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库

建投专题原油掀起金融风暴石油战争的历

发布时间:2021/3/30 1:28:56   点击数: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题记

作者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事业部

本报告完成时间

年3月17日

液体燃料是人类工业史的加速剂,相较于用煤炭获得蒸汽产生动力的时代,液体燃料的出现带来了工业发展极大的效率提升。在20世纪初期,当人类文明正向着新的高度快步前进的时候,战争大规模的爆发,从事后的上帝视角来看,战争是工业体系的破坏者,但如果发生在“恰当”的时候,也会是产业升级的最佳“协调者”。和平时代,技术更新换代往往面临旧产业已成型、尾大不掉的问题,而战争恰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直接的手段。在那个时代,石油的战略意义非比寻常。

20世纪初,英国海军40%的舰艇已经用油作燃料,此外英军在战争期间共计装备了10.5万辆卡车和4千架飞机;法军在年战争爆发前只有卡车辆、牵引车60辆、飞机架,到年猛增至卡车7万辆、飞机1.2万架;在战争后期,美、英、法在西线战场平均每天消耗石油桶。

法国将军福熙在年12月曾对总理克莱蒙梭说:“如果不能及时供给石油,我们的军队立即就会瘫痪,这将迫使我们不得不在对协约国不利的条件下媾和。”

英国海军的一组统计数据更能说明石油对比煤炭的优势:烧煤的蒸汽机要达到最大转速需要4~9个小时,而以汽油做燃料的内燃机只需要5分钟;同样吨位的船,装满燃料煤需要人工作5天时间,可是要加满油,只需要12人工作12个小时;要得到相同的动力,操作一台燃油发动机的工作量只有燃煤发动机的1/3,而且以重量来计算,燃油的消耗量只有煤炭的1/4。综合计算之后,一支船队如果以油为动力,一次补给之后的活动半径是以煤为动力的船队的4倍。所以,“一战”结束后各国开始了一场以石油为核心的军事革命。

“一战”就像一支助推火箭,把它直接推到了能源的王座之上。“一战”结束后,石油成了决定军队技术水平的根本要素,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存亡。军工的发展,又进一步让石油成了这个工业体系的王者。

年注定在人类金融史上应有一定的篇幅,一副由疫情开启,原油暴跌加速的多米诺骨牌掀起了世纪级别的金融风暴,VIX指数突破年的新高。在各国股市进入技术熊市,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即将被掏空的时刻,抄底的心态需要被克制,投资最忌讳7秒钟的记忆。债券和股市的泡沫刺破之后,近日铁矿、螺纹的逆风飞翔,开始对白银开启一场“谁才是新时代避险资产”的暴击,而这背后的原因在于美林时钟的指针正开始向商品倾斜,但商品的研究离不开顶端的王者——原油。

本文要开启的是一段石油战争的回顾,以此或更能帮助读者理解原油背后的地缘政治博弈。下面这张图是目前全球原油产量的分布。

在20世纪的石油战争的历史里,北美的页岩油尚未粉墨登场。在那个时代以石油储量的排名来看,第一是在西西伯利亚(第三巴库),第二是波斯湾,第三就是里海盆地。由于里海沿岸地区工业发展普遍比较滞后,自身的油气消耗量非常有限,因此每年开采量中的90%以上用于出口。换句话说,里海的原油生产和运输将成为世界诸侯博弈的一张王炸,这解释了美国的过去多年的不惜重金跨越太平洋的战略部署,而在这个战阵当中,苏联是另一大巨头,里海盆地的区域变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如此后文要提到的始于的两次车臣战争就有了起因。

里海,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位于欧亚板块的内陆交界处,面积38.64万平方公里。里海与现今的咸海、地中海、黑海、亚速海内海,原来都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随着海洋逐渐退去、陆地上升,在00年前里海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轮廓(此前里海与黑海是相连的)——里海盆地。里海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洼地,许多地区低于海平面,最低处海拔-28米,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里海水域占了.5平方公里。由于气候干旱,这片盆地基本属于荒漠半荒漠环境。而就是这片不毛之地,却是除波斯湾之外地球上少有的石油产区。特殊的地质构造赋予了里海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也使得她成为了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由此制造出了多个“国际热点”——车臣、南奥塞梯、阿富汗。

在中东石油被发现前,里海沿岸的巴库曾是世界石油产业的支柱。~年,巴库石油年产量曾占到世界产量的一半——万吨。此后,才在里海盆地接二连三地发现了新的油层。按照石油地质学家的预计,现今伊朗、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库曼和俄罗斯这些里海沿岸国家的石油储量是亿桶,相当于整个欧洲北海油田的规模,接近委内瑞拉石油储量的三分之一。据美国能源部估计,在里海水域面积为38.64万平方公里的这块土地上,石油地质储量约为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8%。

