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库

杀人魔王盛世才,缘何可以全身而终之四

发布时间:2021/6/13 16:05:05   点击数:

杀人魔王,盛世铁幕(之四)

杜雪巍

十二.盛世骐之死

年3月19日,盛世才的四弟盛世骐被刺身亡。由此导致盛世才与苏共,甚至中共的公开决裂。从此,盛世才一步步终于回到了国民政府怀抱。而促使这重大变化的导火索,便是之前年11月苏联逼迫盛世才签订租借锡矿条约。

年11月间,“斯大林派出巴库林·卡尔泼夫等二人来到迪化,交给盛世才一份由苏联拟定的租借新疆锡矿条约,强迫他签字。巴库林直截了当地对盛世才说:‘我们从莫斯科动身来新疆之前,斯大林同志对我们说,这份关于苏联租借锡矿产地的秘密条约的内容,除了盛督办外,不能对任何人透露。盛督办要在条约上签字。这份文件不应交给省政府任何其他的官员,也不应呈送给中央政府。缔结双方明天必须在条约上签署,至迟不得过后天。同时,苏联驻迪化领事馆把中文和俄文的正式文本打印出来。’”

盛世才接过这份密约,仔细地阅读了。条约一共17条,条约序言中说:“新疆向苏方提出协助发展生产力之需要,且业经苏联政府同意,故定此约”。条约第一条:新疆予苏联政府以在新疆境内探寻、考查与开采锡矿及其副产品有用矿物之特殊权力。第二条规定:苏联政府在新疆拥有11项权力,即在产矿地进行地质、地理探测与考查,对矿物炼造为精品及制成品,建筑及装置矿坑、锡矿工厂、作业厂、修理厂、仓库、房舍、事务所、医院、学校等,有权利用一切自然资源,有权设置必须之水电及他种建筑,如水电站、电站,有权利用新疆各种运输工具,有权兴修道路铁路,有权利用各式通讯工具,并装置电话线、电报线、无线电台,有权输入或运回工程所需要的一切机器、装备,而且在第一个10年内免纳关税及他项捐税,有权采置和自由购买租借地一切建筑材料,有权在新疆自由雇佣劳动力,从苏联聘来之工程师、技术人才及工人可自由进入新疆,并自由居住,有权将食品及日用品运入新疆租借地员工之需,并经由自己贸易网分配之。第三条:苏联有权将矿物制成品或半制成品自由运出并免交关税及他项捐税。第四条,苏联政府设置考查与开采锡矿、及其副产矿物产地之托拉司,简称“新锡”,并享有独立法人的各项权利,“新锡”的在新活动,将按照苏联法律为基础,“新锡”有权在全疆自由开设分所、事务所及代办所。第五条:新疆政府保证供给“新锡”为举办本条约所需要之土地,包括森林采伐,煤炭开采,及获取建筑材料之区域,新疆政府应将居住于拨给“新锡”土地区域内之人民一律迁出。土地区域应按“新锡”之申请拨给之,不应迟延,并须与所提申请完全相符。第六条:除所拨土地外,“新锡”在新疆有权将房舍、建筑物及库房购为私产或租用之,并将租用经营农业及畜牧业所需之土地。“新锡”享有在新疆河流湖沼中捕鱼之权。第七条:自本条约签字之日起,第一个五年中,“新锡”应由其在新疆政府采得之锡矿及其副产有用矿物中提取5%之现品缴纳与新疆政府,其余年份则缴纳6%。苏联有权将其购自新疆政府之锡矿及其副产有用矿物无阻碍的运出新疆,并免除关税及他项捐税、第九条:新疆政府不得对“新锡”之生产、财政,以及商务加以考察、监督、检查及稽核。第十二条:“新锡”有权在房舍、仓库等及保证转运安全所必须之范围内设立武装守卫。本条约之期限自签字之日起定为50年,期满后租借地各企业之建筑与设备让与外国人,亦不得容许外国资本在新疆参加锡矿及其副产矿物之开采。

