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库 >> 巴库介绍 >> 那些年和猪一起吃过的50种野菜植
说起野菜,对于一个从小在乡下长大的农村人来说,一定知道很多野菜是可以人吃的。在过去的饥荒年代野菜曾经救过不少人的命。在爷爷奶奶那辈,主粮极少。到处田野山林里寻找各种能吃的野菜,作为辅助粮食,家里面孩子多,奶奶会变着花样摘些野菜做粥、做点心、做菜、做药用,基本上都能叫出这些植物的名字。到爹妈这辈,老爹老妈就会寻找各种野菜回来喂猪,喂牛搞养殖,也会找些回来做药用,极少用来做菜吃。也能叫出其名字,知其一些功效。
我们这辈只知道一些野菜猪是可以吃的,人能吃的,却叫不出名字。也知道人吃的猪是肯定能吃,猪能吃的人不一定能吃,猪是非常乐意和人吃一样的菜系,来证明自己并不挑食!人就很难做到,当然如果你想体验一下和猪一样的菜系餐标,我是不会有意见的!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你可曾见过野菜?它们都是长什么样子?可有采摘过食用?还是当杂草清除掉?野外的野菜并非所有的都能食用,在不认识的前提下,还是不建议采摘。以前不认识的也没有关系,就从现在起开始学习认识它们吧!
马齿苋是菜地里花盆里的常见野菜,牙齿不好的估计不太喜欢,因为口感会比较酸,如果和老干妈一起炒,或者加点肉沫,还是非常美味的一道小菜哦!
1、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L.马齿苋科
别称:马苋、五行草、长命菜
中国南北各地均产。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
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活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
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还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饲料。
2、黄鹌菜Youngiajaponica菊科
别称:毛连连、野芥菜、黄花枝香草、野青菜、还阳草
一般摘嫩叶食用,如果直接炒会有些苦味,洗净后可用开水过一下,再清炒放些猪油味会更美味。黄鹌菜也是猪的主食材之一。含有较高的膳食纤维,黄鹌菜属一级无公害蔬菜,可放心食用。
黄鹌菜和蒲公英极为相似,尤其是花朵简直像得叫人无法分辨。果实覆有一层白色柔软的绒毛,就像降落伞般在微风中起舞,好像很快乐悠闲的样子。
药用记载:
《广西药植名录》:消肿,止痛,治感冒。
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通结气,利咽喉。
《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抗菌消炎。治疮疖,乳腺炎,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白带,结膜炎,风湿性关节炎。
3、附地菜Trigonotispeduncularis紫草科
别称:鸡肠、鸡肠草、地胡椒、雀扑拉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生于田野、路旁、荒草地或丘陵林缘、灌木林间。
可食用,一般在春天采摘它的幼苗,清炒和煮汤都可,也有人用来做凉拌菜。全株可药用。
药用记载:
《通志》:鸡肠,似草而小,不辛,《本草》以合于蘩萎共条,故苏恭误谓即蘩萎也。
《本草纲目》:鸡肠,生下湿地,三月生苗,叶似鹅肠而色微深,茎带紫,中不空,无缕,四月有小茎,开五出小紫花,结小实,中有细子,其苗作蔬,不如鹅肠。
4、凹头苋(打丁名错)HerbaseuRadixAmaranthi苋科
别称:野苋
野苋菜估计是很多人都吃过的野菜,可以清炒也可以煮汤,比人工种植的容易老得快,一般在小苗期间采摘食用。主治:血便,白带、痢疾、胆结石,肝火、虚胖。
