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不是第一次从巴库转机了,前几次因为阿塞拜疆尚未开放落地签,只能在机场度过漫长而又无聊的十几个小时。这次走之前听说可以在机场办签证入境,就打算着趁机去逛逛这个陌生国度的首都。巴库在里海西岸,和我工作的地方——阿克套隔海相望,飞行时间不到一个小时。两地之间也有海运,但是并不发达,之前有驴友骑车从阿克套坐轮渡入境阿塞拜疆,前前后后折腾了一个多礼拜,而且在船上呆了将近30个小时,据说中途还要在伊朗的港口停靠。
凌晨的航班总是让人极度难受,困意十足,哈欠连天,却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乱七八糟地想着很多事。这次飞机停靠在了新建的航站楼,恢宏气派,相隔不远的老航站楼显得有些落魄。在到达海关之前的大厅里,摆放了几台类似ATM机样子的签证办理自助机。第一次接触总会有点束手无策,站在一旁看别人摆弄了很久,这时一个身着正装、金发碧眼的姑娘走过来,微笑着对我说:“您好,需要我帮忙吗?”我有些惊讶,然后又好奇地问:“你好,你竟然会说中文,你在中国留学过吗?”
“是的,我在安徽合肥上过学。”
“在合肥上过学?是哪个大学?”我更加好奇了。
“安徽大学,在合肥蜀山区。”
“我有好多同学都是安徽大学毕业的,我就是安徽人。”我有点儿高兴起来,感觉遇到了老乡一样。
我们没有再说过多的话,在她的帮助下,我很快填写好了所有信息,用VISA卡刷了26美金,签证就从机器里打印出来。这个落地签并不是贴在护照上面的,而是类似于超市买东西打印的小票,一定要保存好了。我又在服务台换了些马纳特,和刚刚帮助我的姑娘道别,这才朝海关走去。
很快我就入境阿塞拜疆了。我的时间不是很多,只有十七个小时,因为是凌晨到的,去北京的飞机是晚上八点多,所以正好有一整个白天可以到处走走。我还在想着刚才的小插曲,机场的服务人员会说中文,说明中国游客不会太少,这应该是实行落地签之后才有的吧。阿塞拜疆是外高加索三国之一,从前苏联分裂出来,官方语言是阿塞拜疆语,但很多老一辈的人都还说俄语。我会的那一点点蹩脚的俄语,竟然也派上了用场,当然这是后话。
走出机场大厅,橘黄色的太阳正好从远处升起来,阳光无力但依然耀眼。我站立了一会儿,打开谷歌地图,确认一下自己的方位,今天的CityWalk要完全依靠它了。这时我望到不远处的老航站楼,它看起来真像一坨巨大粑粑呀。大门口的一侧有自动售卡机,我存入5马纳特,吐出来一张巴库城市一卡通。门口正对着十几米远的地方,停着机场大巴,我上车刷了卡,找了个靠后位置坐下。
巴库机场老航站楼
自动售卡机
新航站楼出口
机场大巴停靠点
大巴疾驰在清晨的机场线上,畅通无阻,很快就到了终点——28May,这也是我今天探索这座城市的起点。这里汇集了地铁站、火车站和汽车站,应该算是巴库的交通枢纽了。我用刚刚在机场买的一卡通刷了卡,进入地铁站。“电梯真长啊”,我感慨道。这也许是受了前苏联的影响吧,据说俄罗斯的地铁往下去都很深,在战争年代能作为防空洞使用。当我站在地铁站台上的时候,有些懵了,站内的线路标识是用的阿塞拜疆语,根本看不懂。也怪我之前攻略做的不认真,没有把地铁线路考虑在内。就在我有些慌张失措的时候,一个在站内执勤的警察走了过来。在他还没有开口之前,我非常警惕,生怕他要检查我的护照,从而生出不必要的麻烦。然而事情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坏,他只是问一下我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否需要帮助?我用极不流利的英语说,我想去老城玩,但是不知道怎么坐地铁。他笑着说:“followme”,然后领着我去了站台的另一侧,并用很慢的语速跟我讲,这里有两条线,你要坐的是红线,上车之后在第二个站下车就可以了。就在这时,红线的列车来了,他示意我上车,我连着说了好几声“thankyou”,然后转身走进车厢。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巴库人民真的是太好了,这样的情况之后还碰到了两次,这无不增添了我对这座城市的好感。地铁站里的电梯
站台对面的线路标(红线的终点出来就是老城)
