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库 >> 巴库宗教 >> 携手全球,共享发展成果特别报道
天气无国界,但温暖有方向。年11月12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中方主办“加强早期预警,共筑气候适应的未来”高级别会议,释放出新的合作信号——《早期预警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中国行动方案(—)》正式发布。这份沉甸甸的承诺,标志着中国将进一步深化全球气象合作,助力全人类共同应对气候挑战。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挥风云气象卫星全球服务作用,依托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中心,从南亚东南亚到非洲大地,从南太平洋岛国到中亚腹地,中国气象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合作故事精彩纷呈。
织密早期预警网络共享中国技术方案
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极端天气已成为全球共同挑战。近年来,中国气象局积极响应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共建云端早期预警系统,共享防灾减灾中国方案——与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气象局、所罗门群岛联合开发云端早期预警系统,助力老挝气象预警现代化建设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为毛里塔尼亚、科摩罗等国家早期预警、气象科技能力建设等提供支持。
年10月,《世界气象组织、生态环境部和中国气象局支持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合作协议》纳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合作论坛成果清单。
年9月5日,“气象早期预警业务平台”被纳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随后,中国气象局代表团访问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南非及非洲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动中非气象早期预警合作走深走实。
此外,中国风云气象卫星为全球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高质量服务,共享多样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观测数据。面向国际用户研发的卫星遥感综合应用平台“风云地球”国际版于年11月正式发布。科摩罗、津巴布韦等非洲国家首次实现利用风云气象卫星监测森林火灾。
风云四号B星监测蒙古国沙尘天气。
利用快速扫描技术,风云气象卫星聚焦受影响地区,提供关键数据。36个国家成为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注册用户。自年底以来,中国气象局通过风云气象卫星和世界气象中心(北京)响应国际应急服务请求余次。
气象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在WMO执行理事会亮相,《早预警早行动》视频在联合国、WMO等官方平台播放,中国早期预警案例在WMO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zj/27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