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库 >> 巴库交通 >> 作家昝伟鼠年特别奉献阳高,让我揣摸你的
去年有一首歌曲《38度6》,在大街小巷不停传唱,在火山抖音甚至刷屏,让38度6原本不高的温度却唱热了心头,唱哑了喉头。其实,任何东西都是有温度,也包括一方土地、一座县城。
一方土地、一座城市有她的温度,就像我们的故乡——阳高也是如此。
一座城市的温度是什么?我想是人们对她的认知,对她理解,对她的亲近,对她的付出。这种温度有着持久性,也着阶段性,更有着双重性,这种温度是这个地方的历史在现实中的倩影,是这个地方的文化在岁月中的积淀,是心灵对这个地方现实影像和历史的感知,是时光受外界影响后给这个地方遗留的痕迹和故事。这种温度时温时凉,可知可感,取决于这片土地、也取决于她的子民,是一种相辅相承的、互补的关系。就像“亲不亲故乡人,温不温故乡土”、“故乡是根藤,缠也绕不清”,人们对故乡的情节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德;可是,也是有时故乡就像乳房干瘪的母亲,儿子只能送做他姓,或背井离乡,正如柳如是的“若是故乡月儿明,何以再做他乡人”,李太白的“床前明白光,疑是地上霜”,王摩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个不愿意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那个不想亲近故乡那多情的土地。
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个答案。
有人说,幸福感,是一座城市温度的来源;有人说,文化底蕴,才能带给城市温度;有人说,奋发的精神,一座城市的温度来自于一座城市的人所传递的元素;也有人说,气候与环境的适宜,让人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融入身心;还有人说,热情与好客,善良和多情,这里的人们会把土地里的“根”与“性”,如实地展现出来,让你愿意驻足,能够栖息疲惫的身心、困乏的心灵……
这种温度,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可以用人心去衡量,可以凭文化来检验,可以让历史来评说,可以靠口碑来传递,可以叫文字来辐射。这种温度,很暖,不管冰天雪地,不管狂风骤雨;很真,只要你去品,去体味。
之一、这里的温度,山水可鉴
阳高县地处山西省东北部,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位于东经3°28′36″~4°6′5″;北纬39°49′50″~40°3′0″之间。县城在阴山余脉云门山脚下5公里许。西距煤海大同52公里,经大同去省城42公里;东经张家口去首都北京37公里,近于京包铁路中段;经集宁北去二连57公里。
有这样一本书,叫《北纬40度》,是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东来。做起这样一个书名,是因为:一是赞叹北纬40度线的人文辉煌,北纬40度,是北京地理方位的纬度代号,是中国的政治、经济腹地和亚洲人文中心;二是惊叹北纬40度线的神秘力量,在地球北纬40度附近,有许多神秘而有趣的自然现象,奇观绝景比比皆是,自然谜团频频发生;三是感叹北纬40度线的沧桑裂变,北纬40度线,横穿地球上的中国、日本、美国及地中海等重要地区,它下面的地壳是一条神秘诡谲的躁动带。
北纬40度孕育了太多著名城市,沿着纬线慢慢“溜达”,三步一小城,五步一大城。北京就在北纬40度。从北京向东,有平壤,美国的芝加哥、底特律、费城、纽约,向西有杜尚别、巴库、安卡拉、罗马、巴塞罗那、马德里等等,名城要塞数不胜数。阳高,这一小小的县城也有幸分布在北纬40度线上,大片然毫不吝啬,为这里创造了许多有温度的人文美景和自然景观。阳高的温泉远近闻名,地热温泉高达04℃,云门山、九龙、阳光九九、胜利、豪浴等多家温泉。泉水中富含二十多种有益人体微量元素,如钙、铁、锌、钾、硒等多种微量元素,温泉中的苏打呈弱碱性,有助人体酸碱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另外,其抗氧化作用能预防皮肤老化、美容养颜。吸引了各地的朋友慕名而来,其温度自不必言。阳高县旅游资源丰富,品类繁多,底蕴深厚,潜力巨大,是晋北地区少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县之一,需要我们后代去认真地挖掘、研究、发现。北岳恒山最高峰——六棱山风景秀丽,山势险峻,主峰黄羊尖脚下的汉白玉石林,火山群体连绵起伏,一年四季都有人不辞辛苦,来这里观赏、拍照。这片大地上,还有明代长城、罗文皂怪坡、秋林冰洞、天然土林、桑干河美景,还有50年代毛泽东主席亲笔批示的全国水土保持典型大泉山以及致富山、十二连山百里生态长廊,已自成一境;有被列入国家保护文物的沧桑古朴的云林禅寺、闻名中外的“许家窑人”遗址、雄浑壮观的古城汉墓群……这里可以春游守口堡,赏杏花;可以夏览桑干河,泛舟碧波;可以秋驻果树园,品味杏果与葡萄;可以冬至玉安生态岛,滑雪与雪亲近。近几年,阳高打造旅游产业,营造出了玉安生态度假岛、大泉山红色旅游、佳润养生区、云门山边温泉、守口堡古堡、六棱山奇境为主题形象,集休闲观光、登山健身、探秘自然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片区,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这里的温度,山水可鉴。
阳高的温度,是她的热情好客,就是她带给人们的愉悦;也是人们对她的感情,期盼在她那里能“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与山水有亲密的接触、互动、交流。
作家简介
昝伟,山西阳高人,曾有笔名雨墨,一枚文学、历史、爱好者。从小就喜欢写写,无力画画,在校刊、阳高广播电台、《北岳》、《诗友集刊》、《大同晚报》、《山西电力报》、《中国电力报》发表过文章,但终无所成;以前在企业从事行政工作,近年专注中小学语文培训。
为忠微拍谢谢您的鼓励,我会加倍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