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库

格鲁吉亚神到此处也要为之流连vol1

发布时间:2023/3/14 12:24:27   点击数:

一开始计划去格鲁吉亚,不是因为它登过《孤独星球》杂志的封面;也不是因为它被评为全球十大最值得旅行的国家之一。而是在三月初的朋友圈,看见有朋友在那边旅行,发了不少美照,才知道世界上有个国家叫“格鲁吉亚”。

除了迷人的风土人情,当得知在那边旅行的费用跟在东南亚游玩的费用相差无几,便顺理成章地将它排进自己的旅行计划中。

一个月后,R问我,想去哪里旅行。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格鲁吉亚。不成想,R的一个老朋友正好在格鲁吉亚的首都——第比利斯(Tbilisi)工作生活多年,并一直邀他去那边度假。出于这样奇妙的缘分,我们最终把旅行确定在这个有点冷门的国家。

对目的地做功课是我旅行前的习惯。这让我发现,格鲁吉亚与西方历史上重要的神话故事有着紧密的联系。耶稣部分圣袍的埋藏地;普罗米修斯被囚禁的高山;美狄亚与黄金羊毛的发源地……这些传说都在此划下过浓重的一笔。这里曾是众神到访的国度,被称为“上帝的后花园”似乎也不夸张。

神到此处也要为之流连

我和R从阿塞拜疆的巴库乘坐火车进入第比利斯。火车设施陈旧,像我们的绿皮火车,需要卧铺一夜,才能到达。途中的两次边检导致列车大约晚点40分钟。范说,有时候,可能是某些乘客的签证出现了问题,才会误点,上次他从巴库回第比利斯也耽误了些时间。

▲美女导游Kete

随范同行的是当地的美女导游Kete。都说格鲁吉亚盛产美女,Kete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由于这次出游的时间短,所以行程安排得比较紧凑。我们才坐上汽车,就已经开始当天的行程,跟随着Kete前往姆茨赫塔(Mtskheta)——一个距离第比利斯20公里的城市。

▲Svetitskhoveli教堂

之所以要到姆茨赫塔,是因为这里有一座教堂的诞生与耶稣有着直接的联系。Svetitskhoveli教堂位于姆茨赫塔城镇的中心。在汽车驶往教堂的途中,Kete告诉我们,相传在教堂的底部埋藏着当初耶稣受刑时所穿圣袍的一部分。后来,在教堂接待处细看过介绍手册,便知道了整个故事的始末。

据传说,在Svetitskhoveli教堂还没建成的时候,这里有一个坟墓埋葬着一个叫Sidonia的女人。随同她下葬的还有耶稣受十字架之刑所穿的圣袍。这件圣物是她的弟弟Elioz从一位罗马士兵手中买下的。当时他在耶路撒冷亲眼目睹了耶稣被钉十字架受死的整个过程。

Sidonia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当她得知弟弟得到了耶稣圣袍,便早早守在姆茨赫塔的城门口等待他的归来。一见到弟弟,Sidonia就夺过弟弟手中的圣袍。不幸的是,在碰到圣袍的一刻,Sidonia因为过分激动而死亡。

人们无法将圣袍从她死死拽住的双手中抽出,只好将其随同Sidonia一起下葬。直到年,国王Mirian宣布基督教成为格鲁吉亚的国教,并下令在Sidonia坟墓上修建教堂。奇怪的是,人们无论如何也砍不倒坟墓上的一棵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的黎巴嫩雪松。直到圣尼诺祈祷了一个晚上,这棵松树才得以被移除。

当地人物尽其用,将砍去的雪松作为支柱来稳固教堂。后来,每每有圣油从这根支柱上流下,治愈了生病的人。因此Svetitskhoveli教堂翻译过来,也被称为“生命之柱教堂”。

作为基督教的三大教派之一,东正教是当今格鲁吉亚的国教。在这里,你可以看见大大小小的东正教教堂遍布各处。虽然格鲁吉亚的国土面积仅有浙江省的3/5,但Kete告诉我们,这个国家的教堂千座不止。

这些教堂各有各的风格特点,但是作为与神交流的场地,其内部的功能构造与教会文化大抵相符。不同于天主教与新基督教,东正教教堂内部不设座椅。因为他们认为信徒站着能够更加专注地与神交流。

而有些参观过的教堂也存有一把座椅。它们都被安放在穹顶之下正中央。这把椅子同样不是为人所设,范说,而是专门为神所设立的位子。

不同于其他教堂的穹顶之下,位于姆茨赫塔郊外的季瓦里教堂(Jvari)的中央垒筑的神台上则矗立着巨大的木质十字架,周围铺满香叶,散发的香味温软袭人。墙壁凹凸不平的石块透露着Jvari的沧桑,让人更确信它是姆茨赫塔教堂中最古老的一个。Jvari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世纪,当时的山顶仅矗立着一个十字架,随后三个世纪才有教堂开始兴建。

从这里望去,我们可以看到Mtkvari和Aragvi两河的交汇。两条河流有着不同的颜色,在交界处呈现出一道清晰的分界线。姆茨赫塔就在河流的右边。城市周边环山,生命支柱教堂高耸其间,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

