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库 >> 巴库古迹 >> 蛇的发展前景及人工养殖技术
一、养蛇前景广阔,入世后将会继续走俏 目前,发展蛇类养殖业,已成为人们致富的一条可靠门路。从有关部门召开的特种养殖信息交流会上获悉,近几年来,特种动物以其投资少、见效快而火爆大江南北,而蛇类更因其特有的营养保健价值或稳定的药效倍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从而导致市场货缺价扬,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养殖户的饲养热情,养蛇业持久不衰。 在入世后蛇类养殖业还会迎来一次更大的发展机遇,那就是特养产品(目前蛇类属控管产业)的出售自主权将会有更合理的改善,我国可以享受WTO现有成员国(14个)平等的贸易待遇,政府对进出口贸易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流通渠道的费用会大大降低,养殖场(户)的出售权将得以巩固。同时,我国丰富的自然蛇类资源优势,受洋产品冲击的可能性不很大;因此,国内现有的养蛇场(户)应抓住机遇,届时国外巨大的消费市场会给此行业带来更大的市场,蛇类走俏已成定局。 二、蛇全身是宝 世界上约有,种蛇,大部分为无毒蛇,毒蛇只有种。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记载:“蛇,性味甘、咸、温,入肝经,通治诸风、搐搦、疥癣。”可用于风湿痛、手足麻木、湿疹、面疮、粉刺、皮炎、痱子和皮肤瘙痒等皮肤疾患。 蛇的全身都是宝。蛇蜕可入药治溃疡及皮肤顽症;蛇胆具清热解毒明目之功效;蛇毒可治疗坐骨神经痛、风湿骨痛、脑血栓和冠心病等,口服蛇毒无任何副作用;蛇皮革制品被广泛用于出口创汇;蛇油被用于化妆品护肤养颜;蛇肉味道鲜美早被南方人享用,如今亦被北方人接受。 纯蛇粉内含20多种氨基酸和锌、铁、钙、磷等20余种元素及矿物质,尤其是具有广泛生理、药理和保健作用的营养素——牛磺酸含量高达4.5%,钙含量为6.1%,磷含量为.%,锌和铁含量分别为每克含微克和44微克,可全面调补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痒、镇痛除痱、祛斑护肤等功效,对皮肤不适者,如痤疮、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黄褐斑、面疮、粉刺、湿疹等,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蛇鞭是公蛇的生殖器官,公蛇有两条交配器。蛇交配持续6小时以上,精子能在母蛇体内存活年。蛇鞭的补肾壮阳作用比鹿鞭还高10%。蛇鞭粉对性力不足和性功能衰退有显效。 三、养蛇的经济效益 人工养殖和繁殖蛇类,是开发利用蛇类资源和发家致富的新途径。这样既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对蛇类越来越多的需求,又可以脱贫致富;同时还有效地避免滥捕滥杀现象发生,为保护蛇类、防止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国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在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的同时,积极因势利导地发动群众大搞庭院特种养殖业,利用房前屋后或坑洼荒地大搞特种养殖,并把养蛇当作一项致富门路来抓,从而出现了一大批养蛇致富的带头人。如渐江省兰溪市一养蛇专业户,年开始养蛇,每年饲养各种蛇类达1.5万条,经济收入15万元。在北方也有不少养蛇成功的事例。