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库

车臣为何叛乱是美国的阴谋还是历史恩怨看

发布时间:2022/11/22 13:08:17   点击数:

年12月,一支近4万人的俄军集结在高加索山地区。配合他们的是辆坦克、辆战车、门火炮和迫击炮。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占领车臣首都格罗兹尼,消灭所有叛军。经过了漫长的拉锯战后,装甲部队攻入了市中心的广场。这里空无一人,但当所有装甲车里的士兵出来后,他们被躲在暗处的狙击手一个接一个地杀掉了。

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车臣是什么地方,#车臣#能让俄罗斯陷入这样的苦战。今天咱就来聊聊车臣和俄罗斯的恩怨历史。车臣面积1.7万平方公里,人口万。从地图上看它位于高加索山脉以北,夹在里海和黑海之间,是个弹丸之地。虽然面积狭小,却是进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它紧邻的大高加索山是俄罗斯在这片南部边疆的唯一天险。

车臣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从中亚到欧洲的石油管道经过这里。可以说只要控制住车臣,就等于控制住了俄罗斯的命脉。这也就是为什么当车臣宣布独立时,俄罗斯不惜任何代价也要重新占领它。历史上车臣就没消停过,准确地说这里的人民一直饱受战乱之苦。从13世纪起蒙古人就蹂躏了这里,之后车臣又遭到了帖木儿和奥斯曼土耳其的光顾。

后来车臣投靠了穆斯林阵营,信仰伊斯兰教。到了18世纪俄罗斯逐渐崛起,在俄土战争中打败奥斯曼土耳其后,俄国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了高加索地区。俄国人在该地区的侵略行为遭到了车臣的顽强抵抗。从此揭开车臣和俄罗斯百年厮杀的序幕。

车臣是特殊的,与俄罗斯征服的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人信奉伊斯兰教,与俄罗斯的东正教势不两立,这让车臣更难融入俄罗斯,进而引发了后面一场场悲剧。18世纪末,车臣的宗教领袖带领人们发动反沙俄的战争,最终战败被杀。年,俄罗斯发动高加索战争,沿途烧杀抢掠。年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再次派兵全面入侵车臣,车臣人进行了拼死抵抗。

直到年,俄罗斯的军队经过半个世纪的征战终于占领了这片土地。

目睹了车臣人敢于反抗追求自由的精神后,大臣曾向亚历山大奏折:只要还有一个车臣人活着,这里就不可能安宁。这位大臣说得没错。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战争,与一个又一个侵略者作战车臣人早就锻炼成了一个好战尚武的民族。虽然俄罗斯凭借强盛的国力将整个高加索纳入了自己的版图,但后面的日子一点都不消停。

俄罗斯人征服这里时的所作所为给车臣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只要有机会,车臣人就会揭竿而起。暴动和起义频频发生,从年到年,仅十年间大规模的起义就有三次,但车臣数次想独立的行动都失败了。十月革命后,苏维埃将车臣划为自治州,给予了一定的自治权,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信仰。

虽然车臣人不满苏联在经济上采取的政策,但这样的做法确实缓和了双方的矛盾。不过仍有一部分人不为所动,他们坚持认为独立才是解放的唯一方法。这些人成立了地下组织,展开反苏行动,这种做法给车臣人民带来了灾难。时间来到年,德国大举入侵苏联。

高加索地区丰富的石油是德军迫切需要的战略资源,希特勒计划通过占领高加索来夺取巴库油田。车臣人仿佛看到了独立的机会,于是决定和德军合作。作为回报,希特勒答应他们在战争结束后车臣会拥有充分的自治权。就这样,车臣站到了纳粹一边,为德军提供情报和后勤物资,甚至有人拿起枪上了前线。

整个二战期间,共有2万高加索地区的人参与了反苏运动。事实证明他们站错了队。随着德军被拖入拉锯战形势越来越被动,他们最终被赶出了高加索地区。苏联对车臣人的反叛极为愤怒,决定将他们流放到中亚和西伯利亚。就这样,车臣人被迫离开了他们世代生活的土地。

