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库

良渚古城申遗成功微科普,文化人入门必读

发布时间:2025/4/20 10:17:58   点击数:
良渚申遗成功画面当地时间年7月6日10时42分,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根据世界遗产第3、4条标准,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看了这条新闻,我发现有很多知识不明白,就学习了一下,顺便给需要朋友科普一下。一、良渚的“渚”怎么读,什么意思来源:百度汉语二、什么是申遗“遗”即是指世界遗产。“申遗”即是指世界上国家和地区以某一地区的特殊遗产价值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申请加入世界遗产的行为。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六项标准中的一项或几项方可获批,具体如下:代表人类创造智慧的杰作;在建筑、文物等方面,展现了人类价值观念在一定时期的重要交流;能为现存或已消失的一项文化传统提供唯一或独特的证据;一种建筑物、建筑风格能展示人类历史重要发展时期;是一种传承人类具有土地利用或海洋开发的典范,代表了一种或多种文化等相互作用;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等存在直接或实质的联系。能够提名就有这么多要求,要想申遗成功,可见有多难。三、良渚古城遗址简介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良渚古城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之前,是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年,持续发展约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四、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的意义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此次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四大文明古国得保。之前,我们从小到大听到都是中华文明有年历史,这实际是我们自己的说法,国际上并不承认。国际上说中国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约公元前年或年),我们的历史只有多年。因此,如果按照之前国际上的说法,我们就要被踢出“四大文明古国”的名单了,并且有可能连前十大恐怕都排不上。大家请看如下数据:中东两河流域文明(主要由苏美尔(Sumerian)、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组成)开始于公元前年左右;埃及尼罗河流域文明也开始于公元前年左右,希腊爱琴文明开始于公元前年左右,印度河流域文明开始于公元前年左右。如果把我们的文明起点定于公元前-年,我们还能算“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吗?这是文化诛心,知道不?好在我们的良渚文明(83年考古)终于以不争的事实得到了国际的承认,我们的历史起点以确凿的证据提前了余年。良渚文明属于南方文明,我们北方文明当时应该正处于三皇五帝时期(夏朝建国于公元前年)。之前国际不承认我们的夏朝,现在看看我们公元前多年就有了良渚文明,更别说黄河流域发源的北方文明了。五、良渚文明发现经过年,施昕更在良渚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年,出版了《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遗址初步报告》。施昕更成为良渚遗址的第一个发现者,是探索良渚文化和良渚文明的先驱。年,夏鼐先生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名称。年,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的发掘,使人们对良渚文化的认识取得了重大突破,第一次在典型的良渚文化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璧等玉礼器,将长期被视为“周汉古玉”的良渚玉器放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年代坐标,自此,长期以来笼罩在良渚玉器上的神秘面纱被撩开了。在前一阶段考古诸多发现的启示下,浙江考古工作者在良渚、瓶窑一带相继发现了反山显贵者墓地,瑶山、汇观山祭坛与墓地,莫角山巨型建筑基址,塘山“土垣”等大型遗址,以及一大批良渚时期的村落遗址和墓地。目前已发现各类遗址处,它们共同构成了分布密、类型多、规格高的遗址群落。学者们称之为“良渚遗址”,它是整个良渚文化的中心,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片“圣地”。年,考古学家又发现以莫角山宫殿为中心的四周还有一圈环绕的城墙。这个大发现标志着在七十年考古历程中,继发现良渚遗址、命名良渚文化后的又一个重要的阶段——确立了良渚文明。六、良渚文化有哪些先进的地方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古文化,距今-年。《鹖冠子》记载说“成鸠氏之国……兵强,世不可夺”,实际上就是说良渚文化集团的武力强大,天下无敌。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的分野显示出社会分化的加剧;刻划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成熟文字的前奏。专家们指出: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文化发展分为石器时期、玉器时期、陶器时期。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文化玉器,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环太平洋拥有玉传统的部族中,独占鳌头。而其深涵的历史文化底蕴,更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文字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良渚文化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单个或成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划符号,学者们称之为“原始文字”。良渚文化时期,稻作生产已相当发达,从出土的大量三角形石犁等农具看,良渚人已摆脱一铲一锹的耜耕而率先迈入了连续耕作的犁耕阶段,从而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良渚文化以黑陶著称,胎质细腻、造型规整,器种变化多样,用途分明,尤其是鼎、豆、壶的组合,构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和百度百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ls/273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