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库 >> 巴库介绍 >> 克里米亚何以成问题溯源历史看今日,就懂俄
北边,曾经强悍的瑞典,早成昨日黄花,将自己几乎逼上绝路的卡尔十二逝去多年。
南边,世仇一样的奥斯曼土耳其,还需要继续打击。
出海口,貌似有了一个,打败瑞典,让俄国获得了瞭望欧洲的窗口,那个窗口今日叫圣彼得堡。
他已然成了彼得大帝治下,沙皇俄国的首都。
唯一可惜的是,波罗的海出海口虽好,却依旧离温暖富裕的地方太过遥远。
目光朝下,血战经年的彼得大帝,暗暗下定决心,我想要更多出海口。
(彼得大帝)
可惜的是这野望,在彼得治下一直没有得逞,反而便宜了他的后人。那就是以普鲁士落魄贵族出生,成就叶卡捷琳娜大帝伟业的:阿列克谢耶芙娜-罗曼诺夫
一个纯正的普鲁士人,成就了俄国的出海口梦想,外国人主政时强悍,后续也算俄国传统了。
叶卡捷琳娜大帝,在弄死没用的丈夫彼得三世后,成了沙俄女皇。
承接彼得大帝荣光的他,面对的俄国却是一个外强中干的烂摊子。
按她日记所言:
国库空虚,军无三月之饷,商贸凋敝,多有囤积垄断之行,政令松弛,各部皆有欠款之举,海防疲惫,几近崩溃。司法沉沦,律令强者为尊。
这样的情况,一个女人该如何做?能当女皇,进而成大帝的都非一般人物,叶卡捷琳娜也不例外。
上台之后的她,提出了一个观点:
俄罗斯想获得民众和邻国尊重,就必须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强权国家。
此观点一出,就惊动俄国,是啊,一个被欧陆奉为异端的国度,一个因蒙古血脉侵染而不融与欧陆的国度,奋起图强的根本,从不是融入,而是自强,唯自强才能存活。
这信念,从叶卡捷琳娜时代,一直延续到了今日,几成俄罗斯代名词。
统一目标之后的叶卡捷琳娜,开始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政治上:通过开明专制,强化国家机器,恢复行政秩序。
经济上:通过重商主义,增加财税收入。
军事上:配合外交行动,不断军事出击。
一系列组合拳下来,受益的是俄国,受害者,主要是奥斯曼土耳其,顺带还有波兰。
履行陆地区域蚕食,海上寻找出海口策略的俄国,将控制黑海出海口,蚕食土耳其当做首要任务。
(俄国的目标)
经过一系列外交手段!俄国结盟普鲁士,拉拢英国,修好丹麦,孤立瑞典,终于在年,扫清了对垒奥斯曼帝国的所有阻碍。眼见这一切,处处针对自己,不愿坐以待毙的奥斯曼帝国,悍然宣战俄国,就此引发了持续数十年的数次俄土战争。
第一阶段战争过后的年,克里米亚正式归于俄国控制,之后十多年,即便面对奥斯曼土耳其的多次挑战,还有各国的干涉,叶卡捷琳娜主政的俄国,依旧寸土不让。
奉行吃进去绝不吞出来的俄国,终在年月,通过《雅西条约》,在奥斯曼土耳其那里,获得了克里米亚和黑海北岸地区的占有权。
那一年,离叶卡捷琳娜大帝离世还有四年。
63岁老态龙钟的夫人,面对无数俄国大臣,说出了著名的名言。
克里米亚是我带给俄罗斯最好的嫁妆
这属于土耳其的噩梦,却是叶卡捷琳娜最好的嫁妆。好吧,嫁妆之说后续还要延续,正因为此,才有克里米亚问题的出现。
(赫鲁晓夫的慷慨)
公元年,在俄国和乌克兰合并周年纪念日上,为了证明俄乌情比金坚。
大方的赫鲁晓夫,慷慨的将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历经多年打下的克里米亚半岛,送给了乌克兰,这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
不过那个时候的赫鲁晓夫,是不会知道这有啥问题的,因为如日中天的苏联人,不会想到,强大的他们也会解体。
99年圣诞节,苏联的解体,成了自由派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
原本的加盟共和国,一个个分道扬镳,叶卡捷琳娜的嫁妆,成了乌克兰的分手费,正式划归乌克兰。
解体之初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关系良好,问题还没有凸显。可在西方打压下备受经济打击,地缘包围的俄国,颓势尽显下,也渐渐失去了乌克兰芳心,当亲西方势力全面得势后,乌克兰开始倒向西方。
倒向西方的乌克兰,给俄罗斯带来了无数隐忧。
这一切的根源,就在克里米亚,原因也很简单,它的战略位置太过重要。
拥有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可以随意进出黑海。
失去克里米亚的俄罗斯,黑海舰队面对这个半岛,就犹如面对不沉的航母备受掣肘。
近点去地中海,路有阻碍。
远点去大西洋,路有阻碍。
俄罗斯的海军控制范围,将被封锁在亚速海附近,进退不得。
(能源渠道)
更可怕的是,克里米亚半岛事关俄罗斯能源安全。能源出口,是今日俄罗斯最为重要的资金来源。
高加索地区的巴库油田,曾是希特勒梦寐以求的石油生产基地,即便今日已属阿塞拜疆,可能源出口的管道,还有无数油气田依旧给俄罗斯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这一切的保证是什么?外运渠道的畅通而已!
要是被克里米亚半岛卡了脖子,俄罗斯的经济命脉,随时有可能被不对盘的乌克兰,在西方蛊惑之下给断了。
失去了能源出口的管道,依赖能源财富的俄国,如何能忍?
这是属于俄罗斯核心利益范畴的事,商量的了吗?于是,在乌克兰变色的关键时刻,普京毅然决定于年3月出兵克里米亚,将原本送给乌克兰的分手费,物归原主。
那一刻的普京,让我想起了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
一个致力于出海口,一个则说出名言:
俄罗斯想获得民众和邻国尊重,就必须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强权国家。
今日的世界,虽然提倡全球化,多元化,提倡和平,可却并不太平。
在不太平的时刻,有所为有所不为至关重要。
什么是有所为?需要细细思量,核心利益不容侵犯。
什么是有所不为?也需细细思量,能过的给过,能谈的不打。
这量如何定,即需底线思维又需智慧决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