5、野茼蒿Crassocephalumcrepidioides(Benth.)S.Moore菊科
别称:野塘蒿,野地黄菊,革命菜,安南菜
《食野同蒿》·清·童舒
菊科三七草丛香,山村野蔬半夏粮。
救荒载草数百种,啖食野素身万康。
野茼蒿的由来:
相传,神农氏的身体玲珑透明,从外边可看清五脏六腑,因此,以身尝草试药,看植物在胃肠如何运行发挥作用。他还有一条神鞭,叫作“赭鞭”,用赭鞭逐一抽打植物,植物经过鞭挞,无论有毒无毒或寒或热,各种性质都会一目了然显露出来;尽管如此,神农日尝药草七十二,还是平均中毒十二次。
一次,他先后尝茼蒿和滨蒿,后鞭抽说:“茼蒿能吃。”再尝滨蒿,鞭打后说:“能吃,也似茼蒿。”记植物名的臣民,把茼蒿和滨蒿写成“茼蒿”和“也茼蒿”。后来人们为了把茼蒿和写错了的“也茼蒿”区别清楚,便将“也茼蒿”改叫成“野茼蒿”。在从前饥荒年代,百姓曾以吃它充饥,故又名“救命菜”。
全草入药,有健脾、消肿之功效,治消化不良、脾虚浮肿等症。
6、碎米荠CardaminehirsutaL.十字花科
别称:白带草、宝岛碎米荠、雀儿菜
中国田间常见野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可凉拌,做蛋汤等,味鲜、富营养与药用价值。
7、匙叶合冠鼠麴草Gamochaetapensylvanica菊科
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宣肺平喘之功效。用于感冒、风湿关节痛。
8、鼠麴草GnaphaliumaffineD.Don菊科
别称:清明草、绵丝青
在浙江丽水、台州等地是在清明时节用来制作清明团子的一种辅料。在湖南湘西一带叫做蒿菜,其中与糯米和粘米,外面用桔树叶包裹,制作成蒿菜。又叫粉粑、清明粑、绵菜粑、软雀粑,也是泸州、黔东和湖南湘西自治州百姓喜爱的一种食品。
湖北省大别山中罗田及英山一带花朝节时会将野生鼠曲草扎碎与糯米粉粘米粉混合成面团,黑芝麻加白糖拌匀做馅,做成圆饼再用微火烙制而成一种节日食品——软萩粑。
茎叶入药,为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寻常用药,内服还有降血压疗效。
9、酢浆草OxaliscorniculataL.酢浆草科
别名:酸味草
全草入药,能解热利尿,消肿散淤;茎叶含草酸,可用以磨镜或擦铜器,使其具光泽。
药用记载:
《唐本草》:主恶疮瘸瘘捣敷之,杀诸小虫。食之解热渴。
《本草图经》:治妇人血结不通,净洗细研,暖酒调服之。
《滇南本草》:治久泻肠滑,久痢赤白,用砂糖同煎服。
《纲目》:主小便诸淋,赤白带下,同地钱、地龙治砂石淋;煎汤洗痔痛脱肛;捣敷汤火蛇蝎伤。
《生草药性备要》:杀螆止痛,散热消肿,理跌打,散瘀血,煲酒服;又干水止痒。
《分类草药性》:截疟塞鼻;酒炒敷鱼口。
《岭南采药录》:治麻疹,蛇毒,疥疮。
酢浆草的黄色花开,吸引着蚂蚁过来传粉
10、红花酢浆草OxaliscorymbosaDC.酢浆草科
全草可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调经之功效。
常用于咽炎,牙痛,肾盂肾炎,痢疾,月经不调,带下;外用治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烧烫伤。
雨后红花酢浆草的花儿,像穿着粉色裙摆的少女,晶莹剔透的水珠映衬下,尽显着青春活力
11、繁缕Stellariamedia(L.)Cyr.石竹科
别称:鹅肠菜、鹅耳伸筋、鸡儿肠
茎、叶及种子供药用,嫩苗可食。但据《东北草本植物志》记载为有毒植物,家畜食用会引起中毒及死亡。
药用记载:
《别录》:“主积年恶疮不愈。”
《药性论》:“主治产后血块,炒热和童子小便服。”
《本草图经》:“揩齿宣露,干作未有益。”
《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催生,催乳,活血去瘀。治跌打损伤,消伤肿,又治无名肿毒。”
《中国药植图鉴》:“生叶揉汁,外用治疮伤;茎叶拌盐咬之,能治齿痛;醋和,或烧存性麻油调敷疮及肿毒。”
《湖南药物志》:“止小便利,遗尿,洗手足风丹,遍身痒痛。
