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库 >> 巴库古迹 >> 航空母舰特刊从巴库号到维克拉玛蒂亚
要说到.4级巴库号还得从的首舰基辅号开始说起。年代末,基于莫斯科级反潜直升机巡洋舰存在适航性不够好,缺乏反舰作战能力,直升机反潜能力单一且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抗北约新型SSBN的情况。苏联开始设计制造搭载雅克-38战斗机的重型反潜载机巡洋舰基辅级。基辅级排水量达到莫斯科级的两倍多,不仅能搭载卡25反潜直升机,还能搭载用于驱赶北约反潜机的雅克38战斗机,以保护红海军SSBN在通过各大洋关键水道后迅速展开。同时本舰还拥有强大的反舰和防空能力,对海对空作战能力比当时红海军自己的各型巡洋舰还要强大。加上毫无疑问必须得有的反潜火箭、重型鱼--雷和反潜导-弹。战时本舰本身就是一马当先,全身喷火的boss级别战舰。基辅级首舰基辅号于年7月开工建造(同月,TB海军山寨苏联56型驱逐舰的旅大级舰下水了),4年半后服役。在此期间,后续舰也在陆续改进中不断建造。每一艘舰相比前一艘,在武器搭载等细节上都有少许变化。图一为年12月26日的基辅号,黑海尼古拉耶夫船厂。该厂历史可追溯到沙俄时期,建造过沙俄时代新锐驱逐舰、无畏舰和红海军的系列大型战舰。图二可以看见是莫斯科级和建造中的基辅级俯视图,两舰大小一看便知
图1左边这位大叔,是基辅级的首席设计师。右边的是基辅号首任舰长图2是基辅号验收时,各军兵种相关人员在甲板上的合影,可以看见有空军的人都摄于年
来看看基辅级的武器装备,特别是导弹武器本图从右往左,分别能看见双76炮,4座双联SS-N-12反舰导弹以及SA-N-3防空导弹在后两座SS-N-12的左侧,有一个白色圆形盖板,那是升降发射的SA-N-4防空导弹在前后两组反舰导-弹桶的中间有一组滑道,是反舰导-弹装填车的滑行道。基辅号上还有一座升降发射的SA-N-4,位置真是太隐蔽了,绝大多数图上都看不见。这张还可以。位置在舰岛后右侧的舷台上,后部双76炮外侧下方。
本图标出了基辅级前2艘甲板上的防空和反潜武器图黄圈为防空导弹蓝圈为反潜火箭和反潜导弹火炮,反舰导弹和看不见的鱼雷发射管未标出
SA-N-4不是一座能抗饱和攻击的末端防空武器从3号舰诺沃罗西斯克号上就不再见有安装。但是绝大多数资料都显示是从4号舰巴库号开始才停止安装的。我认为不是这样。本图为诺沃罗西斯克号可以看见没有SA-N-4装置
舰岛特写基辅级舰岛比美国核航母的还要巨大原因一是安装有繁多的天线,雷达,必须有稳固和庞大的基座面积以及控制舱室二是锅炉烟道面积不小,几乎占了舰岛四成的容积三是舰岛下部是飞行员和军官住舱以及待命室这个就有几十间舱室之多此外,舰岛上还有飞机零件仓库,防空导-弹舱和备份操纵系统凡此种种都导致舰岛面积小不了在另外一个帖子里有同学问为何维克拉玛蒂亚号不将后桅杆上的通信导航系统集成到舰岛上原因很简单没位置装啦要挤进舰岛的话,就要向后延长舰岛的长度,这是个大手术,不论能不能改好,进一步挤占甲板面积,增大舰岛重量就是个悲剧。而单独加个桅杆,并不增加多少面积和重量。此外,也可能有减少电磁干扰的可能。两张图是基辅号和维克拉玛蒂亚号舰岛的对比
这是一张年苏联海军上将科托夫签名的红旗太平洋舰队明斯克号的照片黄圈中的部位,是基辅级的厨房和餐厅
明斯克号是基辅级的2号舰年9月服役。TB海军对它是很熟悉的了,除了寥寥2艘驱逐舰,TB三大舰队甚至没有比明斯克号跑得更快的大船在南海派情报船跟踪明斯克的时候,连续出现停车熄火这样丢人的糗事。可见文革结束后的TB海军战术装备差到何种程度这张图是明斯克年过境远东时,美国军机拍摄的照片