随着旅行时间的渐长,那些神话故事发生时间也在往历史的深处推进。我们从第比利斯往西而行,到达库塔伊西(Kutaisi)。这里是导游Kete的家乡,也是古希腊神话“金羊毛”的所在地。

▲古格鲁吉亚版图▲库塔伊西城市徽章

当时的格鲁吉亚分为三个国家。黄金羊毛就位于现格鲁吉亚西部,一个叫做科尔基斯(Colchis)的国家。再确切点,可能就在Kutaisi这座城市。因为至今象征Kutaisi的城市徽章上还绘着挂在树枝上的黄金羊毛和阿耳戈号船。

另外,在老城区中心有着一个巨大的城市喷泉,上面层层叠高的金色动物据说都是格鲁吉亚各处考古发现的文物放大版。由此也能说明古代的格鲁吉亚有着丰富的金属矿藏和高超的冶金工艺。

相比古希腊人为之向往的黄金国度Colchis,如今的Kutaisi则显得过于寂寥。它就像一个垂垂老矣的美人,唯有老城区这颗心脏还保持着跃动的活力。即使在稍微凉爽的傍晚闲逛Kutaisi的大街小巷,也只能看见寥寥的行人。偶尔一辆轿车咆哮而过,则让空旷的街道更显落寞。

▲巴格拉特大教堂(Bagrati)▲格拉特修道院(Gelati)

你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格鲁吉亚的第二大工业中心。现在,很多游客只是把Kutaisi当做一个前往巴统(Batumi)的中转站,并不会停留过久。让人在此驻留的主要原因是这里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巴格拉特大教堂(Bagrati)和格拉特修道院(Gelati)。

之前说过东正教教堂里没有座椅,同样内部也鲜少设有神的雕塑。这与公元8-9世纪拜占庭境内的“圣像破坏运动”有着直接关系。虽然没有立体雕塑,但是墙壁上繁复的壁画,以及挂在墙上的圣像画可能比天主教堂还要华丽得多。

Gelati的壁画是旅途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它位于库塔伊西(Kutaisi)城外12公里。不同于其他肃穆冷寂的教堂,Gelati修道院内的主体建筑——童贞女教堂内部酒红色的主调让人耳目一新。

绚烂的壁画里绘有幅绘画装饰的福音集、正对入口的圣母玛利亚、北墙的格鲁吉亚七代君主像、教堂建造者大卫四世,以及天使长加百列、米迦勒……皆以酒红色勾勒、涂抹。即便还没喝上著名的格鲁吉亚葡萄酒,也要被此处浪漫的壁画浸得微醺。

外部的屋顶同样为我所爱。如祖母绿般的琉璃瓦聚成三角形状,零星的棕红色点缀其间,仿佛宝石。Kete跟我说,这些琉璃瓦都是匠人手工打造……难怪如此耐看。

另一座巴格拉特大教堂的屋顶同样值得珍藏。它位于Kutaisi老城的乌克梅里奥尼山上。从大教堂前的大草坪上可以俯瞰整座城市。蒂凡尼蓝的屋顶从老远处就吸人眼球。

教堂内部千篇一律,在建筑的外部走上一圈,登上旁边一道荒草漫漫的城墙,凉风吹拂,俯瞰Kutaisi,是满满当当行程中难得的清净时刻。

从平地到高山,我们攀援至三千多米的高地,故事传奇也回溯到了更加幽远的上古时代。那时候的人类茹毛饮血,全然兽性。普罗米修斯从奥林匹斯山盗取天火赠予人类,给人类以智慧。为此触犯宙斯,被囚禁于高加索山脉的一处悬崖,受恶鹰啄食肝脏,永不能寐,饱受永恒的痛苦。

而我们驱车前往的卡兹别克(Kazbek)便是普罗米修斯承受永恒痛苦之处,也是高加索山脉最高峰之一,海拔米。

从第比利斯出发,一路北上,经过Aragvi河与Ananuri城堡,这里就是登过《LonelyPlanet》杂志封面的景点,也成为了格鲁吉亚一张极具代表性的明信片;

路过Dariali峡谷,这里的地理条件极其适合滑翔,所以众多的游客这里飞翔,眺望远处白雪覆盖的Kazbek山峰;

最后达到海拔多米的圣三一教堂(GergetiTrinity),这座被称为离天空最近的教堂,可以俯瞰整个斯特潘茨明达镇(Stepantsminda)。

行程3-4个小时,目的地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因为整个路途处处皆风光。刺芹、蓝蓟、波斯菊、西南风铃草、香叶天竺葵……开在漫山遍野,山坡被柔软的绿草覆盖,褶皱处偶有白雪残留,阳光清爽得像玻璃杯中的苏打水……他们说,冬天的Kazbek蔚为壮观,最值得一看。而我可能更爱夏天的它,柔情里带些冷峻,淡漠中充满生机。

终日在山崖上饱受被鹰啄食之苦的普罗米修斯,那时看到这样的景色,或许痛苦会减轻许多。这是不幸之中的一丝甜蜜,足以让他熬过三万年漫长的惩罚。

-BeContinued-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js/254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