12、紫花地丁Violaphilippica堇菜科
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
全草可药用,已有人工种植,嫩叶可做菜食用,听说口感比蒲公英好吃哦!也是一种很好的猪饲料。
《普济方》云
乡村篱落生者,夏秋开小白花
如铃儿倒垂,叶微似木香花之叶
此与紫花者相戾,恐别一种也
紫花地丁节的由来:
奥林匹克山的三月,火神的紫色地丁花冠俘虏了维纳斯的芳心;拿破仑倾心于紫色地丁,他的追随者便以紫花地丁作为党派徽记,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时,发誓要在紫花地丁花开时返回巴黎,年的三月,女人们身着堇色华服,把紫花丁花撒向皇帝的必经之路。今日法国的图卢兹,每年在2月举办"紫地丁节"。
13、堇菜ViolaverecundaA.Gray堇菜科
别称:堇堇菜,葡堇菜
堇菜其实和紫花地丁长得极像,会让人傻傻分不清,谁让他们是亲戚呢!各种堇菜的花,我觉得看起来都像一个妈生的,只是叶形有些明显变化,各有不一。叶子嫩的时候,可以采摘回来炒着吃,或者煮汤凉拌等。
全草供药用,能清热解毒,可治节疮、肿毒等症。
14、一点红Emiliasonchifolia(L.)DC.菊科
别称:红背叶、羊蹄草、野木耳菜等
常作野菜食用,以嫩梢嫩叶为主,可炒食、作汤或作火锅料,质地爽脆,类似茼蒿的品味。
宋·王安石《石榴》
绿丛中一点红,
动人春色不须多。
古龙武侠小说《楚留香系列》中的人物,中原一点红,他的名字不知是否也是参考它的特点来取的名字。
《植物名实图考》:“紫背草,生南赣山坡。形全似蒲公英而紫茎,近根叶叉微稀,背俱紫,梢端秋深开紫花,似秃女头花,不全放,老亦飞絮。功用同蒲公英。”
全草用于预防流感,感冒发烧,咽喉肿痛,肾炎,肝炎,结肠炎,宫颈炎,痢疾《桂药编》。
15、半边莲LobeliachinensisLour.桔梗科
别称:急解索、细米草、水仙花草
第一次见到半边的花时,是在家里的秧田的田埂边,一下被被惊艳到,虽然小小只,它的花瓣展开后像菩萨的莲花指一样修长而美丽。
全草药用,含多种生物碱,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效,治毒蛇咬伤、肝硬化腹水、晚期血吸虫病腹水、阑尾炎功效等。
半边莲的花,就像观世音菩萨的手一样修长而美丽
16、刺儿菜(配错图)Cirsiumsetosum菊科
别称:小蓟、青青草、刺狗牙、刺蓟、枪刀菜、小恶鸡婆
刺儿菜由于没有叶柄,叶片看起来较肥大,和苦麦菜长得有些像,炒来吃也是略带点苦味,开的花儿和一点红形态颜色相似。嫩叶可以做菜、煮汤、包子、饺子、馅饼等面食等,目前已有人工栽培。
药用记载:
《食疗本草》、《衷中参西录》。鲜根凉血止血作用较强。用于血热所致的衄血、吐血、便血,或血热所致的月经先期、月经过多。
《医学衷中参西录》载:小蓟,山东俗名萋萋菜,萋字当为蓟字之转音,奉天俗名枪刀菜,因其多刺如枪刀也。其根与茎皆可用,而根之性尤良。
17、通泉草Mazusjaponicus(Thunb.)O.Kuntze)玄参科
别名:脓泡药、汤湿草、猪胡椒、野田菜
田边、路旁、公园都常见的一种低矮植物。可食用,也是猪爱吃的食物之一,嫩叶可用来做菜做汤。
通泉草的全草可用于止痛,健胃,解毒消肿。
18、圆叶母草Lindernianummularifolia(G.Don)Wettst玄参科
别称:宽叶母草、小地扭、五角苓、飞疔药
圆叶母草的花儿和通泉草形状像一个妈生的,只是颜色略有不同,植株比起来更密集。
全草入药,清热解毒,凉血。主治呛咳出血。
19、星宿菜LysimachiafortuneiMaxim.报春花科
别名:假辣蓼、泥鳅菜《广州植物志》
红筋仔《闽东本草》
红根草《福建民间草药》
红灯心《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大田基黄、麻雀利《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黄鳅窜、红头绳、血丝草《江西民间草药》
红气根、红七草、金鸡脚、百煎草、蛙霓草《广西中兽医药植》
