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库 >> 巴库介绍 >> 四种死亡之因第八章临死之前的心
Namotassabhagavatoarahatosammàsambuddhassa.(3次)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3次)
阿毗达摩轻松谈
加纳卡阿毗旺萨尊者
愿一切众生生活安详,
睡眠安稳有着甜美的梦!
愿吉祥与荣耀伴随着他们醒来!
愿他们能够断除恶行,
不致陷入四恶趣!
愿他们都能圆满三十个波罗蜜(pāramī),
使心灵一步步地臻于圆熟。
第八章临死之前的心路过程
前面的章节已谈过心识的种类(心的类型)和业执行之法则。人总是忙于这些善和不善思惟与这些善和不善行。正当汲汲营营之时,死亡轻敲他的肩膀,他就必须抛下他的财富、土地和所爱的人,永远地与世长辞。因此,我们应该知道临死之前那时刻的重要性,而且我们应该知道如何面对死亡的来临。
一、四种死亡之因
死亡是由于四种原因:(一)寿命已尽;(二)〔令生〕业力已尽;(三)上述两者〔同时〕耗尽;(四)非时死是由于〔令生〕业力中断,即中断业(upacchedakakamma,又译毁坏业)。
四种死亡原因,可适当地类比为一盏油灯的火焰熄灭。其可能的原因是:(一)燃料耗尽;(二)灯蕊烧尽;(三)前两者皆耗尽;(四)外来原因,譬如突然吹来一阵风或被某人故意吹熄。
(一)寿命已尽
不同的生存界有不同的寿命。在这个人间,寿命是依照此轮围世界的劫(ambientkappa①,世界周期)而改变。如果世界周期正在逐渐增加,人类寿命也会不断增加;当处在减少中的世界周期时,人的寿命会缩短直至十年。当乔达摩佛陀出现在这个世界的时候,平均最大年龄被认为是一百岁,现在大约是七十五岁。具一般业的人无法超过这个最大限制,只有那些生来承俱有力善业的人可活到超过七十五岁。他们的长寿可归因于过去的善业以及特效药(rasāyana)。
①kappa:劫。指世界的存在期。
在乔达摩佛陀的时代期间,大迦叶(Mahākassapa)尊者和阿难(ānanda)尊者,以及寺院的施主毘舍佉(Visākhā,维沙卡),都活到一百二十岁;巴库拉大长老(BākulaMahāthera)活到一百六十岁。这些人因拥有特别高贵的过去业。现在,没有这种善业的一般人不会活过七十五岁的寿命。这种形式的死亡称为“寿终正寝”,就像油耗尽而火焰熄灭的油灯一般,即使灯蕊仍然存在。
(二)由于〔令生〕业力已尽死亡
导致生命出生的令生业,其业力会支持该生命,从胚胎阶段开始,直到业力耗尽的那天。也有其他种类的业会增强最主要的生命支持业②,但是当这些业力耗尽时,即使正常寿命还未尽也会死。所以,如果业力在五十岁时终止,尽管正常寿命是七十五岁,那人也会死。这类似于由于灯蕊燃尽而火焰熄灭,纵使灯内仍然有油。
②whichenhancetheprincipallife-supportingkamma。
(三)两种因素引起的死亡
有些有情众生的死亡,是由于寿命和业力两者同时耗尽,就像火焰之所以熄灭是由于油和灯蕊两者同时用尽。所以,如果有人具足业力的支持,则可活到七十五岁。
上述三种死亡称为适时死(kāla-mara?a)。
(四)非时死
由中断业(upacchedakakamma)导致的死亡是非时死(akāla-mara?a)或非自然死亡。一些有情众生注定要活下去,因为他们的寿命和业力允许他们这样。但是,如果往昔所造的某一个恶业在此刻突然成熟,业的恶果会导致他们丧命于非时死。这类死亡类似于虽然灯蕊和油仍然存有,但是火焰被一阵风吹熄,或者被某人故意吹熄。这种死亡是由于中断业,被强力的恶的业果中止了〔令生业力〕,而导致死亡。
