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库

幸亏我提前一年去外高三旅行,否则会有

发布时间:2023/5/14 15:48:39   点击数:

坚持自由行的背包客有很多,但很少有人会用PPT做旅行攻略。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作为一个积年背包行走的旅行达人,每一次国外自驾游,老非我都会认真对待。所以我的旅行攻略都是用PPT做的,堪称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并且看上去足够精美。

因此,我身边总有一些同样热爱旅行的朋友,一到放假前想出门了,就会这么找我:非哥,把你那个“变态级别”的旅行攻略,扔我几个呗!

还有人干脆说:哎呀非哥,你这个旅行攻略,完全可以拿去卖钱啊!

好吧,我估计你不会相信我的旅行攻略会有这个待遇,那我贴三张截图,你们自己感受一下。

原创照片及攻略截图

老非旅行攻略截图

老非旅行攻略截图

话说有一年,我编制好了自驾“外高三”的旅行攻略,把它上报给我们家的掌舵人,也就是我老婆。

原计划是年去完成这次自驾游,结果我老婆看着这个旅行攻略,将其迅速拿下的欲望就失控了,当场拍板提前一年执行计划。

于是,年秋,我们一家人就去“外高三”启动自驾游。

后来才发现,幸亏我们提前了一年去“外高三”旅行,否则可能会有细思极恐的后果。

好吧,我估计你不会相信我的“外高三”旅行攻略有这个杀伤力,那我再贴三张截图,你们自己感受一下。

原创照片及攻略截图

老非旅行攻略截图

老非旅行攻略截图

我估计会有人问:“外高三”是个啥?

别着急,当时有人替你问过了。

当时有朋友问我:你国庆去哪儿?

我:外高三。

朋友:哪儿?

我:外高加索三国。

朋友:哪儿?

我: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

朋友:哪儿?

你看,赶上了货真价实的地理盲,你再怎么跟他说,也是白搭。

其实背包客圈子里的人,对旅行目的地总有类似的简称——比如把西班牙和葡萄牙合在一起的自驾游,简称为“自驾两牙”。

外高加索三国地理位置图

熟悉历史的人知道,外高加索三国都曾归属于苏联;这三个国家于年独立,是我去过的第六、七、八个从苏联分家出来的国家。

我也没想过要把从苏联分家出来的国家都走一遍,但我对此兴趣很大。

其实对“外高三”,我最初习惯说的顺序一直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你不觉得这个排序非常顺口吗?

可我做攻略之后,就把这个顺口的排序,硬生生地改了过来——改成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你决定把这三个小国,打包在一起旅行的话,那就必须得讲究旅行顺序——也就是说,你可以把阿塞拜疆或亚美尼亚放到最先,也可以把阿塞拜疆或亚美尼亚放到最后,但格鲁吉亚,必须放到中间!

原创照片:阿塞拜疆首都巴库老城区

要知道,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历史上有世仇,现在有领土纠纷。

两个国家虽然挨着,但彼此之间看对方都是极不顺眼。

结果有段时间,游客在两国之间就无法顺畅入境——阿塞拜疆一翻你的护照,发现你去过亚美尼亚,就会拒绝你入境;亚美尼亚倒是温和了许多,还可以接受去过阿塞拜疆的游客,但你直接从阿塞拜疆入境亚美尼亚,说不好也是会有麻烦的。

好在这两个国家,都跟格鲁吉亚保持着不错的关系,所以去“外高三”旅行呢,你就得充分利用格鲁吉亚这个很重要的润滑剂,必须把它放在行程中间。

而最理想的旅行顺序,就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原创照片:亚美尼亚的塔杰夫修道院

年秋,我和老婆带着我家小毛头,开启了“外高三”的自驾之旅。

当时我家小毛头刚满三岁,还处于在阿塞拜疆的当地餐馆混,人家前台小姐姐直接翘班,能抱着他各种亲,跟他玩半个多小时的年纪;还处于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的街头,能收到当地妈妈给他塞棒棒糖的年纪。

当然,这不是因为他“帅呆了”或是“酷毙了”,而纯属“物以稀为贵”。

毕竟这么小的中国娃娃,人家看着也稀罕。

原创照片:拍摄于亚美尼亚的老修道院

原创照片:拍摄于亚美尼亚的深坑修道院

旅行见闻我就不啰嗦了,毕竟发过好几篇游记。

其实出发前我们就觉得:这会是一趟很棒的旅行。

完成旅行后,我们依然认为:这是一趟很棒的旅行。

只不过年9月,也就是我们去“外高三”旅行一年之后,完全是重叠的同一时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就爆发了高强度的战争。

让我们颇感后怕的是——幸亏我们提前了一年,玩成了这个旅行计划!

