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库

我们把生日派对办到了世界遗产大会

发布时间:2022/8/26 15:43:40   点击数:

年6月,是“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正式列入世界遗产五周年。7月6日,在中国国家文物局(NCHA)、联合国教科文世界遗产中心(UNESCOWHC)、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China)以及西安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主办,在阿塞拜疆巴库举办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举行了主题为“诗与远方”的纪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遗产申遗成功五周年摄影展及文化沙龙边场活动。

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衔代表沈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亚太部主任景峰、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河野俊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委姜波及李素美、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明非、哈萨克斯坦外交部第一秘书KULMUHAMMEDZHAZIRA、吉尔吉斯斯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顾问AinuraTentieva、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局长王庆华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开幕式。

此次以丝绸之路摄影为主题的边场活动,是中、哈、吉三国的又一次联合活动,涵盖了中、哈、吉三国丝路沿线的地理风貌、传统活动、人文风情,以图片展示及动态影像视频播放的形式,介绍了丝路人文风光及世界遗产保护的相关工作,展示丝绸之路遗址文化、人文风光、美食传播,使更多的人了解丝绸之路,感受文化交融的魅力。摄影展览于7月6日-7月7日在巴库会议中心开展两天,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机构专家代表参观了本次展览。

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

在致辞中指出

丝绸之路上的珍贵遗产遗迹,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见证了不同种族、民族或国家在丝路形成、发展中的作用,从中可感悟、体会到不同民族文化和文明的力量,在促进民心相通、弘扬丝路精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纽带作用。中国国家文物局将加强“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用好历史文化遗产,深化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政府和民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构建文化遗产双边、多边交流机制与合作平台。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衔代表沈阳

发表致辞表示

丝绸之路把中、哈、吉,以及准备申请世界遗产的丝路沿线国家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和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崭新的时代光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亚太部主任景峰表示

在UNESCO世界遗产中心的协调下,中哈吉三国最终实现了丝绸之路的跨国申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这条跨度近公里的文化遗产涵盖了33处遗迹,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友好往来、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国文化包容、开放、协作的姿态。

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明非表示

乘中欧专列可首次由中国西安抵达阿塞拜疆巴库,今天又在巴库举办丝绸之路国际摄影图片展,真正体现了丝绸之路从古至今,在思想、政治和文化交流等方面交流融合的重要作用。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不但收获了5处世界遗产,也成立了IICC这样的ICOMOS专业组织,极大地展示了西安的文化遗产内涵。今后西安市政府将继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丝路起点城市作用,不断推动文化遗产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河野俊行表示

IICC-X作为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协调委员会国际秘书处,在申遗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纽带作用,为申遗的成功贡献了一份力量。在申遗成功后依旧不懈努力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宣传工作。

哈萨克斯坦外交部第一秘书

KULMUHAMMEDZHAZIRA女士发言表示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哈方从各个层面一定会继续支持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用好历史文化遗产,深化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吉尔吉斯斯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全委会顾问AinuraTentieva女士发言表示

申遗的成功使得人们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zj/249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