红筋草、地木回、拔血红、红香子、红梗草、田岸柴《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不同的地方却有很多不同的叫法,也不知道植物学命名,最后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是同一个种。一般都是采集药用较多,目前还没有听说过有人摘来做菜吃,不过我小时候摘过当猪草给猪吃了。现在想想以前我妈总是怪自己运气不好,说家里的猪可以卖钱时,还食物中毒死。我现在怀疑是不是我把有毒的不能吃的,也一起当猪草摘回家,煮给猪吃的缘故。
常用于跌打损伤,关节风湿痛,妇女经闭,乳痈,瘰疬,目赤肿痛,水肿,黄疸,疟疾,小儿疳积,痢疾。
20、一年蓬Erigeronannuus(L.)Pers.(Asteran-nuusL.)菊科
别称:千层塔、治疟草、野蒿
印象中摘的最多的猪草就是它,嫩芽时叶子有一股特别的味道,带着些青青的苦涩,叶片上有毛有点粗糙感。当年那头每年生十几头的小猪的母猪,就是吃这些食物长大,卖了钱才让我有得书读。现在每当看到一年蓬,还会想起那头不挑食为我们家作贡献的伟大的母猪。白色的小花花也极好看,由于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土地荒耕,一片片的一年蓬花开季也成为一片花海。
药用记载:
《南京民间药草》:根,捣烂敷牙龈肿。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消食,止泻,解毒,止血。
21、地耳草HypericumjaponicumThunb.exMurray藤黄科
别称:田基黄、香草、雀舌草
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止血消肿,治肝炎、跌打损伤以及疮毒。目前已有人工种植。
药用记载:
《生草药性备要》:"味苦甜,性平。"
《四川中药志》:"味苦,性寒,无毒。"
《质问本草》:"涂火毒,消阳症结疽。"
《分类草药性》:"解一切蛇虫毒,清火,止泄泻,刀伤用良。"
《岭南采药录》:"去硝黄火毒,敷虾箝疮,理跌打、蛇伤。"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渗湿利水,消肿止痛。治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区疼痛,阑尾炎,疔肿痈疽,毒蛇咬伤,跌打扭伤。"
《湖南药物志》治痧症吐泻:地耳草一钱,水煎服。
22、马兰Kalimerisindica(L.)Sch.Bip.菊科
别称:马兰头
每年三四月份马兰头刚长出的新叶,可采集做菜食用,也是常采集给猪食用的菜系。
全草药用,有清热解毒,消食积,利小便,散瘀止血之效。
药用记载:
《福建民间草药》:活瘀止血,消痈,解毒。
《四川中药志》:消食积饱胀及胸结气胀,除湿热,利小便,退热,止咳嗽,解毒,治蛇伤。
《医林纂要》:补肾命,除寒湿,暖子宫,杀虫。治小儿疳积。
23、羽芒菊TridaxprocumbensL.菊科
羽芒菊草质柔嫩多汁,尤其是在冬春干旱季节,多数牧草枯黄老化时,羽芒菊仍青绿柔嫩,牛、羊采食较多。嫩茎叶是兔子喜爱的食物,煮熟是猪的美食。
羽芒菊收录在《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序号42中。
24、千根草EuphorbiathymifoliaL.大戟科
别称:呢仔草、细叶飞扬草、乳汁草
小时候比较调皮,常让老妈担心挨揍,大署天气中午也喜欢往外跑,一热到就会生病拉肚子。老妈会摘些千根草回来煮水给我喝,拿个大海碗盛一碗让我一口气喝下去,现在我还记得那个味道,其实并不苦,当时只是觉得里面没有放点白糖,感觉味道有些奇怪不肯喝,口感和喝凉茶味道其实差不多的。
主治:外治飞疡疮、天疱疮、烂头胎毒、皮肤痕痒;内治疟疾,痢疾,泄泻,湿疹,乳痈,痔疮。
25、金钮扣Acmellapaniculata菊科
别称:红细水草、散血草、小铜锤
第一次见到它圆锥状的花形状,就想起奶奶做的老粗布衣上的扣子,一针一线用布条缝成这个形状,再缝到衣服上面。金钮扣的名字,想必也是因为它的花长得像一粒扣子而来吧!
