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库

高加索冲突加剧纳卡地区停火调停失败

发布时间:2020/10/29 22:16:16   点击数:

10月10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外长在莫斯科达成停火协议。

俄罗斯为结束南高加索飞地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25年来最严重敌对行动的努力宣告失败,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就最新的攻击事件相互指责。

于上周六(10月10日)生效的停火协议并未得到认真遵守,反映了这两个南高加索国家毫不妥协的立场是如何阻碍了数十年来的外交努力。这实际上是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埃里温和巴库的激烈冲突已持续超过25年。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两国之间的停火协议于当地时间10日中午(世界标准时间8点)生效,这至少看上去暂时停止了因纳-卡分离地区而引发的致命敌对行动。

但来自埃里温和巴库的官方消息来源都抨击对方在10日停火前几小时向平民区发射导弹及火箭。当天,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莫斯科进行了十小时的会谈后,同意在有争议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停火。停火将使双方得以交换战俘并寻找死者遗体。

主持调停的俄国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表示,停火应该为进一步解决冲突的谈判铺平道路。经过近两周的武装冲突,应俄国总统普京的邀请,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外交部长9日起在莫斯科举行了会谈。

此前,俄罗斯、美国、欧洲联盟及联合国都呼吁尽快结束暴力,但是,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和亚美尼亚总理尼科尔·帕希尼扬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上都拒绝接受举办会谈的可能性。

9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开会讨论了纳-卡地区不断升级的战斗。自9月27日爆发冲突之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部队在纳-卡飞地的战斗不断加剧。英国、比利时、爱沙尼亚、法国和德国五个欧洲国家提议举行这次闭门会议。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的发言人与阿利耶夫和帕希尼扬两人都通了话,并希望“立即停止战斗,减缓紧张局势,并且立即无条件恢复有意义的谈判。”

美国呼吁双方结束敌对行动。国务院发言人摩根·奥特加斯发表声明说,华盛顿“最强烈地谴责这场暴力升级”。声明敦促双方与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共同主席国共事,“尽快重返实质性的谈判”。

欧洲合作与安全组织明斯克小组的任务是找到纳-卡冲突的和平解决方式。明斯克小组共同主席国美国、法国和俄罗斯9月27日就“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区接触线一带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发表了联合声明。

共同主席国说:“我们强烈谴责使用武力,并对无端丧失包括平民在内的生命表示遗憾。”他们呼吁“各方立即停止敌对行动,并恢复谈判,找到可持续的冲突解决方案。”三国呼吁冲突各方“采取必要措施,稳定地区局势”,并表示,除了和平谈判化解冲突之外,别无选择。

在纳-卡地区作战的亚美尼亚军队

由于纳-卡冲突,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9月27日都下令全国戒严和军队动员,战火愈演愈烈。经过一天的相对平静之后,10月6日至7日晚间,纳-卡地区首府斯捷潘纳克特又经历了一整夜的的狂轰乱炸。警报几乎每个小时都会在整个城市上空响起,城市也陷入完全黑暗的状态。警报过后就会响起一连串的大爆炸声,且难以确定爆炸声的来源究竟是火箭、导弹、大炮或空袭,轰炸行动在黎明时仍然持续。

一位斯捷潘纳克特市居民声称,这是阿塞拜疆军队对这个有五万五千居民的城市发动攻击以来,最猛烈的一次轰炸行动。但巴库也指控亚美尼亚对其境内发起导弹和火箭攻击。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指出,战火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她呼吁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立即停火”。

巴切莱特在一份声明中说:“极其令人担忧的是,有报道说冲突地区的一些人口稠密地区最近几天成为目标,遭到重型武器的炮击。”

巴切莱特办公室称,据已收到但未经证实的报道,自9月27日冲突爆发后,已有包括儿童在内的50多名平民丧生。冲突还导致约名士兵丧生,数千人被迫逃离家园。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位于阿塞拜疆境内,但由亚美尼亚族人治理,并得到埃里温政府的支持。以亚美尼亚族人为主的纳-卡地区在年苏联解体期间自行决定脱离阿塞拜疆,从而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块飞地在年结束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期间正式独立,但目前还没有任何国家承认纳-卡为独立共和国。

眼下最令人担心的是,这两个前苏联共和国间战斗的大规模升级将会引来更大范围冲突的幽灵,这场交火如果演变成全面性的战争,可能会令地区强国土耳其和俄罗斯卷入,并威胁到里海的能源出口安全。莫斯科与埃里温签有防务协议,为纳-卡地区提供重要军事支援,也是该地区与外部联系的命脉所在;安卡拉政府则全力以赴支持同属突厥族的阿塞拜疆人。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主要人口为亚美尼亚人,在苏联时代是阿塞拜疆境内的一个自治区。历史上,在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与大多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塞拜疆人间长久存在着紧张关系,再加上年奥斯曼帝国土耳其人屠杀万亚美尼亚人的事件,双方一触即发的紧张情势在前苏联的最后几年终于爆发了。