大目犍连(MahāMoggallāna)尊者在他过去生的某一世中,杀了他母亲③。他的这个大恶,在他名为大目犍连的这一世中时机成熟,所以在他进入般涅(parinibbāna)之前,他必须遭受五百位强盗的攻击。频婆娑罗(Bimbisāra)王的前生中有一世,他穿鞋走在宝塔的平台上。因这恶业,被亲生子在他的脚底施以伤害,蒙受伤痛而死。萨玛娃蒂(Sāmāvatī)和她的侍从,在某一前世中曾放火焚烧灌木草丛,而草丛中有位辟支佛正坐在那里入灭尽定(samapatti)。当草被烧毁,灰烬四落时,这时她们才发现放火烧了一位辟支佛。为了要掩盖她们的错误行为(因为她们错认为焚烧了辟支佛,而事实上辟支佛在入灭尽定的时候不会被烧或伤害),她们朝着辟支佛堆积更多的木材,纵火之后离开,心想“现在他将被烧毁”。七天结束,辟支佛出定之后,他平安无事地下座离开。当那恶业得到了机会即产生果报,所以她们被焚烧致死,死于非时死。这些是强烈的不善业导致非时死的例子。有些非常重大的恶业可产生立即的影响。魔罗(Māra④)杜西(Dusi)朝迦叶佛(KassapaBuddha)上首弟子的头丢石子;阿修罗难达(Nanda)打舍利弗尊者的头;隐士甘地瓦谛(Khantivādi)菩萨被卡拉布(Kalābu)王下令杀害。他们所有人,杜西、难达及卡拉布国王,由于自己的恶业,就在他们存在的那一世即被大地吞噬〔堕入地狱〕。因为他们令人发指的行为,产生了立即的恶果。同样的,那些对父母、长者和长官无礼或使他们蒙羞的人,必定会蒙受自己不善业的恶果,在完满自己寿命之前死于非时死。
③另一种说法是,他试图杀害自己瞎眼的父母,但最后一刻放弃了而并未真的杀死他们;尽管如此,这仍是造下了大恶。
④Māra:魔、魔罗。从巴利语“死亡”的字衍生而来,是无明、愚痴与贪爱力量的化身,会扼杀功德与生命。
非时死的事例
每个有情众生的身心相续流,都伴随着过去的不善业力。这些不善业力本身无法产生严厉到足以杀害那生命的效力。但是,当某个无赖不在意自己的健康和日常生活,也没有智力和知识好好照顾自己时,这些业力将有机会带给他危险和死亡。
如果一个人在过去曾经使他人挨饿、痛苦、挨打、灼伤、淹死或饱受折磨,那么这个人当然是会遭遇到相同的命运。那些在过去曾经折磨他人的人,会患有诸如哮喘、麻疯病、神经衰弱等等的慢性病,过着悲惨、不幸的生活,随后死于那些疾病。
不注意个人的生活习惯,也会招致过去不善业的生效。先贤智者曾留下许多的格言:“生命是由远见和智慧所维护。仅仅一瞬间灾害就造成了,只要一口坏食物,人的生命就将濒危。若愚蠢到一个老虎频繁出现的地方,肯定会招惹危险,是运气也无法避免的威胁。不要跳进火中,一个人的业不会使他免于被烧的。”
这些古贤圣哲话语的含意是:“每一个人都有累积过去不善的业力,如果不善业力不是太强,它们本身将得不到机会形成果报。但对那些漠不关心、漫不经心和不在乎自己生活方式的人来说,则一有机会就会形成果报。所以,如果一个人怠忽自己的生活与健康,对照顾自己缺乏远见和预防措施,即使是小业也会有机会形成果报,对于这样的人,死亡就在转角处(即使寿命与令生业力未尽)。”这是智者对下一代的劝勉。
简单地说,这四种死亡之中,最后一类是现今常见的,因为大多数人鲁莽地生活。不注意生活方式是非时死的主要原因。那些希望活到寿终正寝的人,必须以正念和知识保护自己的生命。
(待续)
愿正法久住世间愿大家闻法喜悦愿大家依教奉行愿大家修行进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