如被誉为“养蛇女妆元”的农家女、山东省青州市北城蛇园女蛇王顾学玲,年开始养蛇,在养蛇的多年实践中,创建了地下蛇窝和多层立体式地下蛇房等独特的养蛇方式,推动了养蛇业的发展,她养蛇1万余条,吸引了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客人前来参观、取经。由顾学玲自己撰写的19.万字的《蛇养殖与蛇产品加工》一书,已由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蛇类专家分析预测,近10年内蛇类养殖业将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有关各种蛇产品的深度开发,探讨科学化人工养蛇迫在眉睫。另外,蛇类养殖专业户的生意普遍看好。行家还断言,未来几年的养蛇业将是一个波及全国、深度开发、规模养殖、综合加工、出口创汇的黄金时代。 四、蛇的四季管理 蛇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降而变化。如何在一年四季里管好蛇场应着重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春季。养殖用的蛇种一般以春季引种最为适宜,运输途中不用担心天气太冷或太热,而养殖不久便进入产卵或产仔期。把蛇放入蛇场前,应事先打扫卫生,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刚出蛰的蛇,在2~周内基本上不进食,到4月份才吃少量的食物。 二是夏季。夏季是蛇类的主要交配繁殖季节,也是捕食、活动和生长旺季,应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要照顾好母蛇,及时收取蛇卵,并做好繁殖、孵化的准备工作;二要把雌蛇和雄蛇分开单养,并保证食物的充足和多样化;三要对产卵的母蛇细心观察,若在离泄殖腔~4厘米见有卵粒时,约在1周内即可产卵;四要保护好蛇卵,以便顺利孵出幼蛇;五要保持蛇场的清洁干燥,注意防暑降温和通风换气;六要及时清除粪便,吃不完的死动物应及时取出,以防细菌入侵。 三是秋季。秋季是蛇类捕食旺季,蛇体内储存着大量的脂肪,以供越冬和来年出蛰初期的身体消耗。俗话说:“秋风起,蛇儿肥。”这时应对个别食量小的蛇,人工填喂使其安全越冬,或直接杀掉出售。 四是冬季。冬季应定期检查蛇场的温度和湿度,切勿偏高或偏低。对病蛇要及时隔离或消除,以防染及全群。冬季是市场上蛇价最高的季节,比平时高2~倍,可抓住时机,有选择地进行出售。 五、人工养蛇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由于蛇类市场价格猛涨,全国性的养蛇热方兴未艾。所以,建议欲养蛇的农民朋友,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应具备养蛇的条件。养蛇只限于郊区或农村,城市里不能养蛇,因城市噪音大,环境污染严重。另外,还需当地有较丰富的小动物资源,最好是靠近河边、库区、池塘、稻田,水利条件好的地方。 2.做好市场调查,掌握养殖技术。要想养好蛇,必须有一套过硬的养蛇、建场、治病的技术才行。建议大家到当地有关部门已经注册、并且养蛇多年、信誉较好的养蛇场学习、引种。 .种蛇的挑选标准。有一定体长、健壮活泼、凶猛有神、肌肉丰满、皮肤花纹明亮鲜艳(蛇蜕皮前除外)、无病无伤者为佳。从有养殖规模的蛇场引进,杜绝雌雄搭配不合理的劣质蛇种。 4.引种的最佳季节。在春、秋两季,运输途中不用担心天气太冷或太热是引种的最佳季节。春季引种后养殖不久便可进入产卵或产仔期,对初养者尤为适宜;秋季引种也是一个好季节,因为秋季是蛇类的捕食旺季,身体也是一年中最强壮的时候,路途稍远的养蛇户,可在这一季节引进蛇种。 5.初养者应从半大蛇(青年蛇)养起比较适宜。因半大蛇在长势、抗病、吃食方面均好于小蛇苗,在新的生存环境中能较快的适应,这是小蛇苗不能比拟的,加之养不久便可产卵或产仔蛇。 6.投资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而定。