年,该地区试图加入亚美尼亚。随着年苏联的全面瓦解,这一举动导致一场血腥的全面战争。到年停火时,估计有3万人丧生,多达万人流离失所。亚美尼亚军队不仅占领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本身,还夺取了该地区边界以外的大片土地。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是一片森林茂密的山区,占地约4,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特拉华州的面积,此后一直依靠亚美尼亚的保护掌管自己的事务。

自亚美尼亚部队在战争中赶走阿塞拜疆军队至今,国际调解组织多年来在努力寻求政治解决方案。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主持下,俄罗斯、美国和法国共同发起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和平谈判,提出了许多和平倡议,但是埃里温坚决抵制交出土地一直是关键阻碍。

与此同时,阿塞拜疆凭藉其丰富的石油资源来实现军事现代化,并开始争辩说,历时近三十年的国际调解失败,巴库有权以武力夺回其固有领土。

当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分裂势力和亚美尼亚军队仍在依靠陈旧的苏制武器系统时,阿塞拜疆早已在其近邻盟友土耳其的协助下,以先进的攻击无人机和强大的远程多发火箭系统彻底更新了自己的武库。

落入纳-卡地区城镇一枚没爆炸的炸弹

超过两周的交火表明,阿塞拜疆明显压倒了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部队,使其只有招架之功。阿塞拜疆军队在纳-卡周围的几个地区取得了重大进展,对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城镇来说,巴库的火箭弹和炮弹仿佛弹如雨下。

亚美尼亚部队依赖前苏联制造的榴弹炮、过时的BM-21火箭发射器和过时的Tochka-U导弹进行对抗,然而这些导弹缺乏阿塞拜疆军队更为现代化武器的打击力和精准度。

与先前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发生的敌对行动不同,北约成员国土耳其与阿塞拜疆有着密切的种族、文化和历史渊源,并高调誓言要帮助巴库方面收回其领土。安卡拉新近发挥的作用反映了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埃尔多安扩大国家影响力的雄心。

埃里温官员说,安卡拉直接参与了冲突,并派遣叙利亚雇佣军前往阿塞拜疆参加战斗。土耳其否认向该地区部署战斗人员,但叙利亚战争监测员和叙国反对派证实,埃尔多安政府已派出数百名叙利亚雇佣军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展开战斗。

埃里温当局还指控安卡拉向阿塞拜疆提供情报,甚至提供空中掩护,指称一架土耳其空军的F-16战斗机击落了一架亚美尼亚战机。安卡拉和巴库迅速否认了埃里温这一指称,但阿利耶夫总统也承认,土军的F-16战斗机在联合军事演习后数周仍留在阿塞拜疆。不过他也坚称土耳其的F-16战机并未升空。

亚美尼亚的目标是维持年该地区的现状,并迫切需要停火以挽回损失,重整旗鼓;而在土耳其的协助下,阿塞拜疆显然准备进行长期战斗,企图让埃里温持续失血并迫使其做出让步。

战事的升级对莫斯科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俄罗斯在亚美尼亚设有军事基地,但也试图与阿塞拜疆保持良好关系,同时要避免与土耳其摊牌。莫斯科和安卡拉先前学会了如何照顾彼此在叙利亚和利比亚的共同利益,并发展出牢固的经济联系,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可能会破坏这种脆弱的同盟关系。

阿塞拜疆和土耳其似乎愿意接受莫斯科的调停,并勉强同意休战,但他们明确表示,停火只是暂时的,直到亚美尼亚同意从纳-卡地区撤军。

地处内陆的亚美尼亚受到土耳其和阿塞拜疆三十年封锁的影响而逐渐孱弱,它缺乏解决旷日持久的冲突所需的资源,但这不代表它会屈服于强大的压力。爱国情绪高昂的各行各业亚美尼亚人都自愿奔赴前线。

如果亚美尼亚军队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出现失利的势头,埃里温可能承认分离主义地区的独立,并在军事上直接挑战巴库,进而提高其在冲突中的筹码。但到现在为止,亚美尼亚还没有这样做。而且,埃里温官员否认从其领土对阿塞拜疆实施任何攻击,这一说法遭到巴库的反驳。

埃里温拥有莫斯科提供的几套高精度“伊斯坎德尔”地对地导弹系统。迄今它尚未使用这种强大的武器,但如果亚美尼亚部队面临失去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威胁,它就有可能动用。

当前,亚美尼亚当局承诺不瞄准阿塞拜疆的基础设施,这里面包含了将里海原油经土耳其运往西方市场的输油管道。但假如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亚美尼亚部队遭受包围,埃里温的盘算也可能会改变。而倘若亚美尼亚军队将目标对准战略输油管道,阿塞拜疆也可能加强军事进攻。

亚美尼亚指责土耳其的F-16战斗机参加了纳-卡冲突

在7月份埃里温与巴库间的敌对行动升级之前,阿塞拜疆国防部向外界展示了能够打击亚美尼亚米沙摩尔核电站的先进导弹系统,这在当时被亚美尼亚当局斥责为“种族灭绝。”