叶可生食用时,可以将少量的新鲜叶子切碎加入沙拉内,利用金钮扣独特的辛辣味来增添沙拉的口感。煮熟食用,会除去辛辣味,可当叶菜类蔬菜食用。
在巴西的部分地区会把金钮扣的叶子拿来做菜,常常和辣椒及大蒜一起使用在菜肴里,用来增加食物的风味和维他命含量。一种和金钮扣类似的种类也被引进到东南亚,使用在当地的菜肴里。在世界上其他地区则较少用金钮扣来做菜。
金钮扣的叶子与头花(头状花序)含有一种止痛剂的成分,可以用来缓解牙齿的疼痛,因此又被称为牙痛草。
全草可药用,有解毒、消炎、消肿、祛风除湿、止痛、止咳定喘等功效。治感冒、肺结核、百日咳、哮喘、毒蛇咬伤、疮痈肿毒、跌打损伤及风湿关节炎等症,但有小毒,用时应注意。
26、霍香蓟AgeratumconyzoidesL菊科
别名:胜红蓟、毛麝香、蝶子草
广东称咸虾花、白花草、白毛苦、白花臭草,云南称重阳草
贵州称脓泡草、绿升麻,广西称臭炉草
环保的经济价值:
是柑橘红蜘蛛天敌的食物链,目前已有果农在果园行间种植,既可以增加绿肥,为钝绥螨提供栖息、繁衍的场所,气味能有效控制红蜘蛛破坏柑橘,为果农减少农药的使用率,降低成本。
可用于布置花坛、花镜,还可作地被植物。据生理学家研究,霍香蓟花香中所含的"外激素"与人的"性激素"有异曲同能力。
在非洲、美洲居民中,用该植物全草作清热解毒用和消炎止血用。在南美洲,当地居民对用该植物全草治妇女非子宫性阴道出血,有极高评价。
我国民间则常用全草治感冒发热、疔疮湿疹、外伤出血、烧烫伤等。
27、飞扬草Euphorbiahirta大戟科
别名:飞相草、乳籽草、大飞扬
全草可入药,也被称为岭南名草
大飞羊《生草药性备要》
木本奶草、金花草、蜻蜒草《福建民间草药》
白乳草、过路蜈蚣、蚂蚁草《闽南民间草药》
天泡草《广东中药》
大乳汁草、奶子草、九歪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假奶子草、癣药草《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奶母草《卫生简报》(3):11,)
有小毒。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通乳之功效。用于肺痈,乳痈,疔疮肿毒,牙疳,痢疾,泄泻,热淋,血尿,湿疹,脚癣,皮肤瘙痒,产后少乳。
《生草药性备要》:“治浮游虚火,敷牙肉肿痛。”
28、翅果菊Pterocypselaindica(L.)Shih是菊科
别称:苦莴苣、山马草、野莴苣、蚕桑草
黄色的小花花和菊花很像,嫩茎叶可作蔬菜,清炒和煮汤,有少少苦味,和苦卖菜的苦味差不多。也可作为家畜禽和鱼的优良饲料及饵料。
29、野老鹳草GeraniumcarolinianumL.牻牛儿苗科
叶片长得和艾草有些相似,在江永女书博物馆出来路边发现,老爹说它是一种很好的中草药,冒着大雨也要拍一张照片回来。
全草入药,有祛风收敛和止泻之效。
30、过路黄LysimachiachristinaeHance报春花科
别称:金钱草,真金草,走游草,铺地莲
曾经好几次梦见这黄色的小花花,小时候家里的桔子园,野蔷薇外围栏的泥巴路两边,一到夏天就开满花非常美丽,有时会摘上几朵玩,和小伙伴一起快乐嘻闹着。现在村里开发修了水泥路,桔子园里都修建成房子,再也见不到它靓丽身影,只剩下茶子山里散散落落的长了一些。
全草可供药用,为药典收录的正品金钱草药材。治尿路结石,胆囊炎,胆结石,黄疸性肝炎,水肿,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及毒蕈和药物中毒;外敷治火烫伤及化脓性炎症。