可可托海三号坑

依照此条约,苏联已完全将新疆作为其辖下的一块土地,任其宰割。新疆的自然资源俨然已是其口中之物,任意取舍。斯大林似乎已经将新疆当做是苏联政府管理下的一个属地。

盛世才看过条约文本后,认为条约内容过于荒谬、不合理且带有侵略性质。盛世才对条约的序言就有意见,他说:“兹为协助新疆生产力之发展起见,苏联政府同意依照以下条件在新疆境内组织锡矿及其副产矿物地之探测、考查、与开采”,怎么能说是苏联政府同意呢?盛说,此条约似乎是新疆政府主动要求谈判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盛本人之前对该条约也是闻所未闻。再者,条约有效期一般是三年,而非是50年,最迟也只能延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此外,条约第七条中,向新疆政府缴纳的5%应改为不少于20%。再一条就是,新疆政府对于“新锡”之生产、财政,以及商业各项均不能加以考察、监督、检查及稽核应予修改。

对于盛世才的表态,巴库林则说:对于此条约,斯大林的意见是:条约上的一个字也不能动,必须原封不动地签署。原本盛世才还想拖延一下时间,遭到巴库林的断然拒绝。

盛世才不得已于年11月26日在“新锡条约”签上了他的名字。但在巴库林要求在条约文本上盖上新疆省政府的官印时,遭到了盛世才以官印代表了中央政府的权力而予以婉言拒绝。而没有官方印鉴的文件则意味着没有得到中央政府的授权、批准,是不能生效的。

但就是依据这份不能生效的条约文本,苏联政府便派出大批地质人员,在新疆各地从事矿藏的探测、考查工作。到年,盛世才与苏联关系决裂时,当即向苏联驻迪化总领事声明“新锡条约”立刻作废,并要求所有在新疆从事探测、采矿、考查任务的工程技术人员全部撤回国内。

对于这份密约,盛世才自己也曾痛心疾首、深恶痛绝。其在晚年的回忆录中曾说:“职为保全国土计,只好两害相轻取其轻,忍痛以个人名义签字。”

盛世才以这份密约“简直可以和日本强加于袁世凯的臭名昭著的21条相比”。由此,盛世才对苏联人的希望是彻底破灭了,其对斯大林也彻底绝望了。反之,斯大林也认为:作为其属下的盛世才完全不顾及其党国的利益。斯大林异常愤怒的结果便是,暗杀盛世骐,让盛世才看看,斯大林可以随时要了他的小命。

随着盛世才的离开新疆,斯大林暗杀盛世才不成,更大的报复便是策动、指挥新疆的民族分裂势力发动武装暴乱!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盛世骐之死。盛世骐是盛世才的四弟,早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及骑兵学校,年到新疆投奔盛世才。年任督署卫队长。年赴莫斯科红军大学读书,这年12月,俞秀松被捕入狱后,盛世骐曾与也在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的弟弟盛世骥一同劝哥哥盛世才放了俞秀松,甚至想设法营救俞秀松,终未能如愿。

年冬天,盛世骐在苏联红军大学毕业前,斯大林曾接见了他,并赠送了他一支手枪和一顶红军军帽。盛世骐回国后,任新疆机械化旅旅长。在新疆的军队编制上,盛世才之下便是团长,盛世骐是唯一的旅长。盛世骐在苏联受得教育,思想非常进步,为人率直坦诚,很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盛世骐对盛世才逮捕同学同乡、“十大博士”也非常反对,认为是自伤手足。

在迪化时,盛世骐曾与八路军办事处的陈潭秋有过三次交流,交谈甚欢。思想观念一致。也就在盛世骐回国半年时间不到,年3月19日傍晚,在迪化南花园里响起一声枪响,盛世骐倒在了血泊之中。对于盛世骐的死,也有人认为是自杀身亡。但是“十大博士”之一的宋念慈认为是盛世才逼迫所为,显然也不对。宋得出此结论,显然是其对盛世才冤屈“十大博士”的不仁不义行为的一种厌恶心理所致。笔者认为,这就是斯大林给盛世才的一个严厉警告,“我们也可以随时要了你盛世才的小命”!