一旦阿塞拜疆公开攻击亚美尼亚本土,莫斯科将因其与埃里温的军事条约而不得不出面军事干预以保护盟友。倘若情势如此发展,那也几乎不能指望土耳其会按兵不动。

一位高加索地区问题资深分析师说:“自年代停战以来,还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情况。前线各处都爆发了战斗。”而一向坚定要求从阿塞拜疆独立的纳-卡地区领袖阿里克·阿鲁秋尼扬在9月底曾说,“这是一场攸关生死的战争。”

年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宣布独立时,土耳其是第一个承认阿塞拜疆的国家。两国都是突厥语民族,有悠久的文化和历史联系,更有说法称他们是“两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世纪前,奥斯曼帝国在亚美尼亚的屠杀和种族清洗仍旧影响着亚美尼亚和当今土耳其的关系。有人说那是20世纪第一场大屠杀,却遭到安卡拉抗议。

许多欧盟国家领导人要求土耳其正视这段历史。年埃尔多安总统曾想法同亚美尼亚和解,两国签订了关系正常化协议,但协议半途而废。因为安卡拉要求把亚美尼亚军队撤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作为同埃里温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条件。

俄罗斯外交部网站上周公布了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主席国代表就纳-卡局势发表的共同声明。三方要求纳-卡地区停火,并谴责纳-卡冲突地区以外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攻击行动。

埃尔多安对此回应称,明斯克小组并非解决纳-卡争端的合格机构,并说关于阿塞拜疆停火的要求不可接受。不仅如此,埃尔多安还把最近的冲突与俄国出兵占领克里米亚半岛以及乌克兰东部的地区冲突相联系。

针对美欧近年来有关土俄战略接近的批评,按照安卡拉高级官员的解释,土耳其并没有疏远北约投靠莫斯科,相反,土耳其正在独力应对来自高加索地区的俄罗斯政治军事压力。

分析普遍认为,高加索地区发生的这场地缘危机,背后其实是俄罗斯和土耳其的较量。俄罗斯和土耳其早就作为对立面卷入了复杂的叙利亚和利比亚冲突,现在亚美尼亚同阿塞拜疆的武装冲突,将再次导致莫斯科和安卡拉对立。

土耳其在南高加索考验普京的耐心和底线

俄国是亚美尼亚的战略盟友,土耳其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冲突中积极声援巴库,极大地考验着普京总统的耐心和底线。虽然俄罗斯与亚美尼亚并不接壤,但埃里温是莫斯科横亘在黑海和里海之间的高加索地区的关键盟友,并且俄国在亚美尼亚拥有驻扎3千军人的大型军事基地。基地位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以西近公里处,如一把尖刀切就在土耳其家门后,距离边界不到10公里。

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曾说该基地是防止土耳其可能发动侵略的关键堡垒。强势的总统普京更把邻国和前苏联共和国当作俄罗斯势力范围,不许美国、欧盟等任何外部势力染指。哥伦比亚大学的亚历山大?库利教授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报告中说,尽管普京不可能恢复前苏联那样的联盟,但是克里姆林宫仍具有多种手段能够对邻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政策施加影响。

亚美尼亚和俄罗斯都是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这是一些前苏联共和国的军事联盟组织。但该组织并没有纳入阿塞拜疆,因此埃里温可能在军事冲突中向联盟求助。帕希尼扬总理最近认为亚美尼亚眼前没有要求俄国军队采取行动的需要。不过《泰晤士报》10月1日报道说,随着同阿塞拜疆军事冲突升级,而且埃里温强调巴库得到了安卡拉的军事支持,亚美尼亚事实上在讨论要求莫斯科出兵介入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在阿塞拜疆同亚美尼亚长达数十年的领土争端中,土耳其长期站在巴库一边。土耳其是阿塞拜疆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价值约达18.5亿美元。阿塞拜疆是仅次于俄国的土耳其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国,安卡拉通过南方天然气运输走廊TANAP与巴库相连,而该走廊将阿塞拜疆与整个欧洲联系在一起,其全长达3,公里。

此前有消息说俄罗斯和土耳其各自在冲突一方派遣了军事顾问、雇佣兵或军人。埃里温指责埃尔多安政府调遣在叙利亚的武装力量和F-16战机去支援阿塞拜疆作战部队,被安卡拉否认。但作为北约成员国的土耳其已经表态,无论在“在战场上或谈判桌上”都会力挺巴库。

莫斯科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亚历山大?丹金说,在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冲突中,“埃尔多安在真正考验普京的耐心,他不断在激怒普京。”万一出现巨大人员伤亡,这场冲突将变得极难控制,最终极有可能爆发全面战争,招致俄国或土耳其的强力干预,或者双方均出手干预。丹金称,“如果土耳其部队参战或叙利亚武装参战被证明,那么土耳其就越过了俄罗斯的红线。”

除了造成无辜平民伤亡,被迫流离失所外,这场突如其来的交战亦让国际舆论对高加索的和平前景感到担忧。根据“石油价格”网站发布的报告,高加索地区是石油和天然气运输的全球主要枢纽,连同俄罗斯、土耳其、伊朗、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及中亚国家在内,而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冲突位置正好接近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是国际能源市场每天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zy/1976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