要量力而行,由小到大,采用滚雪球的形式,稳中求发展壮大,切忌一口吃个胖子。 7.因地制宜建好蛇场。这是养蛇成功的关键。蛇属阴性动物,喜阴凉潮湿,怕干燥和寒冷。要让蛇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满意”的环境里,需要养蛇者立足当地的环境、气候,为蛇设计出仿自然、仿野生的生态蛇场,只有做到这点,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8.由单一品种逐渐发展成多品种的蛇场,是养蛇成功者应走的路子。由于刚开始处于试养阶段,养单一品种较易掌握养蛇技术。一旦试养成功,再逐渐引进不同档次的蛇种。 9.介绍一种南北均适用的“多层立体式地下蛇房”。这是山东省青州市北城蛇园顾学玲创建的。众所周知,蛇虽有共同的习性,但每种蛇又有各自的习性,那就是需要不同的蛇穴温度。顾学玲根据蛇的这一不同习性,总结多年的养蛇经验,博采各地养蛇的精华之处,设计出了“多层立体式地下蛇房”,它不仅减少了土地占用面积,节省了大量建场资金,而且彻底解决了蛇在夏天怕热无处躲,冬天冬眠无处藏的难题。还为冬季贮存活蛇,随时供应活蛇上市创造了有利条件。此蛇房即适应于寒冷的北方,又适用于多雨、炎热的南方,为蛇造就了天然的“避暑山庄”,解决了蛇因怕热、不进食而造成掉膘及大批死亡的问题。地下蛇房因是多层次的(9~11层),为混养肉蛇类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温度空间,蛇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适宜的“那一层”。
六、人工养蛇常见病的防治 1.黑色霉病。这是由霉菌引起的一种蛇类常见皮肤病。此病多发于梅雨季节,病蛇腹部鳞片产生点块状黑色斑点,严重的向背部延伸并波及全身霉烂,不及时处理数天内可导致死亡。治疗可用1~2%碘酊涂患处,每天涂药1~2次。口服克霉唑片,每天次,每次2片(1克),疗效甚佳。 2.急性肺炎。是蛇类的一种常见病,此病早期由感冒引起,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病蛇常逗留在窝外,口张不闭,呼吸困难,不饮不食,不愿活动,往往危及生命。一旦发现病蛇应立即隔离,并加强护理,避寒保暖,并施行蛇窝的彻底消毒,及时更换蛇窝中的铺垫物及沙土,同时要注意补充营养,也可人工填喂新鲜食物,填喂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食道。药物可用四环素或土霉素1克,每天次。亦可用青霉素钠盐40万单位作肌肉注射,每天~4次,疗效卓著。 .口腔炎。病因是吃了不清洁或死亡腐败的食物所引起,尤其是冬眠之后不久更易得此病,毒蛇提毒时发病率特高,高于无毒蛇80%,应特别注意。病症在颊部,两颌根部发现潮红、肿胀,口腔有脓性分泌物,进食时易发生吞咽困难,口微张而不能闭合。如不及时治疗,极容易引起死亡。治疗可用雷佛奴尔溶液冲洗口腔,再以龙胆紫药水涂患处,每天1~2次,也可用冰硼散撒于患处,每天2~次,直至没有脓性分泌物渗出时为止。中草药以银花10克、车前草20克、龙胆草10克,煎水洗口腔,每天2~次,亦有一定的疗效。 4.急性肠炎。一般由于饮食不卫生以及肠道寄生虫引起。病蛇常逗留窝外,消瘦无神,粪便不成形,排泄次数多。治疗时先及时隔离,把蛇放于阴凉处,定时喂水并暂停进食。药物用氯霉素效果最佳。剂量为每次0.5克,每天~4次;链霉素0.5~1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 5.枯尾病。常表现为体瘦、厌食、尾部干枯。治疗以健脾益胃为主,可灌服5%的葡萄糖、复合维生素B液等,或肌肉注射维生素B12,每次1毫升,每天1次。 6.肠道寄生虫病。蛇场不洁净时,但食量正常,可给予驱虫药物治疗,用灭虫宁,每次1~2克,一次灌服;还可用驱蛔灵,精制敌百虫、左旋咪唑灌服驱虫,可按蛇体重的十万分之一灌服.