对此,《盛世才在新疆》一书的作者蔡锦松说,其在年6月,年2月和4月三次采访盛世骐死亡现场当事人安志洁时回答,盛世骐既非自杀,也非盛世才所杀,也证明了笔者的推论是正确的。

促使盛世才与苏共、中共变脸的导火索便是盛世骐的被杀。“苏俄诱惑威胁联共CY陈秀英谋杀其夫盛世骐事件,是红色谋杀策略的杰作。”

也正是因为盛世骐的突然死亡,使得盛世才的脸色大变,立刻与苏联人,甚至中共翻脸,其内心的愤怒也是可想而知的。

对于盛世才的突然与苏共、“中共”翻脸,进而投靠国民政府,蔡锦松分析是:“年下半年莫斯科和延安的处境如何呢?苏联正处于德军闪电战的威胁之下,立陶宛全部、拉脱维亚大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各一部被德军占领,在年9月--12月5日的莫斯科会战防御阶段中,苏军阵亡50万人,被俘67.3万人,损失坦克辆,火炮门,在盛世才看来,希特勒所向无敌,莫斯科快完了。而国内“中共”继“皖南事变”受损后,6月我敌后解放区在日军、伪军和顽固派军队夹攻‘扫荡’和‘蚕食’下,进入空前困难时期。”所以盛世才只能寻求内附,回归中国国民政府。

年6月,时值德军全面进攻苏联,首都莫斯科被围之时,盛世才拒绝了“莫斯科提出新疆独立,加盟苏联的要求”,其亲苏立场亦迅速发生了改变。

年5月10日,盛世才致函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指责在新疆的苏联总领事、军事总顾问等人员。7月7日,盛世才上书蒋介石,言自己过去多受苏联蒙蔽,“现已澈底觉悟,苏联国家确实离开马克思主义,走上帝国主义侵略道路,尤有甚者,即挂着马克思主义假招牌,以援助落后国家与民族为名,暗中进行其侵略伎俩,其用心较之其他帝国主义者尤为毒辣!……是以职今后绝对不能再与此类假的马克思主义者相合作,誓以至诚,拥护钧座与国民党之领导,效忠党国。”

盛世骥也记载说:“大哥虽然精明干练,但也有糊涂一时的时候,他前期也被苏联友好面纱给蒙骗了,他不是不知道苏联对中国的野心,甚至看到苏联与日本之间的冲突。他想利用苏联,驱赶日本,这是一招险棋,而在走棋间,要步步小心,否则一旦出错,轻则丧命,重则将新疆拱手送给苏联,留下千年的骂名。大哥在当时,唯一能表明心迹的就是矗立在街头最醒目的,掛着‘永远保持新疆为中国领土’的标语,提醒自己,也暗暗警告苏联不要轻举妄动。”

迪化商业街

十三.宋美龄赴新

虽然盛世才借助苏联“红八团”,实际是一个加强旅镇守住哈密,阻挡住了国民政府部队进入新疆的步伐,但多年来盛世才并没有完全隔断与中央政府的联系。盛世才在重大问题上,仍向中央国民政府通报着新疆的情况,保持与中央政府互通信息的渠道。尤其是与驻守兰州的国民政府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更是盛世才的老朋友。

国民党虽然没有进入新疆,但始终放弃新疆这块有着国土1/6面积的领土。蒋介石之所以派朱绍良担任第八战区司令长官一职,深意亦在于此。年的北伐战争时期,朱绍良曾在担任国民革命军第10师的参谋长,盛世才便在朱手下任参谋。盛世才生于年,比朱绍良小6岁。

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在其《回忆录》中讲到他与盛世才的关系时说:“盛世才在北伐时从广东出发和我一同行军,他当时是参谋处的参谋,我是秘书处的科长,大家在一起行军而认识,他见我白天行军,到一地方停下来就马上努力文电工作,往往工作到晚上十一点多,他看见一般人没有我如此努力,所以对我的工作态度非常钦佩。”

其实朱绍良的位次既高于陈立夫,更高于盛世才。除军衔资历外,朱绍良与盛世才的友谊亦胜过陈立夫。“北伐后他回国到南京,经朱绍良的介绍,(盛世才)在参谋本部工作,住在朱绍良家里,兼做朱的女儿的家庭教师。”