这张是年明斯克号首次赶赴远东时,在非洲西海岸遭遇英军护卫舰跟踪时的照片
戈尔什科夫元帅对明斯克号十分重视专程参加了军方的验收仪式
雅克和卡莫夫战机的图片
年12月巴库号在尼古拉耶夫开工建造。此时海军赋予其的编号已经达到.4。首舰基辅号的标排吨,满排吨,巴库号则各增加了吨。在武器和电子设备方面提升巨大这个盖板下装的就是SS-N-12反舰导-弹的陷口火控雷达看起来雷达没有安装在桅杆或者舰岛顶部,似乎不够高,视线也不不够好但考虑到这可是航母的舰艏,高度足够了,而且反舰导-弹没有全向射击能力,只能向前发射,雷达装在舰艏,也算是合理足够。当然,雷达舱有足够的防潮防水设计。这个位置真好啊,躲猫猫都没人能找见。十几年后,在维克拉玛蒂亚号的改装工作中,这里被拆了个精光。
这是光荣级上的同型号雷达。这种香蕉抛物面状的天线真的适合用长条舱盖安装在狭窄的舰艏。
“巴库”号在电子装备上以1部“天空哨兵”大型相控阵雷达代替了“顶帆”、“顶舵”、“顶结”雷达,还安装了1部顶板三座标值班预警雷达(早期型)和一部蛋糕台战术空中导航雷达。这些也成了后来的.5库子的标配。对比一下基辅号和巴库号以及库子号的舰岛。三者的传承关系一眼就能看出。苏联在航母的发展上还是体现出了务实稳妥的作风,步子迈得不如其他兵器设计上那样大。好处是风险小。代价是战力的提升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可惜,苏联最终缺的就是时间。
巴库号的武器系统变化极大,舰艏的双臂发射的SA-N-3,SA-N-4和SUW-N-1反潜导弹全部拆掉改为了12座8联装SA-N-9垂发近程防空导弹。RBU-反潜火箭升级为RBU-1,射程增加一倍。反舰导-弹由4座增加到了6座。双76炮改为单管炮。一座变2座。AK由2座增加到4座。这些武器,等于差不多3艘北约巡洋舰的火力。而这只是一艘苏军航母对比一下基辅号和巴库号的舰艏。蓝圈内为加强版的巴库号舰艏武器群布置。巴库号前后两组SS-N-12之间用白布包着的就是导弹装填车,可在滑轨上移动。
巴库号舰体中部甲板两侧,还各有6组,一共96枚SA-N-9,和库子的配置完全一样。其中右舷的那一座紧挨着弹药升降机和直升机升降机。并且占用了一部分甲板面积。不过对于垂直起降的雅克38来说,这个倒不碍事。巴库号的所有武器,特别是防空武器由于早期设计思想和武器体积较大,均配备有弹仓等原因,没有布置在舰体两侧外伸的舷台上,而是全部容纳在舰体内。这给后来的维克拉玛蒂亚号改装埋下了隐患。
巴库号的舰尾这里有左右各一个AK群。尾门里则是一部拖曳声纳
巴库号的机库布置。蓝色区域为甲板下的机库。前部红色区域为作战情报、指挥中心和编队指挥室,黄色区域为厨房和餐厅。粉色区域为士官住舱。从照片中可以看见处于下降位置的两台升降机,前面一台大的用于起降雅克38,位置在机库最前端的右侧。可以看出,由于没有采用舷侧升降机,升降机平台这一块面积平时是无法放置飞机的,浪费了一架飞机的停放空间。如果要大改,必须将机库向前和向右舷增加,覆盖作战情报中心你并向右延伸到右舷,在舰体上开口,在舰岛前部设置舷侧升降机。但这个改动太大了,在基辅级上也没有别的空间容纳作战情报中心。在后续舰库子号上,这个设想才得以实现。
发几张基辅级武器的发射图随着巴库号的升级,明斯克和基辅号来到中国,诺沃罗西斯克号变成废铁,这样的场景再看不见了
这是诺沃罗西斯克号的甲板
几张巴库号的照片从视觉效果来说直线条的舰艏和舰岛使得这真是一型绝对威武帅气的战舰