里海油气的咽喉之处——车臣

在苏联时代,原油从阿塞拜疆共和国的巴库油田开采出来,通过管道经车臣被输送到港口城市新罗西斯克,再在这里装船经黑海运往西欧,用以换取外汇。在这条石油通道上,车臣共和国是必经之路。不止如此,车臣首府格罗兹尼本身也蕴藏着可观的油气资源,那里的炼油厂还担负着里海石油的加工任务。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等里海沿岸国家纷纷独立。在这种情况下,巴库—格罗兹尼—新罗西斯克的油气管道使得俄罗斯有了继续对里海沿岸原苏联加盟共和国施加影响力的可能:因为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这些新兴独立的国家普遍没有很强的工业基础,能源出口必然是它们最主要的对外贸易资源,而利用苏联遗留下来的现成的管线向西欧出口油气资源,则是最简单易行的途径。如此一来,这些国家就必须和俄罗斯保持比较默契的关系,对俄罗斯而言这就等于在外高加索和中亚地区为其增加了一份发言权。

聚焦“巴—第—杰”石油管线方案

美国资本集团进一步把目光投向了整个里海盆地的油气资源。而要主导这一地区的油气资源,仅仅控制产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控制输送通道。回顾一下苏联时期,里海沿岸的石油在开采之后有三条外送通道:

第一条起自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经俄罗斯的车臣共和国抵达俄黑海港口新罗西斯克;

第二条起自巴库经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抵达格境内的黑海港口苏普萨;

第三条起自哈萨克斯坦西部经俄罗斯抵达黑海沿岸。

随着苏联的解体以及外国资本的介入,旧有的管线格局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于是围绕里海油气资源的新管线方案随即出炉:一是由哈萨克斯坦的田吉兹油田到俄罗斯的新罗西斯克,借助苏联时代的前期建设,这条管线很快就得到了落实。二是由哈萨克斯坦输送至伊朗。这条管道在各种方案当中距离最短,而且在石油和天然气输送到伊朗后,伊朗境内有现成的管道和配套设施,因此不需要二次投入,伊朗对这一方案相当积极,但美国却一直在千方百计阻挠,其显然不能容许伊朗掌握里海石油资源的大动脉。

美国人真正看中的是“巴—第—杰方案”,即由阿塞拜疆的巴库起始(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则由阿克套港出发经里海运往巴库),经过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然后抵达土耳其港口城市杰伊汗,石油及天然气将在这里装船,直接进入地中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极力维护着格鲁吉亚、土耳其等国的关系。如果“巴—第—杰”方案成为里海石油输出的主要途径,那将意味着整个里海石油资源全部掌握在美国资本手中。美国借此又可以进一步控制中亚地区的政治形势,还可以影响西欧和东亚国家的石油进口。

以石油战略为依托,美国企图将欧亚大陆碎片化

为了尽快达到在里海的石油战略目标,美国开始对车臣的分裂势力予以援助——一旦车臣陷入混乱,原本经过这里的传统输油管道必将瘫痪,如此一来,就可以促成里海沿岸国家接受“巴—第—杰”石油管线方案。俄罗斯及南部各国向欧洲供应石油的管道示意图除此以外,美国在车臣制造混乱,更大的目标则是希望借此使得整个俄罗斯彻底巴尔干化。如果俄罗斯进一步分裂并且区域混乱,那么从地缘上讲也就意味着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碎片化,如此一来,东亚与西欧之间再想建立起稳固的陆路交通线将变得异常困难。而借助强大的海军力量,全球海上交通线基本都掌握在美国手里,这种局面之下,美国的全球霸权将会变得难以撼动。出于这两个目的,在苏联解体之前,美国就已经开始向俄罗斯的车臣分裂势力提供资金、情报、培训,以及舆论上的全方位支持。除美国之外,沙特阿拉伯对于车臣问题也是如此。由于同为主要石油出口国的关系,沙特始终把苏联和俄罗斯当作竞争对手,最初在阿富汗战争中支持反苏武装,其重要目的就在于破坏苏联在高加索、里海地区的石油生产。车臣非法武装的资金很大一部分便来自沙特阿拉伯;车臣战争中,非法武装的成员除了车臣本地的叛军外,还有大量从中东涌入的“圣战者”,这些人同样是由沙特在提供资金支持。

年第一次车臣战争开始之前,俄罗斯刚经历重建,在西方国家的监控之下,俄罗斯自废武功,将原有威慑世界的军工企业转产,且把核武器自行拆解。车臣除了受到大量所谓NGO组织援助之外,本身具有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民风彪悍,崇尚血亲复仇。原以为只需要一个空降营在10天内拿下车臣首府格鲁兹尼,却大失所望,最终以车臣事实独立而告终。后来年8月17日卢布危机将俄罗斯拖入深渊,但历史却也在刚好一年后的年8月17日开始导演了一场俄罗斯对尊严的救赎,当日一位新总理完成了他的就任,他叫普京。