朱绍良与蒋介石是日本士官学校时的前后期同学。朱绍良小蒋介石4岁,经历相似,目标一致,能征善战,为人忠厚,受到蒋介石的信任不足为奇。朱绍良曾率部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一、第二、第三次“围剿”。当时,盛世才在南京被冷落,激起他赴新疆发展的念头。朱绍良显然知道此事,甚至鼓励他到边陲立功。“他曾保盛晋升少将未成,又曾对盛馈赠赴新旅费。”正是因为盛世才当年人生低谷时得到朱绍良的鼓励,且雪中送炭的馈赠,使得盛世才在国民党中只认朱绍良,而不买蒋介石、汪精卫的帐。

朱绍良卸任驻赣绥靖主任后,于年改任甘肃省政府主席兼驻甘绥靖主任。适逢新疆“4.12政变”发生,盛世才凭借手中握有军权攫取了新疆边防督办的大位。他攫取了新疆军政大权,亟需得到南京政府的正式承认,于是盛又找到了朱绍良。

陈立夫是如此描述年新疆权力之争的。“不久,他(盛世才)到了新疆,把新疆的领袖金树仁打垮,取代了金的地位,变成新疆的首领。金树仁是个军阀,盛世才是东北人,很有才气。那时他打电报给蒋委员长,要中央派人去新疆,他指定要两个人,一个是我,另一个是齐世英(立法委员)。我那时在中央组织部很忙,齐世英曾在过去和盛世才共同参加郭松龄反对张作霖的革命工作,也因事无法分身。蒋委员长因此没派我去,也没派齐世英去,就另外派了一个人去,此人是盛世才的老师黄慕松先生,这位先生不太懂得政治。因为盛世才用自己的力量占据了新疆,是希望中央承认他,中央没有派他希望的人去,反而派了他的老师去,这位老师却又莫名其妙,在没有去之前,新闻记者访问他,他便发表了一段谈话,题目是(治新方针)。盛世才是个多疑的人,他以为中央派人是去领导他的,他自己辛苦打下新疆,而中央却派比他高的人去接收,自然不满意了。我曾去找过这位盛世才的老师,告诉他盛世才本想要中央承认他,这篇谈话会使盛以为中央要派你去控制他。黄慕松说他没有要去治理新疆,而是记者胡说,但是已来不及更正矣。果然他去到新疆,盛就把他软禁起来,好不容易,才放了他回来。”

黄慕松铩羽而归,外交部长兼司法部长罗文干无果而返,并没有阻挡住内地军阀觊觎新疆的企图。“后来广西的黄绍竑和白崇禧有野心,他们和汪精卫勾结起来,想密谋夺取新疆。那时黄绍竑曾打电话给盛世才属下一个军长张里元,想拉拢这位军长推翻盛世才,但是这个电报被盛世才拿到了,汪精卫和“桂系”一派的阴谋被发现后,张里元被捕而致死,盛世才对中央就很不满意。那时我晓得这种情形,而蒋委员长适在江西剿匪,盛某和汪某的关系弄僵了,于是盛世才想独立,我就到江西去见蒋委员长,告诉他新疆情况很坏,蒋委员长乃派了一重要人物带封亲笔信到新疆去安抚他,才把新疆情势稳定下来。”

“蒋委员长知道我和盛世才的关系;第一次盛要我去新疆,他没有派我去;第二次我向他报告新疆情形,他派人带信去,才把新疆安抚下来;第三次是在抗战开始时,欧亚航空公司路线经新疆,飞机上有许多德国军事顾问,因机械故障,迫降新疆,那时汪精卫还是行政院长,拍两封电报给盛世才要他放行飞机,盛世才不理睬,汪很难堪,因为盛报复过去汪和黄绍竑想联合搞倒他的宿愿,而德国方面向汪发出‘哀的美敦书’,限其在四十八小时内办好,汪没有办法,很客气的表示要来看我,我说不敢,乃到了他家,他请我帮忙,用我的名义,把事先拟好的电文要我过目签字,请盛世才放飞机通起程,电报发出后,第二天盛就放走了飞机。这三次关系,盛世才对我都很卖面子,所以,蒋委员长很了解我和盛某的关系。”