巴库号的下水仪式没想到几十年后涅盘重生又来了一次话说在年代后期从基辅级的4号舰命名为巴库以及.5曾经取名为第比利斯号为表明苏联境内各加盟共和国一律平等,缓和民族矛盾,苏联海军居然以加盟共和国首都的名字命名最先进的战舰看得出来是用心良苦啊可惜这一切努力在几年之后仍然付诸东流。巴库和第比利斯号匆匆改名为戈尔什科夫号和库兹涅佐夫号这两位苏联时代最伟大的海军建设者也寄托着新俄海军复兴的大洋之梦图2是以戈尔什科夫为名的航母进坞改装图3是第比利斯号航母,注意舰尾的名字
“基辅”级总共载机33架,分别为12架雅克-38,19架卡-25或卡-27直升机,另有2架卡-25直升机用于超视距引导。甲板上有6个战斗机垂直起降点和一个直升机起降点。起降点和整个跑道都是在装甲钢板上敷设的特制耐火耐高温砖完成的。耐火砖用金属丝和石棉纤维压制而成。不仅耐度高温长时间烘烤,还能承受中型战斗机起落架的猛烈冲击而不碎裂。据说其配方和工艺TB至今也木有掌握。
雅克-38使得不具备常规战斗机起降能力的基辅级具有了一定的防空压制能力,并且能够使编队在远洋驱散北约的大型固定翼反潜机,掩护本国核潜艇深入大洋。意义十分重大。但是,雅克38在垂直起飞--降落模式下作战半径太小。有效载荷也不足。机体缺乏改进升级空间。如果继续使用基辅级,苏联海军必须获得雅克-38的后继者。国内很多报道都说雅克--38不如英国的鹞式战斗机,不具备短距滑跑起飞能力。其实这种说法不正确。雅克--38在基辅级服役后就掌握了利用转向喷管助推,在跑道上的“M”起降点开始滑跑----起飞的模式,加上航母逆风30节航速产生的升力,据说作战半径能增加3倍。但是,基辅级斜角甲板前下方是厨房,排出的热气流和甲板前部武器群,跑道前下方的AK-群引起的紊乱气流容易扰乱这种起飞方式。直到巴库号这个问题才基本解决。
每一块耐火砖用4枚特种螺钉固定。全舰共采用块耐火砖和近枚螺栓。钢板需要这么一小块一小块费劲地铆上?很明显这和潜艇的消声瓦,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的绝热瓦一样,是一小块一小块制出来的,一方面大面积不易加工制造,一方面哪一块损坏了方便更换
雅克-38不够给力。雅克设计局下一代垂直起降战斗机雅克-在年代中期完成设计投入试飞和航母测试。雅克-是垂直起降超音速战斗机.。不论是飞行性能还是操控性,以及有效载荷,都比雅克38有了极大飞跃。
雅克-于年首飞,年4月开始在模拟航母甲板试飞,年秋,已与上一年改名为“苏联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号的原“巴库”号航母开始对雅克-进行上舰试飞。9月21日首次成功降落到“戈尔什科夫”号航母上,此后有反复进行了多次起飞降落试验。10月5日一次降落速度过快,飞机撞上甲板起火,但破坏不大,飞机被修复。此后试验暂停。在航母上进行的试飞测试中,证明了雅克完好的兼容和继承性,也完成了预计的起降测试,事故的77号雅克-砸在巴库号的后甲板上。虽然不是摔得很惨,却引起了火灾。
测试,试飞中出现事故其实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垂直起降这种反常规飞行方式。假如,时间足够多,雅克-在年代中期入役不存在问题图为在戈尔什科夫号上进行起降测试中的75号机
隔热瓦覆盖了整个的起降区外加停机区的边缘,停机区和升降机没有铺设隔热瓦
对比一下基辅级和常规起降的裤子的甲板,差异明显基辅级超过60%的甲板敷设有隔热瓦
印度选择戈尔什科夫号是有原因的。为替换2艘日益老旧的英国航母,印度除了向俄国和欧洲引进技术设备自己建造航母外,还考虑从美欧俄引进二手航母。但问题是,英国的无敌级已然太小,海鹞舰载机与印度目前的“二维”舰载机完全没有质量上的改变。法国的常规航母太老旧,可服役年限很少,能搭载的超军旗和F-8战机已经落伍,F-8还掌握在美国人手中美国类似小鹰这样的大型航母,印度玩不转,别说保养,就是凑足大几千人的舰员和找这么长的船坞印度都难。那么,只剩俄国老大了那么,除掉库兹涅佐夫,俄国能给的,只剩戈尔什科夫号了