战斗民族头衔的代表——普金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初期,西方媒体一如既往地大肆批判俄罗斯“侵犯人权”、“侵犯媒体自由”、“迫害少数民族”,希望能像上一次车臣战争中那样,通过舆论束缚住俄罗斯的手脚。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普京一反之前俄国官员沽名钓誉、爱惜羽毛、对西方媒体畏首畏尾的荒唐作风。在战争期间普京留下了一句名言:“在机场抓到恐怖分子就在机场击毙,在厕所抓到就溺死在马桶里!”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不同任何非法武装分子进行任何谈判成为了俄国政府的铁则,这使车臣问题做到“以战而始、以战而终”,最大限度地根除掉分裂隐患——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比和平更美好的东西,但绝对有比战争更糟糕的东西。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前夕,俄罗斯事实上已经到了危机的边缘,而车臣很可能就是多米诺骨牌中的第一块,一旦它倒下,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就有可能加入北约、俄罗斯国内将迎来又一次独立风潮,更可怕的是,在民族尊严一次次遭受践踏的情况下,老百姓将彻底放弃对国家的支持。此时人们需要的并不是一位慈祥、和蔼、儒雅的圣父或是圣母,这并不能为俄罗斯民族找回尊严和安全感,只有意志坚定、行事果断且富有责任心的硬汉,才能支撑住危机中的俄罗斯。而普京恰恰就是俄罗斯所需要的领袖人物。

在一次记者会上,面对西方记者明显带有倾向性的提问,普京当场回敬以粗口。这一出人意料、明显“有违外交礼仪”的举动在西方媒体引起了轩然大波,欧洲联盟执行机构发言人法尔称普京的言论“完全不妥当”、“令人遗憾”。然而这一举动在俄罗斯国内却得到了民众广泛的支持——严格来说,国与国之间在战略层面并不存在“误解”,对方对你的敌视并非因为你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而只是因为你是“你”,面对这种局面,强有力地回击才是明智的,至于形式则是细节问题。此外对老百姓而言,一个看起来有情感的硬汉往往比喜怒不形于色的扑克牌脸政治家更容易得到信任。

车臣的战事一直持续到年2月初,俄军付出了伤亡0多人的代价。由此换来的是车臣境内的叛军基本被肃清,除少数山区之外,车臣全境完全被俄军控制,俄军的军事行动也有大规模进攻转为针对车臣残存恐怖分子小规模、长时间的清剿行动。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为普京赢得了极高的威信。

年12月31日,叶利钦突然宣布提前辞职,在离开克里姆林宫时,他留给普京的话是“好好照顾俄罗斯”——按照俄联邦宪法的有关条款,作为总理的普京在同一天自动就任为俄联邦总统。普京在就任总统后的第二天,就亲自驾驶战斗机飞抵车臣,在空中对整个战场进行了巡视,这个举动大大鼓舞了俄军和老百姓的士气,也重新唤醒了俄罗斯人的尚武精神。

故事讲到这里有助于读者理解俄罗斯近期不惜冒着主权评级下调的可能性,也继续与沙特对立。 俄罗斯方面,该国能源部长诺瓦克称,俄罗斯原油产量有望增加30万桶/日,甚至存在进一步增加50万桶/日的潜力。

事件回顾:

1、沙特周二(3月10日)宣布计划于4月将原油产量推高至纪录高位。

2、沙特阿美公司首席执行官AminNasser表态,4月沙特原油产量料将升至万桶,这意味着届时将超过沙特最大生产能力大约30万桶/日。

3、沙特还同意与科威特一起提升中立地区的联合运营油田产量,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产量不会计算在沙特阿美万桶/日的最大生产能力中。

某人研究了沙特阿美的财务报表发现,目前阿美目前账上现金接近亿美元,公司流动比率高达5.82,不惧短期原油价格下跌对公司本身的冲击,当前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且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中东大部分石油出口型国家或难以承受事件冲击,这为后期沙特在全球原油定价的博弈中将赢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加之俄罗斯方面态度强硬,目前双方在原油市场的对抗存在升级的风险。从价格对信息的反应激烈程度上看,本轮原油的价格下跌趋势远高于市场预期,预计原油下跌的大缺口难以在短期内回补,事件后续演进对原油价格大概率形成持续打压,国际原油价格甚至可能短期下破25美元,并持续在低位较长时间,否则本次沙特的战略意图就虎头蛇尾了。

鸣谢:文中部分内容引用《石油战争》,王伟,九州出版社,

作者姓名:田亚雄

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

-88367

我们团队是一个由众多有趣、好奇、专注的脑细胞链接的思维网络,只是碰巧遇到了农产品和金融衍生品的范畴,希望能长期站在少数人的立场,还你一个经得起推敲的真相。量化只是我们的一个侧影,我们更多地活跃在田间地头、机械车间、论文知网和观点的杯盏觥筹。加入我们,许诺随时与您来一场头脑风暴……

随手转发,在看。

重要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中信建投期货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js/2082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