冬季养蛇的管理技术措施介绍冬季气温低,当气温下降到10℃左右时,蛇停止了一切活动进入冬眠,故应采取有效措施让蛇安全过冬,这是本季度的关键任务。
在冬眠期间,蛇不吃不喝,新陈代谢降到最低水平,依赖在秋季以脂肪形式贮藏在体内的营养物质,以缓慢的分解消耗来维持其生命的最低需要。在冬眠的时候,它们往往几十条甚至成百条群集在一起,于洞穴、蛇窝内过冬。
1、蛇冬眠的时候,蛇窝内温度宜保持在5-10℃,温度高于10℃时蛇冬眠不安,代谢加强,增加了蛇体内的营养物质的消耗,于冬眠不利;温度低于5℃时,往往会使蛇冻死。入冬前要清理好蛇窝、蛇箱,更换和加厚沙土及柔软的垫料。冬眠时可在蛇窝或蛇箱上加盖塑料薄膜、干草、稻草,或在蛇房内安装电灯,以提高温度。温度过低时,取暖升温不宜采用炉火直接烘烤,需采用暖气间接升温;温度过高时,可开启蛇房内位置较高的通风窗,使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对流降温,同时揭去覆盖箱、窝的塑料薄膜、稻草,但注意不能使冷空气直吹向蛇体。
2、在蛇的冬眠期内,除了注意保温外,还要注意湿度,因为冬眠之处湿度也很重要,一般保持在40%-45%,但是不能过低,不然空气过于干燥,影响蛇冬眠时的正常呼吸。同时也不能过湿,因为湿度大会使窝内温度下降。在窝内或箱内可放一盆水,一方面可以调节湿度,另一方面可以供蛇饮用。
、蛇场要利用蛇窝、蛇房、蛇箱、蛇池给蛇越冬,这样的地方冬眠容易调控温度、湿度,而且容易观察蛇冬眠的状况,可以使蛇安全冬眠。那些利用园中的石洞,或挖掘人工洞穴供蛇过冬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温度、湿度不容易控制,也不利于人们观察蛇越冬的情况,所以,这种越冬的方法不可取。
4、在蛇冬眠期间,除了监测温度、湿度外,还要定期检查蛇窝、蛇箱或蛇池内敌害情况,注意消灭老鼠、蝎子和蚂蚁等。此外,还要注意蛇的健康状况。但不宜检查太多,检查时不要翻动蛇,尽量减少对冬眠蛇的干扰。
5、当外界气温逐渐上升至10℃以上时,蛇类便逐渐苏醒过来,逐步开展活动。蛇一旦开始活动后,房、室内的温度就不能再降低,否则蛇又可能进入冬眠,消耗大量营养物质,于蛇体不利。因此,这时就要设法升温,使蛇完全苏醒,不再冬眠。蛇经过冬眠,体内营养物质大大地消耗了,因而身体虚弱、抗病力差,很容易因发生肺炎而死亡。为了减少蛇的死亡,一旦蛇开始活动捕食时,就要投喂蛇喜欢吃的动物,以及供给充足的饮水,在饮水中加入蛇康。实践表明,这种措施对提高蛇的抗病力,减少蛇发生肺炎、口腔炎有明显的效果。
6、对冬眠醒来后的蛇,应该逐一认真检查身体,把身体瘦弱的集中细心精养,而把那些有病的蛇则隔离治疗,不能让疾病蔓延,危害整个蛇场。
目前,有的蛇场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采用加温打破冬眠的饲养方法。在理论上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从实践来看,改变蛇的冬眠习性,在蛇的生理上好似还未能完全适应。往往使蛇的正常生长规律、生理机能陷于混乱,这对蛇的正常生长不利。另外,加温要投入一大笔资金。所以这种加温打破冬眠的方法还得经过大面积试验,不能盲目采用。
谈抗生素在蛇的病中的应用抗生素原称抗菌素,是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以其低微的浓度就可以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及全身性细菌感染,是临床上常用的、不可缺少的高效药物之一,同样适用于蛇病的预防和治疗。实践证明:在蛇的食饵中注射抗生素,不仅能预防蛇类疾病,而且还能改善蛇类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或饲料转化率。 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等。使用粉针剂型抗生素时,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应现用现配,稀释后的药液超过24小时后禁止使用。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兽用药物种类很多,如果在给蛇治病时不注意配伍禁忌,不但起不到应有的预防治疗作用,还可能引起病蛇中毒死亡。如四环素和青霉素、磺胺类和土霉素、链霉素和氯霉素有配伍禁忌,也就是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如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时,需单独稀释,分开注射,不可盲目混合使用。同时注意药品保管,过期失效的药物禁止给病蛇使用。夏季剩余的药液要放于冰箱内,以备下次再用,但不能超过配药时效。
养殖技术
山鸡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分析
竹荪的种植技术
更多种养技术尽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gj/22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