蒋介石更清楚朱绍良与盛世才的特殊关系。年上海八一三事变,朱绍良率军参战,曾向蒋介石提出辞去西北绥靖公署主任一职,蒋即回答:“不但不能辞,而且要做长期打算。你放走了盛世才,有责任收服盛世才。新疆问题一日不解决,你一日不能离开西北。”

兵进新疆、收抚盛世才,蒋介石自然是幕后推手,走在前台的自然是朱绍良。

苏联为获得利益,先以胁迫手段让盛世才履行盛苏锡矿密约,并施以种种威吓手段,特型坦克进迫迪市,全城戒严,哈密红八团残余亦时向迪化侦查道路,修筑桥梁;继而公然刺杀盛世才弟弟盛世骐旅长,再嫁祸于人。斯大林的一系列计划,让盛世才不寒而栗。

后来,盛世才向王德溥吐诉衷肠:“此处因为受过‘联共’工作的影响,无论政府干部或地方民众,均极少有可以信赖的人。你知道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住在这座大楼上无不时秘密地调动床位,居无定所,每间房门都装有特别的钥匙,由我亲自掌管,不敢假手他人。甚至厕所的出入,亦复如此。我这大院的男女佣人,绝对不许与外面接触。每日所需菜、肉、油、盐等生活必需品,也都是外面派人买来,交由院内专人接收,负责检查,认为绝对没有问题时,才交厨司使用,食物如汽水、酒类、罐头等,原则也是我亲自开启。用后如有剩余,立即弃去。此类防止意外的实例,极为琐细繁杂,举不胜举……”。张大军评论说:“苏俄势力已在新疆占为上风,压力使盛世才就范,甚至不惜一切而欲时时置盛世才于死地系事实,盛在苦恼与畏惧之余,趁莫斯科危机时不得不脱离羁绊以保全性命。”

自盛世才投靠苏联之后,苏联在新疆的强势在德国侵略的压力下,第一次出现弱化态势。善于审时度势的盛世才,不能不考虑他与新疆的前途。假设一旦苏联战败,他将失去苏联的支持,即使苏联侥幸打赢了这场战争,也是元气大伤,对新疆仍一时无暇顾及。失去了苏联的支持,盛世才就失去了与蒋介石谈判和对抗的资本。即使从把新疆完整地交给中央政府化解做历史罪人的角度思考,也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盛世才要采取行动了。

年底的一天,南京政府新上任的驻苏武官郭德全,途经迪化去莫斯科赴任。郭在迪化期间,受到盛世才异乎寻常的热情接待。那天晚上,盛世才喝了很多酒,他带着醉意对郭德全说:“我盛世才对委员长一向敬重,别看我现在和共产党打得火热,只要委员长一句话,我马上就和苏联翻脸,把在新疆的共产党统统送进大牢。”

郭德全以为盛世才喝醉了,忙劝他说:“委员长对盛都督非常关心,你有什么想法,以后我们还可以再谈。”

“不,就在今天谈。酒后吐真言,我可以告诉你,我刚才说的句句是实话。”

郭德全见盛世才不像是喝醉了的样子,便认真起来:“好,您刚才的意思,我一定会向委员长报告。”

郭德全到达莫斯科后,将这一情况用密电报告了蒋介石。

接到郭德全的电报后,蒋介石大喜过望。实际上,蒋介石从未放松过掌控新疆的企图。他认为收回新疆控制权是国民政府的责任,朱绍良即是蒋介石放在西北的关键棋子,东面要看住共产党,西面要窥视新疆。南京国民政府几次收复新疆的举措都被盛世才借助苏联的力量而挫败。蒋介石苦苦等待着一次良机的出现。他在自己的官邸3次召见新疆驻重庆办事处主任张元夫,询问新疆情况。随后又派侍从室军统特务唐纵与张元夫晤谈。