根据规定,每个家庭携带的行李不能超过公斤。人们被赶上火车,如果敢离开既定位置就会被旁边的士兵射杀。据统计共有13万人死于流放,直到年他们才被允许回到自己的故乡。当几十万车臣人拖家带口回到这片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时,发现这个地方是那么的陌生。不仅自己的土地和房屋成了别人的东西,就连建筑、街道都改了名字,再也找不到属于自己民族文化的迹象了。

冤冤相报何时了,车臣人的内心就像一个火药桶。只需要在合适的时机用一颗小火星引爆,终于这个机会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西方的和平演变取得了成效。苏联内部也是千疮百孔自顾不暇,车臣怎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年9月6日车臣人发动政变,

推翻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

那这时候的苏联是怎样的状况呢?先是8月苏联的将军元帅们逼宫戈尔巴乔夫让他放弃所谓的新联盟法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苏联解体。为此元帅们不惜动用军队,引发了著名的事件,但结果却是自己被捕入狱。紧接着戈尔巴乔夫辞职,叶利钦成为了掌权者。在苏联一片混乱的情况下,根本没人顾得上车臣的情况。

讽刺的是这次车臣政变的领袖曾是苏联的空军少校杜达耶夫,他从小就跟着家人被流放,13岁才回到自己的故乡,仇恨的种子从那一刻起就被埋下了。10月车臣内部进行总统选举,杜达耶夫被选为总统。一个月后总统宣布成立主权国家车臣共和国。在苏联正式解体之前,车臣就先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撕开了一道裂痕。

这一年的年底苏联不复存在,红旗缓缓降下,三色旗升起。但这时候俄罗斯依然是自顾不暇,叶利钦挤掉戈尔巴乔夫后需要巩固自己的权力,为此他不惜在年10月4日炮击苏维埃宫,解决了所有的政敌。直到年焦头烂额的叶利钦才回过头来解决车臣的问题。

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处理不好民族问题就会非常麻烦。而且高加索地区不止车臣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文化宗教等矛盾错综复杂。真要让车臣独立了怕是整个高加索地区都没了,这无异于给了当下羸弱不堪的俄罗斯致命一拳。老对手美国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早在苏联时期美国就向车臣渗透,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暗地里支持车臣独立。

年底俄军兵分三路进攻车臣。最初投入的兵力将近4万,包括辆坦克、辆战车、门火炮和迫击炮。所有人都觉得动用如此力量打车臣这样的弹丸之地还不是小菜一碟吗?俄罗斯国防部长格拉乔夫甚至叫嚣一个团最多需要几天时间就能占领车臣。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打了在场所有人的脸。

杜达耶夫本身就曾是苏军少校,对苏军即现在的俄军作战方式了如指掌,利用山地、城市里的建筑展开游击战和巷战,使俄军的现代化装备很难发挥作用。除此之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雇佣兵也赶到车臣与俄军作战。这里当然少不了美国的事,美国希望看到车臣以及其他高加索地区独立,让俄罗斯彻底变成一个三流国家。

虽然俄军通过锁定杜达耶夫的位置炸死了车臣的领袖,但因长期的消耗战和国内的压力,叶利钦被迫和车臣于年签订了和平条约。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4千多人阵亡、1.7万人受伤、3千人失踪。

就像之前说的,车臣对俄罗斯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不容有失。另一边,第一次的交手让车臣极度膨胀,他们开始主动进犯俄罗斯的领土,并多次实施恐怖袭击。俄罗斯需要一个英雄来挽救局面,而时代选择了普京。

年普京成为俄罗斯总理,与懦弱的叶利钦不同,普京强硬地表示在国土完整这个问题上没有商量的余地。如果不彻底消灭这些叛乱分子,这些人以后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并说出了那句名言: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而我的任务是送他们去见上帝。年10月,俄军先是对车臣进行空中打击。紧接着10万地面部队从三个方向进攻车臣首都格罗兹尼。

年2月,车臣重新不被俄罗斯掌控,第二次车臣战争以俄罗斯胜利告终。对俄罗斯来说从20世纪末到新世纪初是个多事之秋,先是苏联的解体和休克疗法让俄罗斯羸弱不堪,之后国内外的反动势力抓住这个机会想要彻底打垮战斗民族。

所谓乱世出英雄,在国家危亡之际普京站了出来,把俄罗斯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而这位硬汉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这里是历史考察站,喜欢我的视频就请点赞转发收藏。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js/250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