雨后的小黄花,透着水滴更加美丽
益母草的轮伞花序,一层一层往上生长,就像高高的楼房,每个楼层错落有致,如工程师量身订制过般
31、益母草Leonurusartemisia(Laur.)S.Y.HuF唇形科
别称:益母蒿、益母艾、红花艾、坤草、野天麻、九重楼
嫩叶可采集食用,和瘦肉一起煮汤。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吃过,也不知道它是什么味道,如果你想知道它好不好吃,自己可以尝试做来试试。
全草可入药,有利尿消肿、收缩子宫作用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病的用药。
32、夏枯草PrunellavulgarisL唇形科
别称:棒槌草、铁色草、大头花、夏枯头
记得每年端午节家里都会采些药草回来煮鸡蛋,其中里面就有夏枯草和艾草,有一年老爹采了一大把回来,我特意数过里面最少有十几种药草。煮好后把鸡蛋捞出来,药水用就用来洗澡,听说夏天就不会被虫咬不会生皮肤病。
药用记载:
《滇南本草》:"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窃、周身结核。"
《生草药性备要》:"去痰消脓,治瘰疬,清上补下,去眼膜,止痛。"
《本草从新》:"治瘰疬、鼠瘘、瘿瘤、癥坚、乳痈、乳岩。"
《科学的民间药草》:"有利尿杀菌作用。煎剂可洗创口,治化脓性外症,洗涤阴道,治阴户及子宫粘膜炎。"
《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药,对淋病、子宫病有效;并能治高血压,能使血压下降。"
33、白毛夏枯草AjuganipponensisMakino唇形科
别称:破血丹、石灰菜、散血草、退血草、白头翁
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可采集煮水泡茶喝,已有人工种植。
《本草拾遗》:"金疮小草,生江南村落田野间下湿地。高一、二寸许,如荠叶短,春夏间有浅紫花,长一粳米也。"
《百草镜》:"雪天开小白花者乃过冬青,三月起茎,花白成穗如夏桔草。有毛者名雪里青。"
全草入药,有镇痛散血之功效。外用治金疮、刀伤、外伤出血、跌打扭伤、骨折、痈肿疮疖、狂犬咬伤等症。兽用治牛马肚痛发水。
第一次被野蒜的花开惊艳到,多种蜘蛛喜欢伪装隐藏在此守猎,等待美味大餐送上门来!
34、野蒜AlliummacrostemonBunge百合科
别名:薤白、贼蒜、野小蒜、野葱等
野蒜的生命力极强,冬季是荒地里的主角,即使在大雪纷飞后,也能顽强地活着,绿油油,叶子长得比葱叶要细很多。经常会有人采集回来炒泥鳅,炒鸡肉,老妈则喜欢采回来炒地木耳,说野蒜和地木耳是绝配。鳞茎可做泡菜或凉拌是一个非常开胃的小菜哦!
35、荠菜Capsellabursa-pastoris(Linn.)Medic.十字花科
别称:扁锅铲菜、地丁菜、地菜
其拉丁种名来自拉丁语,意思是小盒子、“牧人的钱包”,是形容它的角果形状像牧人的钱包。英语名称就是“牧人的钱包”。
中国自古就采集野生荠菜食用,早在公元前年尽荠菜的记载。吃得最多的估计是老上海的馄饨,我也是吃馄饨才知道这个野菜可以这样吃。也有人用来清炒和煮汤,它也是猪最爱的食物之一。
全草入药,有利尿、解热、止血作用,能治疗多种疾病。
看看荠菜的果实,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像火箭头?还是像一颗准备起飞的心?