盛世才投靠中央需要一个牵线人和保证人。盛世才与蒋介石不约而同都选中了朱绍良。“迟至年春(应为夏季)天,盛世才电请朱绍良去乌鲁木齐面商投蒋密谋,据说盛对朱十分恭敬,每天亲自陪餐,饮酒亲自开瓶,临睡亲来招呼床铺,当朱微服出游时,还派便衣卫士跟踪保护,一切无微不至。”

“不久来即飞渝给蒋面报,发表盛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朱曾衔命再一次去新,从此盛世才接受了蒋介石的军事建制,但在政治上蒋介石对新疆仍不能有所干预。”

金绍先毕竟是听说,而朱绍良则是亲历。朱绍良年谱中记述:民国三十一年七月()“七月三日,先生由兰州飞抵迪化,随行有秘书及电务员副官各一人,而新疆督办公署所准备接待设备,则可供三十人以上,意先生随从必甚多也。”这大大出乎盛世才的意料。

年新疆迪化的“四·一二政变”发生后,黄慕松曾率团浩浩荡荡赴新,大有取代盛世才之事。虽然时间距黄赴新疆宣慰已过去了10年,黄慕松也已60余岁,但盛世才依然是耿耿于怀。他对到访的孙越琦骂道:“黄慕松做新疆宣慰使,进行挑拨,使我与中央发生了隔阂,加上马仲英进攻迪化,不得已误入歧途,投向了苏联”。朱绍良既知黄慕松当年好大喜功造成的结局,亦知盛世才权欲与疑心颇重,故单枪匹马闯曹营,须先打消盛世才的疑心。

朱绍良比黄慕松聪明灵活,更会见机行事。“盛迎先生住都署东花园,晚设宴洗尘,先生即席赠盛诗一首:立马吴山忆旧时,相逢塞外鬓如丝。平生意气期未负,大好河山共维持。并记盛氏鬓发浩然,年仅四十有七,甚矣,忧劳可老人也。”这是朱绍良深思熟虑后打出的一张感情牌。

铁石心肠的盛世才亦为这首诗所感动,他此后撰文说:“这首诗不仅是反映了昔日友谊,互相的平生抱负,和当前应负的任务,而且也描写了我历年艰辛,而加速的由青年度到衰老的容颜。”为使国民党势力进入新疆,国民党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先后5次出关到迪化。盛世才称:“在朱长官逸民将军五次出关中,随着他每次出关任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收获,所谓不同收获,并不是别的,乃都是对国家民族,对抗战建国建新,对巩固抗战后方等事业上有特殊的贡献与莫大的帮助。”

为国民政府图谋新疆,朱绍良“每次入新,每次均有难题发生,朱氏从容处理,均安然度过,可谓边疆大吏中之首功者”

年7月,朱绍良奉命以国民政府正式代表的身份与翁文灏、毛邦初带着蒋介石的手谕到新疆与盛世才面谈在新疆确立国民党的统治,以及遣返苏联顾问等问题。8月中旬,蒋介石偕宋美龄到兰州,定下了解决新疆问题的方针,并向朱绍良交代了“推进新疆工作之要点的指示”。

年8月29日,宋美龄代表蒋介石到新疆安抚和拉拢盛世才,随行中有吴忠信、朱绍良、梁寒操、吴泽湘等。宋一行受到盛世才的隆重接待。

宋美龄

蒋介石与宋美龄

《新疆日报》在(本报八月二十九日)浓墨重彩的报道了当时的盛况。

天清气爽,雨后的秋风从博格达的山巅吹下,带给人们些许初秋的寒意。沿街党国旗飘扬,给正在建设中的迪化市增添了崭新的容彩。九时许,省城各机关法团首领及妇协总会全体常委并女校学生代表齐集欧亚飞机场;军乐队、仪仗队,和骑兵卫队早已恭候,静等嘉宾。这时,阳光送暖,巧云在天,博格达山峰万里长屏,象征着团结抗战的铜墙铁壁。机场辽阔博大,秋草初黄,微风轻拂,和平而且静穆。倦云初岫,雪山晶莹;欣喜的颜色浮满在每一欢迎着的面孔上。