印度最早是在年开始和俄国接洽改装戈舰的。在价格问题上双方你来我往侃了无数回合。舰体俄国要价很高,最初是2.5亿美刀。。。。全改装费用则是7亿。而印度年国防预算才90亿美元多一点。虽然这7亿不是一次性给付,但印度也觉得太贵了。这么一吭哧,就到了年,俄国终于决定戈舰舰体无偿送给印度,条件是在俄国进行改装,并且购买和搭载米格29舰载战斗机。当然了,米阁的升级改造费用,人员培训,各种一共15亿美刀也需要印度同志出。年7月,俄国开始对戈舰开工改装。针对改装后的维舰,军事迷多有诟病,主要是认为升降机依然是内包式而非舷侧式。这当中,前部升降机由于作战指挥中心的阻隔,肯定是没法改成舷侧式的。由于舰体长度有限,这个战情中心也是没地儿挪的。比例放大的库子号航母由于舰体加长,战情中心得以向甲板前部移动,因此有了前升降机变更为舷侧设计的可能,戈舰的改装这一步则无法做到。后升降机为什么只是简单加大尺寸,而没有延伸至舷外,则是见仁见智了。俄国为印度提供过多种改装方案,最终的改装方案是印度自己选的。有可能是印度觉得太贵,或者不需要,或者有风险。也有可能是俄国觉得不能结构上不能这么改,或者不愿意承担风险。。。。。。。。。。。。。。。。。。。。。。。。。。两图内的方框为维舰和库舰战情中心的位置。可见,航母,一定要大才好
这是改装前编号的戈舰最后状态
戈舰的改装大致分这么几部分动作较大的区域-------------------------------1,舰岛的改装,后桅杆的加装,2、前部武器区的拆除和改装,包括对应甲板下的弹库和舱室改装3‘前部飞行甲板的拆除和滑跃起飞舰艏的安装4,右后部斜角甲板模块的安装,5,后部防空武器群的拆除和重新安装(近防武器可能是印度自己回国改,目前不详)6、舰艏球鼻的改装,舰尾拖曳声纳舱的拆除和改装7,舰尾飞行甲板突出部的加装,8,飞行甲板防热瓦的拆除和甲板的重新布置,包括挡焰版,拦阻索的安装等,9,后升降机的扩大和安装,10,主机的重新安装,电站等的重新设计和建造,11、所有缆线,管道的重新布置12,所有舱室的改装、翻新和建造。包括印度海军编队指挥室,战情中心,舰员住舱等重要和面积巨大的舱室,,13,其他印度海军不再需要的功能区的拆装和翻新。可以看出,改装量是相当巨大的,可以说除了大承力结构不动和舰体水线以下线形不动之外,能换的俄国全给换了。对于从未有过航母建造和改装经验的俄国来说,考验不小。不过俄国人近百年来也是玩机械制造的强国,苏联时代令人叹为观止的机械奇迹很多都是俄国人做出来的。改舷侧升降机的问题,我觉得还是价格的问题,也就是值不值得改的问题,要改当然是可以改的。米格29的尺寸并不大,改到舷侧也就是机库能多装一架而已,这上面来讲,意义不大,也就是说保留原位置是个还不错的折中方案。舷侧升降机意义最大的地方是将来的舰载机换装的灵活性大,但当年谈判的时候,印度因为核试受到西方的制裁,所以可能就没有想过将来还有机会买到阵风之流。加上印度自研的光辉舰载型,尺寸更小,所以没有改到舷侧也就可以理解了。按照俄国提供的资料,戈尔什科夫-----------维克拉玛蒂亚的转变,俄国一共从舰体上拆除的约吨的设备和结构,装上了约吨的新设备和新舰体结构图1橘黄色是拆除的舰体装备,绿色的是改装和加装的设备和结构图2是维克拉玛蒂亚号各层甲板的改动示意图,红色区域为改动过的。综合来看全舰改动超过五成,飞行甲板区域则有8成重新设计和改造
