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库

我必须要向你安利高加索三国一

发布时间:2021/3/15 13:42:05   点击数:

我一直觉得高加索三国的那段旅行,是我旅行体验最佳的经历。

早在刚到第比利斯的第一天,我就已经感受到格鲁吉亚人和国内同胞的热情对待,我对这里有非常舒适的初印象;而这种好的旅行体验,也一直持续到了其他两个国家——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直至回国。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高加索这个词的第一次登场,是在初中地理课本上(甚至在我的游记里),作为亚欧大陆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一线)而存在。但是地理上的分界线并不等同于文化的分野,如今沿线的多数国家包括俄罗斯、土耳其、高加索三国都不会自认属于亚洲。

?第比利斯的街头随处可见飘扬着的欧盟旗帜,尽管格鲁吉亚既非欧盟也非北约成员。这样的吃相我觉得是有点难看了。

高加索地区一般是指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苏联解体后独立,其官方语言均非俄语,但由于历史惯性,俄语依然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莫斯科国立大学在巴库还设有一所分校(莫大的另一所分校位于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

这三个小国家夹在俄罗斯、伊朗、土耳其三个大国之间;而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三小国不仅内部互相撕逼的厉害,它们与这三个强国、大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多是被欺负的角色。

?下面将会根据这个地图讲讲其中部分国家间的爱恨情仇

01

格鲁吉亚VS俄罗斯

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地区不受格中央政府控制,事实上处于独立状态。在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格搞了一个大新闻,试图收复南奥塞梯,结果被俄罗斯及阿布哈兹联军胖揍,随后双方关系陷入冰点。但是回想当年,两国还是有一段蜜月期的。

?位于格鲁吉亚北部山区的俄格友谊纪念碑,该碑建立于年。用以纪念Georgievsk条约签证周年。通过该条约格鲁吉亚可以报沙俄的大腿,以抵抗南部波斯的侵扰。只是目前这段友谊已经成为往事。

虽然两国官方关系趋冷,但是两国车辆还是往来频繁,在第比利斯的街头,经常可以看见许多车辆挂着俄罗斯或亚美尼亚牌照。格鲁吉亚也仍然对俄罗斯免签。

02

土耳其VS亚美尼亚

两国尚未建交。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在一战前后对境内的信奉东正教的亚美尼亚人进行了有计划的种族灭绝性的大屠杀,但是现今土耳其政府拒绝为此道歉,这也是欧盟拒绝其加入的理由之一,曾对其作出评论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的名字叫红》的作者——奥尔罕·帕慕克甚至因此被起诉。

?曾经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触角遍及地中海-黑海、红海、波斯湾以及里海,国中哈士奇的祖上是真的曾经阔过。

另一方面,东亚美尼亚部分被沙俄攻克苏联解体后终于独立,而所谓的西亚美尼亚部今日却位于土耳其的东部,作为亚美尼亚象征被印在货币之上的阿拉拉特山以海拔m成为土耳其的最高峰。而它距离土亚边境仅有20公里。

?无论是在火车里/在市区,从亚美尼亚方向望去的大/小阿拉拉特山,在一片平原丘陵之中都是拔地而起的态势,难怪当地人会奉之为圣山,并相信诺亚方舟最终停在了山顶之上。

03

亚美尼亚VS阿塞拜疆

两国曾同为苏联时期的加盟共和国,但独立后并未建交。因为这两国有着严重的领土争议,苏联解体后的几年,阿塞拜疆境内一块亚美尼亚人居住区——纳卡地区通过战争获得了事实独立,而阿国对此非常的愤慨,不仅在任何场合都坚称纳卡是我们阿塞拜疆不可分离的部分,任何曾访问过纳卡地区的游客都将被阿塞拜疆拒绝入境。虽然两者为邻国,但是却老死不相往来,如果想从埃里温到达巴库必须绕道格鲁吉亚/伊朗等第三国。

?埃里温地铁随处可见的亚美尼亚古地图,一个曾经短暂辉煌的亚美尼亚,是现在版图的几倍之大。。

?阿塞拜疆的新地标建筑——火焰塔,与拜火教相关联,这里曾经有诸多来自波斯的拜火教徒,但如今大部分已经改奉伊斯兰教。

值得一提的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与阿塞拜疆同为穆斯林国家的土耳其曾越界参与上述冲突,虽然没能扭转局势。

?旗帜上共有的星月标志,相似的突厥传统,共同的敌人亚美尼亚,让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紧紧相拥在一起。

阿塞拜疆在亚美尼亚西部还有一片纳希切万飞地(飞地意为与主体国土不相联不接壤的土地),由巴库出发的飞机因为阿亚两国的紧张关系无法直飞纳希切万,必须转弯沿着阿塞拜疆与伊朗边境飞行。

?巴库-纳希切万的飞机航线示意图

这样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地理)关系,也是促进我探险的动力。尤其是这种建立在历史认知上的旅行,它是真真切切会帮助自己突破以往传统和常规的认识,从微观见宏观,重新审视世界格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jt/2064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