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库

Thethirdstop阿塞拜疆

发布时间:2020/9/27 23:12:19   点击数: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6223398.html
阿塞拜疆

简介

国名

阿塞拜疆,国名来自于阿拉伯语,意为“火的国家”。

国旗语言

阿塞拜疆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居民多通晓俄语。

首都

巴库

地理位置

阿塞拜疆位于外高加索的东南部,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东部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隔海相望,西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湖岸线长千米。其西南部的纳希切万隔亚美尼亚与本土不相毗连。

阿塞拜疆飞地

飞地

指位居甲地区而行政上隶属乙地区的土地。

纳希切万是阿塞拜疆的一个自治共和国,主要民族就是阿塞拜疆人,占到99.5%。纳希切万在古代确实是属于亚美尼亚的,但是7世纪阿拉伯人入侵杀掉了很多亚美尼亚人;12世纪后,大量突厥人又迁入,全面伊斯兰化了。苏联建立后,完全按照民族划分政区,纳希切万虽然不和阿塞拜疆连接,但仍然被划入其中。

自然概况

地形:境内50%的面积为山脉,40%为低地。东北部为大高加索山脉,西南有小高加索山脉,东南有塔雷什山。低地和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主要河流是库拉河。

气候:??阿塞拜疆气候呈多样化特征,中部和东部为干燥型气候,东南部降雨较为充沛。??首都巴库紧邻里海,冬季温暖,1月平均气温为4℃,7月为27.3℃。北部与西部山区气温较低,夏季平均气温为12℃,冬季为-9℃。境内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毫米左右,但少数地区,如高加索山脉的高海拔区,以及东南部的连科兰平原全年降雨量可达毫米左右。??大部分地区夏天为旱季,干燥少雨;秋末至次年春季为雨季,部分地区有降雪。阿普歇伦半岛全年多风,传说首都的名称—巴库意为“风城”。

自然资源:??阿塞拜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阿普歇伦半岛和里海大陆架。属于阿塞拜疆里海区域的石油探明储量20亿吨,地质储量约40亿吨,石油具有埋藏浅、杂质少的特征。天然气探明储量2.55万亿立方米,远景储量6万亿立方米。此外,境内还有铁、钼、铜、黄金等金属矿藏,以及丰富的非金属和矿泉水资源。??阿塞拜疆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东高加索野山羊、小亚细亚盘羊、高加索岩羚羊和孢子等珍贵动物多生活在高加索山地带。??阿塞拜疆共有约种植物,其中很多可入药。主要树种有橡树,三毛榉、鹅耳枥以及各种灌木,其南部与伊朗接壤的塔雷什山坡不乏珍贵树种,如黄杨、合欢,以及被称为“永久树”的紫衫。

时区:阿塞拜疆属东4区,首都巴库时间比北京时间晚4个小时。3月末至10月末实行夏时制,期间比北京时间晚3个小时。

史典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恩怨

阿塞拜疆的民族众多,共有43个,其他民族人数占到了90%,超过阿塞拜疆族。而亚美尼亚则刚好相反,主体民族是亚美尼亚族。另外,两国信奉宗教也不同,亚美尼亚信奉基督教,阿塞拜疆信奉伊斯兰教。

两国冲突的源头是纳卡地区问题。纳卡地区以亚美尼亚人为主,主要信奉基督教,最早由亚美尼亚管辖,但这块区域却被苏联划归阿塞拜疆。在苏联严密控制下,该地区局势相对稳定,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联逐渐开始瓦解,纳卡民族自治州的民族主义运动抬头,要求脱离阿塞拜疆。亚阿两国关系紧张,年2月到年5月,纳卡战争爆发,三万多人在战争中丧生,双方上百万人流离失所。阿塞拜疆逐渐失去了对纳卡地区的控制权。纳卡地区要独立,阿塞拜疆坚决反对,亚美尼亚争夺纳卡归属权。年5月12日,亚阿两国达成全面停火协议,但仍时有冲突,根源还是纳卡问题。

年12月10日,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宣布独立,但国际上普遍不承认,只被南奥塞梯、阿布哈兹、德左三个联合国非会员国互相承认。

入乡随俗

阿塞拜疆人重视家庭,家族观念浓厚,尊重长辈,爱护子女,妇女承担全部家务。阿塞拜疆人饮食以牛、羊肉以及家禽、鱼类为主要食材,喜食烧烤类食品、奶制品、甜食和瓜果。当地婚礼多为世俗婚礼,在饭店或家中举办,没有严格的宗教仪式,宾客载歌载舞,非常热闹,客人多会向新婚夫妇送礼表示祝贺。葬礼则按穆斯林习俗实行土葬,城市中的丧家一般在街道旁搭帐篷摆筵席,款待前来吊唁的亲友。拜会当地官方机构前,一般需提前以书面形式预约,得到答复后前往。与当地企业、团体或个人会面之前,也需提前电话预约。

城市

??首都巴库是第一大城市、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位于阿布谢隆半岛南侧的海湾内,是里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外高加索地区最大的城市和航运、航空和铁路枢纽。??巴库是著名风城,四季多风,秋季尤甚,夏季干旱少雨,降水集中到秋冬季。??巴库是一座历史悠久古城,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名城。巴库以盛产石油著称。在石油工业的带动下,巴库的石油机械、轻工、食品工业、仪表制造、化工,电子等行业取得很大发展。