目前,还没有能俯瞰维舰全部甲板区域的好照片出现我们用一张戈舰照片和维舰模型图对比一下改装结果
再对比一下线图的变化
下面我们分区域看看戈------维舰的改装首先是舰艏区域为了滑跃起飞米格29K,俄国在戈舰舰艏加装了一个重吨,长50米,宽17米的滑跃模块,滑跃角度15度。模块比原来平直的舰艏宽了3米,能很好满足中型机的起飞
球鼻艏的改装主要是换装了新型数字化声纳
舰岛的改装主要是拆除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各种导-弹火炮的火控雷达拆除前后武器群与舰岛相连接的部位,安装新的顶板雷达,蛋糕台战术导航系统平网改进型搜索雷达等设备。另外加装了能观察飞行甲板全部区域的突出舷台等舱室
甲板区域的作业,主要是拆除武器群,布设新的飞行甲板及起飞--助降设备
看看完成改造后的舰岛和飞行甲板以及加装的后桅杆。这桅杆很多人问是干啥的。目前看来安装有包括卫通天线,数据链和夜间助降灯光在内的设备
为了保证改装后的斜角甲板增大使用面积,俄国在维舰甲板左侧中后部增加了一块面积0多平米的外延结构,重达数千吨这块甲板结构能够用来安装拦阻索,设立第三起飞点,还设有监视舰载机着陆状况的监控室。改装很完美
在航母尾部,俄国才用了和美国一样的作法,接上了一段2米长的延伸段,有利于舰载机着舰
维舰的改装,舰面上能看到的基本就这么多。总体上来说,改装中规中矩在没有经验,且常年户外冰天雪地冷的要死的情况下俄国人的改装还是成功的,老母鸡变鸭了除了寒冷之外,俄国也克服了装备和经验不足的缺点,在对舰内电缆长度和改装增重估计有误差之后,很快进行了调整。这对俄国今后自造航母很有益处。
但是,维克拉玛蒂亚号毕竟是从一艘年代垂直起降航母改装过来的军舰,由于初始设计的方向和现在完全不同,维舰还是有些先天不足的问题注定一辈子无法改变。1、两台升降机都在舷内,在作业时飞机起降将停止。这意味着放飞飞机时要么一次性把所有飞机升到甲板上堆着,再一架一架放飞或者,飞一架,举升一架,再飞,再举升。在飞机降落的时候则无法放飞飞机,若出现突发情况,只能依赖仍在空中的飞机支撑,或者停止接收飞机着舰。总之,就是有点囧2.由于甲板宽度有限全舰只有2个起飞点,一个自舰艏起米,一个自舰艏起米(有资料称自舰艏起米还有一个,尚未找到图片支持这个说法)。而库子和中国的瓦均有3个起飞点。不过,由于维舰的2个起飞点均比库子和瓦舰的起飞点长(米对米和米),因此维舰的米格29K均能满载从2个起飞点起飞。第三,由于拆除了舰艏武器群中的所有防空弹以及增宽了舰艏甲板,导致维舰左右舷前部的2个武器平台全部失去仅有后部2个武器平台可以安置防御武器,导致全舰前半球近程防御系统缺失,这个盲区问题很严重目前,目测维舰尚未安装近防武器,估计是由印度自己安装巴拉克之类的近防导弹
此外,维舰安装了8台KVG-4增压锅炉和4台TV-12-4蒸汽轮机这些仍然是戈舰的制式装备。因此,烟道,烟囱和舰岛整体结构没有变更。舰载机弹药库容积扩大了4倍,装甲防护也增强了。对比只能使用火箭,近程空空导-弹和轻型**的雅克-38新米格29K自然是武装到牙齿。同时,米格29K还具有伙伴加油能力,明显增大了作战半径和留空时间
维克拉玛蒂亚号的入役标志着印度人花了约半个世纪的时间完成了从轻型航母到中型航母,轻型防空战斗机到中型多用途战机的使用转变。
机库照片维舰的
明斯克号的
库舰的
改装航母的计算机作战管理系统---"LESORUB-E"
赞赏
长按白癜风的中医治疗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gj/15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