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8/24 12:09:35 点击数: 次
#此栏目文章系过往个人旅行、工作资料整理而作。因新冠疫情影响,特殊时期仍不推荐跨省、跨地区旅行#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自年首次发现良渚文化遗存以来,历经八十余年探索研究,终获国际考古学界正式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系列栏目《汐游记》第“零”期,与我一同走进良渚先民的世界,探古访源吧。▲地处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的良渚博物院良渚博物院目前设有三大展厅,分别以“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为主题,以遗物展示与场景模拟相结合的形式,展示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凸显的重要地位。之所以被称为“水乡泽国”,这与良渚古城遗址考古时所发现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良渚古城周边有着丰富的湖泊资源,也使得良渚先民们借助这一天然资源,既构筑水坝抵御来自高山处袭来的山洪灾害,又开拓水渠保证运输物资、灌溉农田、捕捞水产等日常用途。从遗迹发现的动物遗骸和碳化种子来看,在当时良渚先民采用的是狩猎与农耕相结合的食物获取方式。其中最为大众所知的动物便是猪(豕),在动物骨骼的遗存中,家猪的比例高达八成。植物方面,不仅有着南酸枣、核桃、甜瓜、菱角等水陆植物,还有着延续至今作为主食之一的水稻。在遗址发现的石犁等器具,印证了农耕技术在当时就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南酸枣核遗存(图自良渚博物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linxinruguo.com/bkgj/229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