36、稻槎菜LapsanaapogonoidesMaxim.菊科
别称:鹅里腌、回荠
我家乡叫这个为鹅双菜,它曾经是奶奶家的救命粮食,老爹说有一年队里只给奶奶发五斤谷子。家里六七口人吃饭,把这点谷子打出米就更少,这么多人怎么吃,于是奶奶想出一办法,去田里摘一竹篮稻槎菜回来。用稻槎菜的叶子和一把米直接熬成一大锅粥,那天大姑和老爹地里干活回来,听说奶奶用米煮了粥,非常开心,心想终于有米下肚。奶奶盛出两大碗,当时大姑看一眼全是野菜不敢喝,老爹饿坏了看都没看就大口大口的喝下肚,和奶奶说再来一碗。他说喝下肚子里真舒服暖暖的,一下就不饿,现在还记得当时那个味道,其实是有点苦苦的。
《救荒本草》:生稻田中,以获稻而生,故名。似蒲公英叶,又似花芥菜叶,辅地繁密,春时抽小葶,开花如蒲公英而小,无蕊,乡入茹之。
《新华本草纲要》:清热凉血,消痈解毒的功能。用于咽喉炎、痢疾、乳痈、麻疹不退。
37、灰灰菜ChenopodiumalbumLinn藜科
别称:野灰菜、灰蓼头草
幼苗和嫩茎叶可食用,味道鲜美,口感柔嫩,营养丰富。食用灰灰菜能够预防贫血,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对中老年缺钙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另外,全草还含有挥发油、藜碱等特有物质,能够防止消化道寄生虫、消除口臭。因此,灰灰菜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不仅为寻常百姓采食,而且登上了宾馆、饭店餐桌。
38、石胡荽Centipedaminima菊科
草药名:鹅不食草
全草可入药。能通窍散寒、祛风利湿,散瘀消肿,主治鼻炎、跌打损伤等症。
药用记载:
治阿米巴痢疾:石胡荽、乌韭根各五钱。水煎服,每日一剂;血多者加仙鹤草五钱。《江西草药》
治疳积腹泻:鲜石胡荽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治愈症腹痛:球子草花序捣碎,以鼻闻之,使打嚏。《浙江民间草药》
39、鱼腥草HouttuyniacordataThunb三白草科
别名:臭狗耳、狗腥草、蕺菜、臭菜、鱼鳞草
叶子和荞麦的叶相似,嫩叶和根系可食用,一般用于凉拌较多。全株带有一种和鱼一样的腥味,因为气味特殊,所以极少看见它被虫吃。
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名见《名医别录》。
40、艾草ArtemisiaargyiLevl.etVan菊科
别名:香艾、艾萧、艾蒿、蓬藁、艾﹑灸草
嫩叶可做艾糍粑,也可用来炒鸡蛋,茎干晒干和骨头一起煲汤。端午节煮鸡蛋放的药草,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植株有浓烈香气。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
早在《诗经》时代,艾草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
《史记》把太平无事也写作“艾安”等,可见古人对艾的厚爱。
南朝学者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初五“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以攘毒气”。
41、车前草PlantagoasiaticaL车前科
别称:车轱辘草、驴耳朵草、钱串草、虾蟆衣
嫩叶可食用,全草入药。同时也是很好的一种猪食。宁波舟山人吃车前草,温州用车前草喝汤去火。车前草还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野菜,在我国东北被称为“车轱辘菜”.
