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库 >> 巴库宗教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二战中最惨烈的战役吴百
年6月22日,纳粹德国突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悍然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虽然非常明白,苏德战争不可避免。因为当时的苏联还没准备好战争的条件,所以与希特勒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希望多争取一点时间做战争准备,再与德国开战。可是法西斯帝国主义怎么会等你作好准备再来开战呢。
然,就在德军火速推进中,德军遭遇到了最惨烈,最血腥的战役一一斯大林格勒战役。
说斯大林格勒战役血腥、惨烈,是因为苏德两军陷入了拉锯式的巷战中。
一、斯大林格勒的战略地位
年,苏德两军经过一个冬季的对峙,双方都在筹划着一场更大规模的战役。德军开始集中兵力准备对斯大林格勒发动攻击。
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后改称伏尔加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大拐弯处西岸。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重要港口。
也是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铁路交通枢纽唯一咽喉,和重要工业城市,战争时期坦克生产地。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也就是说,谁占领了这一地区,谁就取得了战略物资。
年,德军曼施坦因上将指挥第11集团军,首先在里米亚发起攻势,经过近两个月的激烈鏖战,德军占领了克里米亚拉开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序幕。
二、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
1、德军
年6月,德军在对斯大林格勒作战之前,并没有准备出一套完整的作战计划。博克B集团军左翼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和魏克斯第2集团军,就拉开战幕,突然从库尔斯克东北向东攻击,目标直指顿河上游的沃罗涅日。
可以说此时的希特勒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希特勒以为只要保持装甲部队的攻势,则可以一往直前。
其实从军事角度上看,攻击距哈尔科夫较近的沃罗涅什风险要小很多。并且先炸毁乌拉尔兵工厂带,对苏联同样是战略上的重大威胁。而当德军攻击沃罗涅什遇阻时,却绕过沃罗涅什,直取巴库油田。
德军右翼保卢斯第6集团军从哈尔科夫东北发起进攻,以斯大林格勒为目标向东南挺进。苏军在空旷的大草原上很难组织有效的防御和抵抗,德军的进攻非常顺利,很快就突破了苏军防线。德军战领顿巴斯盆地。
斯大林当然不会允许德军占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7月12日,由赫鲁晓夫任军事委员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担负防御任务。7月17日,苏德双方在斯大林格勒郊外展开了激烈交战。
2、苏军
斯大林格勒形势严峻,为缓解紧张局势。危急之时,斯大林想起了年哈拉哈河战役初期,苏军连连失利,是朱可夫将战局转败为胜的,那时斯大林就发现朱可夫是位帅才。斯大林立即将朱可夫任命为最高副统帅。
当时苏联的指挥体系为铁三角形,即斯大林、朱可夫、前线指挥官。斯大林负责国防工业和新式武器及具体行政工作;朱可夫进行战略策划;前线指挥官专门负责打仗。
朱可夫来到斯大林格勒便立即组织了3个集团军,进行反攻行动。由于准备仓促,朱可夫的三次反击都未成攻。
德军突破斯大林格勒城防,从南面突进伏尔加河,将苏军守卫城市的第62集团军同战场上的其他部队分隔开。
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9月14日,德军攻入斯大林格勒城,冲进了市中心。然而决定一场战争是否胜利,不仅仅只靠兵力、武器。还有后勤运输能力、国防工业、将帅的指挥能力和指挥艺术,等都是胜利的保障。
苏军指挥官为了对抗德军的炮兵、空军对地面的轰炸,采用贴身战术。苏军还将党支部建在连队,苏军实行的是政委制。
政委员负责宣传鼓舞士气,解决士兵思想问题,对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起着极大的作用。
德军从地面和地下的废墟中找路前进,也被称为“老鼠战争”。有德军在后来的回忆中说:
敌我双方为争夺每一座房屋、车间、水塔、铁路路基、甚至为争一堵墙、一个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砾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进军斯大林格勒》
德军与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战争残酷到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楼房,每一家工厂都在同时发生激战。
双方的指挥官也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德军将领保卢斯得了眼部肌肉痉挛病,苏军将领崔可夫因长期呆在地下室,也得了湿疹,只得将双手完全包扎起来。
斯大林格勒的红色十月工厂,苏军与德军一边面对面地战斗,一边工厂内的工人还在坚持生产坦克。
德军为了切断苏军的源源不绝的补给,对伏尔加河东岸进行频繁的轰炸。英勇的苏联红军还是不断地赶赴城中增援。然而,刚刚赶赴城中的红军将士们,他们平均存活的时间不超过2天。
这时配置在每个连队的政治委员们,他们每个人都随身带着一个小皮箱,夜以继日地向阵地士兵喊话,要求共产党员身先士卒。所以尽管伤亡惨重,政委们还是利用战斗间隙,从小皮箱里取出描绘“当日英雄”事迹的传单到处分发,并将带有英雄照片的宣传单寄给他们后方的亲友们。
到了晚上,政委们就和战士们谈心,从皮箱里取出跳子棋,多米诺骨牌等娱乐品,来缓解战士们的恐惧心理,让他们懂得使用自己的政治觉悟战胜痛苦。相信自己是在为崇高的目的而战斗,最终必定胜利。
11月中,苏军副统帅朱可夫秘密集结兵力,准备针对德军的“火星行动”,发起代号为“天王星行动”的大反攻。由于德军前锋突出公里抵达斯大林格勒,暴露出其绵长薄弱的两边侧翼。
朱可夫令苏军攻击德军的北部侧翼,迫使德军得不断增援北部侧翼,牵制德军兵力,以减轻攻城的冲量。通过对德军薄弱的侧翼和后方部队的致命打击后,终于将德军围歼于城中,仅一天就攻破了德军阵地。
年1月31日拂晓,苏军将德军第6军团司令弗里德里希.保卢斯等一批高级将领俘虏。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血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终于落下帷幕。
四、希特勒比斯大林差在哪?
二战初期,希特勒的闪电战的确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这也使得希特勒的野心迅速膨胀,可是当实力支撑不起他的野心时,崩溃也就成为必然。
支撑不起希特勒野心的是人心。当德军侵略者在苏联土地点烧杀抢掠时,当苏联红军看到自己家园被侵略者炸毁时,当他们看到年轻女人、孩子被吊死在公园的树上时,一颗火红的心怎能不沸腾燃烧。
上校皮奥特扎耶切夫斯基说:
他对一个德军弃守的据点印象深刻,一具战友的尸体横陈在面前,右手的皮肤和指甲被拔光或撕掉,双眼被戳瞎,左太阳穴上有个烙铁造成的伤口,右脸刚被易燃液体烧得变了形。
结果,每一位苏联红军都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自己死亡之前多杀几个德军,正是苏联人民和军队这种疯狂的复仇之心,使他们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不顾一切地冲向法西斯的刺刀。
再来看看斯大林所领导的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岌岌可危之时,斯大林迅速调用朱可夫,并组织起一支铁三角制指挥中心。为了让他所领导的军队不惧死亡的威胁,他把党支部建在连队上,政委们的宣传、谈心鼓舞士气。为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此,给了我们最重要的启示:一场战争的胜利,与武器、国家经济实力因素是分不开的。但是,起决定性的因素仍然是人,指挥官的指挥艺术及将士们的勇敢战斗的士气。
希特勒不得人心,到最后他的爱将们都要炸死他。而斯大林抓住了人心,所以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红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