从地铁站走出来,就能看到古老的城墙。穿过最近的一个城门进入其中,脚下的路变成用石头拼接而成,这和我在青岛老城区见到的极为相似,记得青岛当地人称这样的路为“菠萝油子”,不过在城市改造的进程中,它们被柏油马路替代,能幸存下来的屈指可数。不知道巴库老城的路是完全保留了它原有的风貌,还是后来重新修缮过,但走在这样的路上,能体会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也许是我自作多情了吧)。道路两边是各式的老建筑,风格和欧洲的建筑相似。一楼大多是一些商铺,卖着当地的美食、手工艺品或者旧物,我在一家卖旧物的店铺里转了转,有很多前苏联时期的物品。
老城其实并不大,我漫无目的地逛着,时不时对眼前的建筑产生好奇,然后陷入沉思。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老城最为著名的景点——少女塔。关于它的历史我一点也不了解,只是在网上看了一些介绍,这里有过一个非常凄美的爱情故事,他在阿塞拜疆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许就如长城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一样吧。我到的时候比较早,少女塔还没有营业,因而没能爬上去游览一番,但我的内心已经很满足了,毕竟我也“到此一游”了。少女塔的正前方是一条马路,过了马路就来到了里海边。
少女塔(巴库的城市标志之一)
巴库老城的路
从老城看远处的火焰塔
和阿克套比起来,巴库的海边实在要美太多了,沿海的堤坝和护栏都修得极为精致,海边公园内有大片的草地,树木繁茂,树下隔一段距离就有供游人休息的长椅。我走的有点儿累了,坐在树荫下的椅子上歇脚。身边不时有背着双肩包、双手拄着登山杖的老年人走过,也有一些骑车或者跑步的年轻人。休息了十几分钟,我又起身沿着海边朝火焰塔前进,此刻火焰塔的全貌展露无遗。三栋像火苗一样的高大的玻璃建筑簇拥在一起,似一团火,尤其是到了晚上有灯光秀的时候。靠近火焰塔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钢结构的高塔,我猜想这应该是电视塔,因为和青岛中山公园内的电视塔实在是太像了。等我走到这座塔下,我已经处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这里是一个山顶的公园,塔下有一大片开阔的平台,很多游人都在此合影留念。我俯瞰刚才走过的海边大道,像一把弯弓。巴库的高楼大厦并不多,很远的地方才能看到稀疏的几栋。
海边公园内的文化长廊
20世纪30年代的巴库景象
火焰塔
俯瞰海边一线
我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到中午,我本可以就近找个地方吃点当地的美食,但事先计划好的重要一站就是“长城饭店”——也许是巴库唯一的中餐馆,因此午餐当然就要在这里解决了。早有耳闻很多路过此地的中国人都要去“长城饭店”打卡,其实对于吃什么我并不太在意,我只是好奇在异国他乡,一家中国人开的中餐馆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从谷歌地图上看,饭店离我不算远,因此我不打算坐车了,就步行过去吧,顺道再看看巴库除老城之外的城市景观。
我已经站在地图中指示的终点,但眼前并不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二层小楼,而是一栋高大的写字楼。我的第一反应是自己站的地方有偏差,于是我往前往后都走了接近米,还绕到了写字楼的后面,但地图上都显示我偏离了终点。“难道是我提前标注的饭店地址有问题?”我心里有点儿慌了,但转念一想“不可能啊,地图上明明写着chineserestaurant”,我又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生怕自己看得不仔细,错过了饭店的招牌,然而还是没有找到。走了这么长的路,腿有点不听使唤了,加上肚子已经很饿,我万念俱灰。就在这时,坐在路边的一个满头白发,满脸胡渣的老头子走过来,用俄语跟我打招呼。但我想用俄语说清楚我的目的很困难,情急之下,我只得不停地重复着chineserestaurant。老头似乎听懂了我的意思,他用一只手指着前面说:“往前走,在第二路口左拐”,其实我只听懂了“向前”、“第二”和“左拐”这几个俄语单词,但意思也不难猜测,反正已经这样子了,就照着他说的试试看吧。