历史记载:
《纲目》云:“按《尔雅》云:苤苡,马舄。马舄,车前。
陆玑《诗疏》云:此草好生道边及牛马迹中,故有车前、当道、马舄、牛遗之名。舄,足履也。
《本草图经》云:“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
《草性论》载“治尿血,能补五脏,明目,利小便,通五淋”。
42、荔枝草Salviaplebeian唇形科
别名:雪见草、癞蛤蟆草、青蛙草、皱皮草
荔枝草和广东的荔枝并不是亲戚,不知是不是因为像荔枝的果皮那样皱巴巴,才命的名。
全草可入药,目前已有人工种植。用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肾炎水肿、痈肿;外治乳腺炎、痔疮肿痛、出血。
43、球序卷耳CerastiumglomeratumThuill石竹科
别称:婆婆指甲菜、粘毛卷耳
菜园里常见的一种野草,茎叶上有毛。曾发现花开后会很多小虫子会被被黏在上面,全逃不出它的魔掌。不知上因为花的长腺毛本身就喜欢黏,还是像食虫植物一样,故意分泌黏液来吸引昆虫过来捕杀,获取养份。
草质柔嫩,营养价值高,可调制干草,且干草质量好,尤适牲畜早春补料,为牛、羊、猪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
44、婆婆纳VeronicadidymaTenore玄参科
花开的季度,蚂蚁们是最忙碌的时候,第一次见到蚂蚁给花儿当媒婆,还很好玩。
可采集给猪牛煮熟食用,由于花开美丽,园林有种植做花坛装饰。
药用记载:
《百草镜》:治疝气,腰痛。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固肾,止吐血。治小儿膀胱疝气。
《四川中药志》:治妇女白带。
婆婆纳的花儿传粉小助手,勤劳的蚂蚁脚上粘满了花粉
45、阿拉伯婆婆纳VeronicapersicaPoir.玄参科
别称:波斯婆婆纳
取名字的人不知是不是一个叫婆婆的人,而且来自阿拉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阿拉伯婆婆纳和婆婆纳形态很象,区别在于阿拉伯婆婆纳花梗明显长于苞片(或称苞叶)。
为黄瓜花叶病毒、李痘病毒、蚜虫等多种微生物和害虫的寄主,分布在菠菜、甜菜、大麦等作物根部的病原菌同时也寄生在该种植株上。全草入药,性平,味辛;苦;咸;有祛风除湿之功效。
46、猪殃殃Galiumspurium茜草科
别称:拉拉藤、爬拉殃、八仙草、锯锯草
家里曾采集过给猪食用。它也被认为是一种恶性杂草,多枝、蔓生或攀缘状的特性,生命力极强,影响农作物生长。其嫩苗可作菜,据说猪食之则病,故名猪殃殃。
全草药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尿,散瘀;治淋浊、尿血、跌打损伤、肠痈、疖肿、中耳炎等。
47、天胡荽HydrocotylesibthorpioidesLam.伞形科
别名:满天星、圆地炮、龙灯碗、小叶铜钱草
叶形和铜钱草相似,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黄疸,痢疾,水肿,淋症,目翳,喉肿,痈肿疮毒,带状疱疹,跌打损伤。
药用记载:
《湖南药物志》治百日咳:天胡荽五钱,捣烂和蜜糖开水冲服。
《草本便方》“治头疮,白秃,风瘙皮肤疥癞,涂耳烂。”
48、鳢肠Ecliptaprostrata(L.)L.菊科
别名:凉粉草、墨汁草、墨旱莲、墨莱
嫩的茎叶可做菜食用,洗净开水烫过去除黑汁,也可煮粥或煮汤。鳢肠全草入药,有凉血、止血、消肿、强壮之功效。
49、泥胡菜Hemisteptalyrata(Bunge)Bunge)菊科
别名:糯米菜、剪刀草、石灰菜、绒球、花苦荬菜、苦郎头
花开前嫩叶可采集食用,可炒肉也可煮烫。也可做猪饲料。全草入药,可用于乳腺炎,颈淋巴结炎,痈肿疔疮,风疹瘙痒。
50、黄花蒿ArtemisiaannuaL.菊科
别名:香蒿
样子长得和胡萝卜叶子有些相似。叶子含挥发油,并含青蒿素,古本草书记述的“草蒿”(神农本草经)及“青蒿”(除花色淡青、淡黄色者外)与“黄花蒿”(本草纲目)无异,中药习称“青蒿”.
南方民间取枝叶制酒饼或作制酱的香料。牧区作牲畜饲料。全草入药,可作清热、解暑、截疟、凉血、利尿、健胃、止盗汗用,此外,还作外用药。
最后安全提示:野外不认识的植物,还是不建议采摘食品用,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请珍爱自然,守护美丽的地球家园!
以上图片为小蜻蜓拍摄,内容版权归小蜻蜓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人联系,请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找小蜻蜓请加:Leiyou
或扫以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js/22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