第二大城市甘甲市,位于阿塞拜疆西部,距格鲁吉亚边境约60公里。常住人口超过30万人。

第三大城市苏姆盖特市,在巴库西北30公里。是阿塞拜疆主要工业基地,产业以化工为主。人口约30万。

环球导游

席尔旺沙王宫位于巴库老城的最高处,修建于15世纪,是阿塞拜疆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宫殿的主要入口有门楼装饰,设在宫殿的西面,门楼的阶梯通向圆顶的高高的八角形大厅。整个王宫包括席尔旺沙寝宫、会客大厅、赛义德·雅哈亚·巴库维墓、齐古巴特清真寺遗址、穆拉德之门、沙赫清真寺、席尔旺沙家族墓、浴室遗址等。年,席尔旺沙王宫与巴库老城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巴库老城位于巴库市中心,是一座建在突出的悬崖上的古城,具有皇家的豪华和不同寻常的富丽堂皇。巴库老城的古城墙建于12-15世纪间,古城墙全部用石头砌成,完整的包围着巴库老城,至今城墙保存完好,依然很坚固,都是用闪光的削平的石头做成,彼此连接精巧之极,无论从哪个地方都辨别不出接缝。老城内有许多中世纪的历史建筑遗迹:少女塔、商队客栈、公共浴池、清真寺和住宅楼等,依旧是一座鲜活的、生动的城市,居住区内住着当地的居民。

少女塔位于巴库老城的东侧,距离里海边不足百米,是巴库老城的地标建筑。始建于12世纪,后经历代整修与海岸变化,现存建筑高29米,共有8层。年在这里发生特大地震,许多居民楼夷为平地,而此塔却安然无恙。塔平面呈钥匙孔状,北圆南尖,据说有冬暖夏凉之效。塔身全部由石灰石砌成,砌墙的石头一圈外凸,一圈内凹,在墙上构成层层清楚的横线。塔内可以容纳人。现在塔内几乎空空如也,拾梯登上少女塔顶,可俯瞰整个巴库老城。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位于巴库市阿利耶夫大道,是一个建筑和广场连续融为一体的流线型整体规划,这是已故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力作,无疑已经成为了巴库的新地标。整个中心包括一个博物馆、一个图书馆和一个可容纳人的会议中心。这座流线型的建筑不断从地面向上延伸,曲线形的外观表皮将建筑各空间的功能区有效分割并很好地保留了其各自的私密性。博物馆的内部设计同时也与外部景观环境相呼应,为参观者提供相对开阔的参观视野。

火焰塔位于坐落巴库老城边的山坡顶上,是巴库地标性建筑,建成于年,共有三座建筑共同构成火焰的形状,故名火焰塔。晚上建筑表面的灯光会呈现火焰、水流、阿塞拜疆国旗三色和旗手挥舞国旗等画面,犹如持续上演的灯光秀,在海滨大道等地方远观尤其漂亮。

喷泉广场位于巴库市中心的独立大街和阿塞拜疆大街十字路口的东侧,巴库老城的东北角之外。喷泉广场的绿化是外高加索三国首都广场中最好的一个。广场面积相当大,整个广场上有十多组喷泉,但是你从来不会一眼看到广场的整个尺寸,不会感觉到它很大,因为整个广场被参天大树分隔成好几个单元,广场上到处都有浓荫和长椅,所有的单元都以不同的喷泉为中心。广场的中心是阿塞拜疆著名诗人尼扎米雕像及台阶式大喷泉池,广场的周边有很多漂亮的建筑。

国家历史博物馆位于喷泉广场东南,巴库老城东侧,是阿塞拜疆全国最大的博物馆,主要陈列品有:阿塞拜疆通史展,时间涵盖了从史前到年阿塞拜疆并入苏联。国家历史博物馆在苏联革命前是阿塞拜疆石油巨富,大慈善家ZeynalabdinTayev的府宅。博物馆里还有这位巨富的生平和部分住所复原展览。

火祠位于巴库东郊,Ateshgah,是波斯语,意思是“火地”,也就是有圣火的地方、祭祀圣火的地方。巴库地区盛产石油和天然气,很多天然气遇到明火后,就形成了长明火,在古代这些长明火被认为是神迹,当年也就成为了印度教教湿婆派的圣地。原有的长明火在19世纪因为资源枯竭已经熄灭,如今游客看到的是苏联时期人工重新接入的,所以在火祠院内的地面上,你能够看到很明显的天然气管道。

科布斯坦是巴库以南60公里的一个村镇。这里气候干燥酷热,但却有若干相当有趣的景点。最南面的泥火山群是世界上同类地质现象中最大的。泥火山口多数时间平静,甚至游人可以把手伸进火山口的冷泥中。但不时就会有火山活动,喷出泥浆。北面的是两处人文遗迹,一是分布广泛的科布斯坦史前岩画群,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最有名的是在某岩石背后的长长的芦苇船图案。二是岩画所在山下的罗马涂鸦,出于公元1世纪某罗马百人长之手,也是世界已知位置最靠东的拉丁文刻石。

沙基汗宫位于阿塞拜疆西北小镇沙基,建造于年,依然保存完好,是沙基必到的旅游地。沙基汗宫的特别之处是整个宫殿没有用任何的钉子,大面积采用色彩艳丽的马赛克玻璃,当阳光投射进皇宫内,是一番缤纷的美景,美好的多彩世界。宫殿的内墙完全覆盖着十八世纪不同时期的装饰壁画,大部分图案是插满鲜花的花瓶和花卉纹饰,而一楼大厅的一系列绘画描绘了狩猎和战斗场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zy/1944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