接着笔者笔锋一转,活动的高潮出现。

下午一时卅分许,遥望机场以北的公路上,汽车联翩而来,乐声大作,全疆人民伟大领袖盛督办兼主席偕夫人---全疆妇女领导者邱委员长亦亲自莅场欢迎远途而来的贵客---抗战最高统帅蒋委员长夫人---全国妇女领导者宋美龄女士,朱司令长官,蒙藏委员会吴委员长礼卿,政治部梁副部长寒操,毛总指挥邦初,外交部吴特派员泽湘。未几,东南角的高空上出现机影,初则细小如蜻蜓,几秒钟后,机场大作,草绿色的“道格拉斯”巨型航机已经凌过机场向西北飞行,再一转折,便翱翔在和平宁静的迪化市空之上了。这时伟大领袖及夫人率领在场全体欢迎群众向空际招手欢迎,静谧肃穆的机场顿时为欣喜的热情所弥漫了。五六分钟后,巨型机环绕迪市一周,安然着陆,停栖机场中央,伟大领袖盛督办兼主席及夫人率领各机关法团首领及妇女代表趋赴机前热烈欢迎。这时乐声又起,首先由朱司令长官绍良引导蒋夫人下机,继之吴委员长,梁副部长,毛总指挥,吴特派员及随员二十一人亦均次第下机与欢迎者相见。

接着是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特写:

蒋夫人身着蓝地红白圆开图案旗袍,青色毛衣,外罩绣金青绸斗篷,精神焕发,面浮微笑,意态慈祥,毫无风尘之色。朱司令长官着草绿色军服,佩短剑,吴委员长着草绿色中山服,带青呢礼帽,梁副部长着灰色西装,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均不愧为持久抗战中身负艰巨之梁柱。

接着笔者实录了盛世才夫妇与蒋夫人宋美龄握手言欢的场面及细节:

下机后蒋夫人首先和伟大领袖及夫人握手寒暄,并接受在场群众的热烈欢迎,及妇协和女校代表之鲜花,宾主尽欢,盛极一时。继而由伟大领袖及夫人陪同蒋夫人及全体来宾在机前留影,然后由盛夫人及盛小姐克文陪同蒋夫人合摄一影,作为两大妇女领袖首次会面之纪念。

盛世才俨然将自己视为己与蒋介石平级之大国领袖之身份予以隆重介绍、安排,其中的意味很值得玩味。

在军乐与欢呼声中,由盛夫人陪同蒋夫人合乘第一辆车,伟大领袖督办兼主席陪同朱司令长官,吴委员长等,乘第二辆车,其余贵宾等均乘欢迎汽车迳赴城内。入城后,汽车雁行鱼贯,在党国旗飘扬之下行进,迪化市民亦不愿失此千载难逢之良机,拥聚街头,籍图瞻仰此全国妇女领导者之仪容及远越万里关山之贵宾。车经督办公署门前,夹道两旁早已列齐妇女欢迎队伍,女校大中小全体教员和学生怀着热烈的心情,带着企望的微笑,在静候她们最敬爱的蒋夫人!蒋夫人当即由盛夫人陪同下车,与欢迎代表相见,并接受代表之鲜花,寒暄已毕,仍由盛夫人陪同登车,在夹道者的热烈欢呼声中,游龙一般的汽车先后驰入督办公署。

《新疆日报》自成立起便是新疆省府的机关报,盛世才亦非常之重视手中控制的这张报纸。从这篇新闻特写中,我们可以看到盛世才对当时新疆局势,尤其是迪化市的控制力是非常之严密,尽管当时其已经与苏共、中共翻脸,乃至是剑拨弩张。蒋介石夫人宋美龄来到迪化,欢迎的级别自然是国家元首级的。这在新疆民国历史上都是从来没有过的。街道两旁的标语,飘扬的党国旗,欢迎的人群,均可见盛世才对局势的掌控严格到了何种地步。盛世才对其手中的这张报纸,是每期必看,并严格审查的。上述新闻稿中,将蒋夫人来迪化中的“她”,排成了“它”,其报社社长及校对人员所遭受的惩处自不待言。

鉴于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特殊身份,其一到迪化便引起各方面的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js/2205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