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境
梅
花
春
色
满
园
关
古时候,梅花城中有“调羹境、侍中境、登隆境、鹏程境”四境,此“四境”实际上是当时梅花城的行政区划。
MeiHua
▲古梅花城全景图
调羹境
调羹境,是取《尚书》《诗经》里有关调羹和鼎的掌故,以示调和协理,富有“祥睦和亲,团结友爱”之意。乡约所、林位宫庙、蔡夫人庙以及“廉明仁断胡公之碑”“海楼陈公爱军碑”“仁爱碑”等均分布此境。调羹境是梅花城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摄影/快乐西子z
侍中境
侍中境取居中环侍之意。为城之中段,俗称“下街”,或“水门”“朝宗门”,今属梅新村管辖,古有码头,据《长乐县志》(民国)载,明万历年间江田人谢杰奉使去琉球册封,曾从此登船启程。境内有通济大王庙、世子庙、水仙王庙、太监庙、集亲巷、集亲井等及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遗址。经修复后,金碧辉煌的天后宫也在此境内。
▲摄影/一国
侍中境在明清时期,又是梅花城、马祖渔民水产品贸易和南来北往舟楫的避风靠泊地,以及伢行、钱庄的集居地,时称梅花市。清里人王白闻有《斗壶远泊》诗赞曰:“台隍迢递枕华夷,一望天高海日俾,虽道献琛成岁事,莫教楼橹懈舟师。”
登隆境
登隆境(意寓丰登兴隆)又称上街,乃梅花城首冲之地——西门,境内有宋兵部待郎林采题刻“龙东石”及“仙桃岩”石刻,“梅江陈氏宗祠”、宝光堂五帝庙和宋时巡检司、明时梅花千户所、镇夷坊、通津城隍庙、上街泗洲文佛、唐光禄大夫林巨卿“孝子第”等,是古时的商贸聚集地。
鹏程境
鹏程境俗称南门,古时视野空旷,海阔天空,呈“鹏程万里”之势。有尖峰山(今将军山)、龟山、梅花社坛、斗湖寺、泰山府庙、梅峰寺、马筹山、大王山、王厝山、金鸡山等许多名胜古迹。
▲摄影/老土豆
东调和羮,南展鹏程,西登隆庆,北侍中枢是旧梅花四城门区划的总称,但随着时代的更替,社会的发展,都充分体现了古镇区划的演变既是相辅相承的整体,又各有千秋的造诣,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和秉性。
文/黄金兴
编辑/王至莹
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的赞是我们用心运营的最大动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