否则的话,当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彼此用大炮对轰的时候,我们刚好就在那个炮弹飞来飞去的区域——纳卡地区!

真正是不敢回望,细思极恐啊!

网图

关于战争,或许很多人跟我一样,会有如下三点的感受吧。

其一,战争是贯穿这个星球历史的主旋律之一。

其二,战争距离现在的我们,貌似还有点遥远;但其实也并不遥远。

其三,如果某个地方或某个国家你去深度旅行过,那么当它遭遇战争时,你对战争的代入感以及理解度,就会深切许多。

网图:亚美尼亚人搬离家园

以我的旅行见闻来看,阿塞拜疆人其实还算是比较温和的。

因为阿塞拜疆是世俗化的伊斯兰国家,走在首都巴库的街头,你完全可以看见穿着随意甚至性感的当地女孩。

你想给人家拍摄照片,友好地跟人家打个招呼,基本上都可以拍。

当地人跟我们打招呼、聊天,也都是轻松随意的。

当地女孩去看阿塞拜疆著名的泥火山——阿塞拜疆有世界上最大的泥火山群,因为它是冷火山,喷出来的是低温泥浆,并且据说岩浆还有美容特效,所以人家也会把泥巴糊在脸上,给自己做一个“泥涂鸦”。

原创照片:阿塞拜疆的泥火山

原创照片:泥火山旁,在脸上来一个“泥涂鸦”

而亚美尼亚人整体上不但很温和很友善,而且其传统的一面,跟我们中国人很接近。

比如说尊敬家里的老人,尤其是母亲。

比如说客人来了,全家都会走出家门来迎接,以及送走。

比如亚美尼亚男主人会问我:你们中国人喝酒的规矩是什么?我们按照你们的规矩喝吧!

我就特别后悔告诉他啥叫“感情深,一口闷”,因为我酒量有限,而这哥们请我喝的是伏特加。

而我家的小毛头,跟男主人的一儿一女,用彼此都听不懂的语言,或许也是大人们都听不懂的“宇宙语”,早已经打成一片,玩得不亦乐乎。

原创照片:三个小毛头在一起玩,拍摄于亚美尼亚

所以在我脑海里有具体印象,以及具体长相的这两拨人打起来了,我就会有比较强的代入感——那就是两边都是相对温和的人,却需要咬牙切齿地置对方于死地。

我知道,你大概会觉得我的这个代入感颇为迂腐,因为彼此玩命对掐的,当然都是两国的职业军人。

但是,当亚美尼亚战事失利,导致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平民,流着眼泪亲手烧掉自己的家园,再往亚美尼亚内地迁徙时,这个代入感或许就没那么迂腐了。

毕竟太多的时候,战争伤害最大的承受着,往往都是普通的老百姓。

网图:亚美尼亚人搬离自己的家园

中国人传统上有个厚道的惯性思维,那就是喜欢同情弱者。

有的人甚至“厚道”到不问青红皂白,不管来龙去脉,都把同情心先泛滥起来了再说。

年,在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战争中,亚美尼亚不但惨败,而且需要割地赔款,所以当然会有人同情亚美尼亚。

尤其是在网上看到这张照片,很多人就更加同情亚美尼亚——这是阿塞拜疆人为庆祝这场战争的胜利,专门在首都巴库举办的胜利大阅兵;阅兵中有一个展示环节,是一辆军用卡车拉着一面展示墙。

网图

车上没有武器展示,但却迎来了阿塞拜疆人巨大的欢呼!

因为这是阿塞拜疆人在大阅兵中,精心设计增加的一个“刻意羞辱对方”的环节——卡车上的那面展示墙,贴得全是亚美尼亚一方的车牌,那当然是阿塞拜疆军方在战争中刻意收集的战利品,也就是从对方被炸毁或缴获的车辆上,扒下来的各种车牌。

不得不说,这个玩法对亚美尼亚而言,伤害性很大,侮辱性极强。

网图:亚美尼亚战争中被摧毁的车辆

那咱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张图。

聪明的你大概立刻就猜到了——这又是一面展示墙,而且墙上贴的也是各种车牌。

这面墙就立在两国经常爆发冲突的纳卡地区,也就是立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边境上。

这一回,是亚美尼亚军方的作品。

要知道,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掐架,可远不止年这一回。毕竟之前的战争,亚美尼亚也曾狠狠修理过阿塞拜疆。

所以这个贴车牌羞辱对方的玩法,其实是亚美尼亚原创的“版权”。

也就是说,双方这一个回合玩下来,属于“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看到这儿,我猜你大概也不会因为这个下半场,去泛滥你的同情心了。

网图

如果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nruguo.com/bkgj/258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