从玉门石油局调出千人以上参加全国石油大会战15次以上,调出人员10万(人)次,调出了数万套设备,先后参加了柴达木油田、四川油田、大庆油田、长庆油田、吐哈油田等石油大会战;玉门炼油厂先后派出炼油技术人员赴上海、兰州、洛阳、北京、青岛、武汉等大城市和克拉玛依、大庆、胜利、华北、中原等油田参与炼油厂建设。玉门油田被誉为中国石油战线的“大学校”、“大实验田”、“大研究所”。
年10月8日,新华社庄严宣告:新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在玉门建成!油田成为拥有地质勘探、采油、炼油科研等门类齐全的大型石油联合企业。年7月朱德视察玉门时欣然题词:“玉门新建石油城,全国示范作典型,六亿人民齐跃进,力争上游比光荣!”诗人李季引吭高歌:“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年,油田原油产量达到了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51%撑起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半壁江山。
年12月成立玉门市(省辖市)。年合县、市为地级市,年改为县级市,隶属酒泉地区行署。到20世纪80年代,石油产业鼎盛时期,这座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的总面积扩张到1.35万平方公里,人口一度达13万余人。年酒泉撤地设市后,玉门由酒泉市代管。
上世纪90年代,玉门的产油质量和数量都已经进入衰退期。虽然理论上说玉门未开采的石油仍然超过其储量的一半,但是技术的限制让这些油无法低成本开采。
截至年,玉门油田共开采原油1亿吨,如果用装载30吨的卡车排列起来,可以绕地球1.6周。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玉门油田仅千人以上的人员大调出就有近20次,先后向全国50多个石油、石化、地矿单位输送骨干力量近10万人,各类设备多台套。
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批准玉门油田办公及生活基地一并迁至酒泉,现市区只作为生产作业区。油田搬迁使城市职能发生了重大改变,加之生存条件、人居环境急剧恶化,玉门市不得不做出痛苦的选择。
年,玉门市紧锣密鼓实施政府驻地迁址工程,按照“双轮驱动,两翼发展”的思路,调整城市布局结构,加强对老市区的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继续为石油企业搞好配套服务,保持老市区的繁荣稳定。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多渠道融资、铁手腕管理”的原则,在玉门镇建设新城区。市府迁址的理由主要有四:一是市府服务石油企业的职能发生了变化;二是油田生活基地整体搬迁,城市人口大幅减少;三是市区自然条件差,环境恶劣;四是现市区远离农村及交通主干线,交通不便,物流不畅,行政管理成本费用过大。
玉门油田生产结构单一化、石油资源无法有效利用、交通运输不占优势,逐渐形成人去楼空的状态。留下大批老旧建筑,诸如老君庙、老一井、西河坝窑洞、专家楼、文化宫、王进喜纪念馆、职工生活社区等已经成为玉门老一辈人的文化遗存。
年1月,玉门油矿(玉门石油博物馆)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THEEND
去下方写评论
玉门在线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jt/20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