在第二个路口左拐,再往前走了一会儿,“长城饭店”四个大字赫然出现在我眼前,招牌下一左一右挂着两个红灯笼。“终于找到了”,我心中无比欢喜,推门进去。“欢迎光临,帅哥想吃点什么?先找个位置坐下吧。”前台一个瘦小的姑娘热情的招呼我,我听不出是哪里的口音,只回了她一句“你好”,就找了个靠窗的位置。一个穿着唐装的当地小伙拿着菜单过来让我点菜,我把菜单翻了一遍,最后点了扬州炒饭、麻婆豆腐和一个小份的海鲜汤,价格着实不便宜。此刻店内用餐的人不多,大部分位置都空着,可能是早已过了饭点了吧。趁着上菜的间隙,我起身在店里转了一圈,墙上挂了很多照片,大多是来店里的客人和老板的合影,从这些照片我大概能猜出这里应该是当地华人经常聚会的场所。
我又走到前台去,招呼我的那个姑娘右手敲着计算器,左手无名指在一张单子上从上到下慢慢移动,嘴里默念着数字。我打断她:“你好,我想问一下你们这个店是一直都在这个地方吗?我从谷歌地图上看为什么标示的不是这个位置?”说着我拿起手机,打开地图给她看,她把头伸过来看了一眼,然后抬头笑着对我说:“这个是我们之前的地址,一年前就搬到这里了。”疑惑终于解开了,我是被未及时更新的地图给坑了。
扬州炒饭和麻婆豆腐的味道还是挺好的,饥肠辘辘的我很快就把它们解决了。忽然一段熟悉的旋律响起,我抬头望去,前方的银幕上正开始播放Beyond的经典歌曲《海阔天空》,我高兴的差点儿就流出了眼泪。店家真是挺用心的,从整体的装修到氛围的营造,让身处异国他乡的人暂时忘却自己的所在,仿佛就在国内某家饭店用餐一样。
我本打算吃完饭休整一下,就去黑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逛逛,但双腿似灌了铅,实在是走不动了,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早点回机场去吧。出门在外,凡事我都很谨慎,生怕错过了时间。我结了账,和前台的姑娘说了声“再见”,转身往门外走去。“帅哥慢走,欢迎下次光临”,身后传来那个姑娘甜美的声音。
28MAY和早上到的时候一样繁忙,三三两两的行人,招揽生意的出租车司机,每隔一会儿从地铁站和火车站涌出的俊男美女,当然还有像我这样背着大包正在等车的外国游客。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机场巴士终于来了,第一次巴库之行在兴奋、紧张和疲惫中结束了。
PS:后来我又路过巴库好几次,入境两次,黑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和夜晚的火焰塔都是后两次去看的,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再去就要从容多了。另外后来才知道巴库每年都要举行F1赛事,而且是城市赛道。虽然去过三次了,但时间都很有限,对这座城市的了解也只是浮于表面,不过即使这样,我还是要说巴库真的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值得一去。
黑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黑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黑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黑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黑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夜晚的火焰塔
夜晚的火焰塔
夜里的28Ma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